首页期刊导航|实用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预防医学
实用预防医学

李俊华

月刊

1006-3110

zhppm@vip.163.com

0731-84305942

410005

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450号

实用预防医学/Journal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预防为主,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广国内外医学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动态,为疾病控制、预防保健事业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7-2020年湖南省40岁及以上居民脑卒中流行趋势分析

    刘意金东辉殷蕾刘琼...
    1459-1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7-2020年湖南省≥40岁居民脑卒中患病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脑卒中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18、2019、2020年"湖南省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中脑卒中数据,采用SAS 9.4计算不同年份、性别、年龄和地区40岁及以上居民的脑卒中患病率.结果 2017-2020年湖南省脑卒中患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17年3.03%下降至2020年2.73%.男性的患病率(3.74%)高于女性(2.49%),城市的患病率(3.47%)高于农村(2.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7-2020年湖南省脑卒中患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应重点关注男性、城市、高龄人群.

    脑卒中趋势分析≥40岁居民

    2014-2022年辽宁省食源性沙门氏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王凯琳刁文丽宋蕴奇程艳菲...
    1462-1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辽宁省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的流行变化趋势,为食源性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4-2022年辽宁省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信息和患者粪便标本,按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规范程序分离培养沙门氏菌,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及可疑暴露食品等沙门氏菌检出率进行比较,组间存在差异用Bonferroni进行两两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收集到28 009例食源性疾病病例,检出沙门氏菌241例,检出率为0.86%.第二、第三季度沙门氏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41%及0.89%.0~3岁年龄组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1.90%).职业分布中散居儿童检出率最高为2.20%.可疑暴露食品中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的为婴幼儿食品(3.77%),其次为蛋与蛋制品(2.13%).结论 沙门氏菌感染的流行高峰集中在每年的6-9月,呈明显夏秋季高峰.高峰时期要重点关注婴幼儿沙门氏菌的感染.

    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流行病学特征

    2016-2021年阳江市儿童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及接种水痘疫苗情况

    黄秀明利定良敖艳云
    1467-1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6-2021年阳江市报告的儿童水痘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儿童水痘疫苗的接种情况,为水痘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6-2021年阳江市全市共报告6 743例水痘,水痘年平均报告发病率43.54/10万,其中儿童报告发病4 850例,儿童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74.81/10万,儿童发病高峰期集中在4-6月,10月至次年1月;男、女病例数比为1.37:1,儿童发病集中在7~14岁儿童,占发病总数的59.15%(2 869/4 850);2016-2021年阳江市0~14岁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共230 641剂次,0~14岁儿童2016年水痘疫苗接种率24.13%(22 133/91 730),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保护效果为34.36%(95.0%CI:21.36%~45.28%);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保护效果为72.18%(95.0%CI:37.19%~87.68%).结论 2016-2021年阳江市水痘流行强度呈增长趋势,重点防控学校、托幼机构儿童水痘疫情,建议加强水痘监测,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

    水痘疫苗接种流行病学特征阳江市

    乳母乳汁与血清中矿物质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马柯雨尹晓晨李理陈明...
    1471-1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乳母乳汁及血清矿物质含量及其相关性.方法 于2023年4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湘潭县内199名哺乳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乳汁、外周血分离出血清.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及生化分析仪测定其中10种矿物质含量,分析乳汁中矿物质间及其与血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检测的10种矿物质中,乳汁钠、铜、硒含量低于血清(P<0.05),而钾、镁、铁、锰、磷含量高于血清(P<0.05);研究对象乳汁中铁与其在血清中含量呈正相关(r=0.140,P<0.05),而钾、钠及铜与其在血清中含量呈负相关(r=-0.376、-0.295、-0.277,P<0.05);血清中钙、铁和锌含量间呈正相关(r=0.334、0.672、0.388,P<0.05);乳母文化程度与乳汁镁呈正相关(r=0.156,P<0.05);乳母家庭年人均收入与乳汁钾、钠、铜呈正相关(r=0.154、0.140、0.203,P<0.05);乳母妊娠年龄、孕次、产次与乳汁铜呈负相关(r=-0.188、-0.188、-0.145,P<0.05).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乳汁与血清中多种矿物质元素在泌乳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转运机制.乳汁矿物质水平亦与乳母基本情况相关,应加强对乳母及其家庭的健康宣教,科学补充矿物质.

