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预防医学
实用预防医学

李俊华

月刊

1006-3110

zhppm@vip.163.com

0731-84305942

410005

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450号

实用预防医学/Journal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预防为主,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广国内外医学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动态,为疾病控制、预防保健事业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2年北京市小学生户外活动和电子产品使用与近视发生的交互作用

    李嘉妍奴比娅·阿马尔江李梦龙郑德强...
    513-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2年北京市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及户外活动和电子产品使用在近视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7月从北京市随机抽取6个区,6个区中随机抽取11所小学,对所有1~5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t检验或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及户外活动和电子产品使用之间相乘交互作用.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15 033名学生,平均年龄为(9.12±1.35)岁,总体近视患病率为23.63%,女生近视患病率为24.91%,男生近视患病率为22.42%.1~5年级每天校外户外活动时间>1 h的学生比例逐渐减小(P趋势<0.001),每天校外电子产品使用时间>30min(P趋势<0.001),非屏幕近距离用眼时间>1 h(P趋势<0.001)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多.年龄大(OR=1.872,95%CI:1.810~1.936,P<0.001)、女性(OR=1.160,95%CI:1.068~1.260,P<0.001)、父母近视(任意一方近视:OR=2.268,95%CI:2.020~2.547,P<0.001;双方均近视:OR=5.053,95%CI:4.485~5.694,P<0.001)、非屏幕近距离用眼时间长(OR=1.224,95%CI:1.095~1.368,P<0.001)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阅读距离远(11~20 cm:OR=0.833,95%CI:0.708~0.981,P=0.028;21~30 cm:OR=0.609,95%CI:0.514~0.721,P<0.001;>30 cm:OR=0.558,95%CI:0.457~0.681,P<0.001)、每天做眼保健操 1 次或 2 次(1 次:OR=0.853,95%CI:0.761~0.957,P=0.007;2 次:OR=0.880,95%CI:0.796~0.973,P=0.013)是近视的保护因素.校外户外活动时间和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存在相乘的交互作用,随着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对近视患病率的影响减弱(OR=0.803,95%CI:0.666~0.969,P=0.022).结论 户外活动可以降低电子产品使用对近视的影响作用,可以考虑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从而弥补学生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较长对近视的影响.

    近视影响因素户外活动电子产品小学生交互作用

    苏州市小学生1年屈光度进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越红吕慧玲包新宇张俪叶...
    518-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苏州市小学生1年屈光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近视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20年苏州市儿童青少年健康监测项目随机选取了30所小学,收集26 003名具有2020和2021年视力建档学生的数据,视力建档包括5 m标准对数视力表下的裸眼远视力检查和非睫状肌麻痹下的电脑验光,分析近视、裸眼远视力和等效球镜度数的1年进展,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屈光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26 003名学生,男生13 856人(占53.29%),城市13 356人(占51.36%).随访1年,小学生总体近视率由40.35%增长至54.76%.右眼的等效球镜度数年均变化(-0.55±0.65)D,不同年级、性别、地区和基线屈光状态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眼裸眼视力变化(-0.08± 0.16),不同年级、性别、体质指数分组和基线屈光状态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屈光中快速进展影响因素显示,近视前期、低度近视、乡村和六年级(OR值分别为0.388、0.666、0.862和0.856,P均<0.