    乳母乳汁血清矿物质相关性

    2023年衢州市一起小学水痘暴发疫情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效果评估

    温婷翠方泉均尹志英郑灿杰...
    1475-1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一起小学水痘暴发期间应急接种的疫苗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VE),为学校水痘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表收集2023年5月衢州市发生的一起小学水痘暴发疫情的水痘病例信息和疫苗接种信息,采用流行病学曲线描述疫情期间水痘病例的分布,采用回顾性研究评估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的保护效果及不同免疫状态下应急接种效果.结果 本研究纳入该小学1 175名学生,共发现28例病例,总体罹患率为2.38%.597名学生参与应急接种,应急接种后,无免疫史学生、1剂次免疫史学生、无免疫史+应急接种学生、1剂次免疫史+应急接种学生的罹患率分别为6.67%(10/150)、5.34%(15/278)、1.67%(1/60)、0.37%(2/537),4组对象水痘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672,P<0.001).相较于未参加应急接种病例,参加应急接种病例的皮疹严重程度更轻、未出现发热症状、病程更短(P<0.05).与无免疫史的学生相比,1剂次免疫史的VE为33%(95%CI:-152%~82%),无免疫史+应急接种的VE为41%(95%CI:-442%~93%),1剂次免疫史+应急接种的VE为87%(95%CI:28%~98%).结论 暴露后接种1剂次VarV能有效预防中度和重度水痘,缩短病程;既往1剂次疫苗接种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群体免疫力来阻断水痘疫情的暴发,在2剂次VarV全程接种率较低的地区,应急接种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水痘疫苗应急接种暴发

    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罗亚芳谢柏胜王军张烨琳...
    1479-1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其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6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49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所选患者术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感染组患者致病菌分布特点,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498例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40例,发生率8.03%.40例感染组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株75株,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的占比分别为26.67%、65.33%、8.00%,其中革兰氏阴性菌的占比较高,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57.33%).两组临床特征比较,感染组年龄≥60岁、手术时间≥3 h、术中出血量≥200 ml、机械通气时间≥12 h、胸腔引流持续时间≥7 d、术后有侵入性操作、糖尿病、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的患者占比分别为 65.00%、77.50%、52.50%、85.00%、37.50%、67.50%、72.50%、72.50%,高于未感染组的48.91%、58.08%、32.53%、57.86%、21.83%、48.91%、55.90%、48.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OR=3.102,95%CI:1.157~8.313)、机械通气时间≥ 12 h(OR=2.221,95%CI:1.175~4.200)、胸腔引流持续时间≥7 d(OR=2.869,95%CI:1.107~7.438)、术后有侵入性操作(OR=2.450,95%C:1.147~5.231)、糖尿病(OR=1.610,95%CI:1.512~1.714)、血清白蛋白水平<30g/L(OR=2.683,95%CI:1.144~6.294)是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癌患者术后易并发肺部感染,致病菌中占比较高的为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而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12 h、胸腔引流持续时间≥7 d、术后有侵入性操作、糖尿病、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是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给予高危患者针对性地预防及抗菌治疗措施,以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肺癌肺部感染致病菌影响因素

    郑州市三甲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现状调查

    罗莎姚卓娅耿军辉殷月...
    1483-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郑州市三甲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现状,为优化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郑州市5家三甲医院350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职业暴露与防护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职业暴露、职业防护、职业培训等,收集并整理调查问卷,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暴露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3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71%.335名工作人员中,发生过职业暴露者107名,占比31.94%.在职业暴露类型中,环境噪音占比最高,为31.78%;其次为锐器划伤,为30.84%.而在职业暴露次数中,次数为1~2次占比最高,为47.66%.在职业防护措施中,医用口罩占比最高,为98.51%;其次为医用无菌帽,为91.34%;而医用防护镜、定期体检占比较低,分别为68.06%、75.82%;具有高等职业防护水平的工作人员占比为50.45%,而低等职业防护水平的工作人员占比为14.03%;每月未进行职业培训的人数比例为20.90%.单因素分析显示,职业暴露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工龄、每月职业培训次数和职业防护水平与无职业暴露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相对较高、工龄越长、每月职业培训越多和职业防护水平越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越不容易发生职业暴露(P<0.05).结论 郑州市三甲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相对较高,存在防护措施不足情况,需进一步完善有关防护流程,加强人员职业培训,提高其职业防护水平,尽可能减少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

    消毒供应中心三甲医院职业暴露职业防护

    沧州市区气传花粉监测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就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黄艳刘卫卫苏小明温博深...
    1486-1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监测沧州市区气传花粉种类、数量以及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就诊特征的相关性,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早期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重力沉降法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喉院区4楼顶层收集沧州市区2023年1月1日-12月30日气传花粉的种类、数量,同时调查其气象因子.将同期因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在该院就诊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判断患者是否对花粉过敏,并对花粉过敏就诊患者的发病季节进行记录,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沧州市区气传花粉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以及气传花粉浓度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就诊人数的关系.结果 2023年1-12月沧州市区共收集曝片镜检出中的花粉104 000粒/1 000 mm2,气传花粉数量由高到低主要为蒿属、柳属、大麻/葎草属、国槐、藜/苋科、禾本科,分别占整年花粉总量的52.34%、24.86%、9.35%、5.88%、4.37%、2.04%.整个花粉监测期间,4、7、8、9月占全年花粉播散数量的大部分,蒿属作为播散数量最多的花粉,播散期主要集中于7、8、9月,柳属播散期主要集中于4、5月,大麻/葎草、国槐、藜/苋科、禾本科播散期主要集中于6、7、8、9、10月.沧州市区气传花粉数量与平均温度、最大温度均呈正相关(P<0.05).过敏性鼻炎就诊患者发病的高发月份分别为4、7、8、9月,分别占22.64%、33.02%、28.30%、9.43%.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沧州市区气传花粉每月花粉数量与每月过敏性鼻炎患者就诊人数呈正相关(r=0.452,P<0.001).结论 沧州市区气传花粉以蒿属、柳属、大麻/葎草属、国槐、藜/苋科、禾本科为优势气传花粉,而4、7、8、9月是优势气传花粉高峰期.气传花粉数量与气象因子、过敏性鼻炎患者就诊人数密切相关,因此气传花粉数量可作为过敏性鼻炎患病环境的预测指标,为早期采取预防性治疗提供依据.

    气传花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就诊特征

    深圳市某学校一起GⅡ型诺如病毒感染引发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调查

    熊华威魏惠平吴云杰杜海荣...
    1490-1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深圳市某学校一起GⅡ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暴发疫情,通过分析其危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建议,为校园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病例的现场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疫情暴发的原因,采集病例肛拭子、水样、食品等外环境样本等进行常见致病菌检测.结果 共搜索到病例89例,罹患率为3.03%,主要为呕吐、腹泻、腹痛,不同年级学生的感染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772,P<0.001),139份检测样品中,有20份GⅡ型诺如病毒阳性.病例对照研究显示12月11日晚餐暴露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063,95%C/:1.615~5.808);厨工近3 d内有外出就餐史和点外卖情况.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12月10日外出就餐(OR=38.680,95%CI:4.521~330.915)发病风险增高.结论 该起疫情为早期厨工感染诺如病毒后,通过污染食物、餐盘或餐桌等引起校园内疫情传播,同时存在校内感染者呕吐和腹泻所致的接触、气溶胶等造成疫情扩散.

    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病学厨工校园

    温州市某社区居民大肠癌早期肠镜筛查者其认知及健康信念水平调查

    廖阳阳夏丽敏上官央央
    1495-1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参与大肠癌早期肠镜筛查者其对大肠癌认知水平及健康信念水平情况,为提高居民肠镜筛查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温州市大自然社区居民534名作为调查对象,统计近两年参与大肠癌早期肠镜筛查情况,将其中接受肠镜筛查居民纳入观察组,拒绝接受肠镜筛查居民作为对照组,采用《大肠癌筛查认知情况问卷调查表》《大肠癌健康信念量表》分别评估社区居民对大肠癌筛查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对大肠癌的健康信念水平情况,比较两组社区居民大肠癌认知水平及健康信念评分差异.结果 534名社区居民中,接受大肠癌早期肠镜筛查的318名,肠镜筛查依从性为59.55%.观察组社区居民的大肠癌诊断、大肠癌高危因素、大肠癌早期筛查及肠镜检查认知水平评分(23.71±1.18、21.45±2.21、22.34±2.53、21.92±2.41)均高于对照组(14.62±1.05、13.34±1.97、12.84±1.25、10.55±1.33),(P<0.05).观察组社区居民的大肠癌感知严重性、大肠癌感知敏感性、大肠癌感知益处及自我效能评分(12.44±2.12、8.64±1.31、13.03±1.76、26.56±3.38)均高于对照组(8.25±1.67、5.36±1.05、9.08±1.48、17.17±2.44),大肠癌感知障碍评分(5.94±1.22)低于对照组(7.54±2.40)(P<0.05).结论 社区居民大肠癌认知和健康信念水平与大肠癌早期肠镜筛查依从性具有密切关联性,社区应积极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活动,提高居民健康信念水平,促进居民肠镜筛查依从性.

    健康信念水平社区居民大肠癌早期肠镜筛查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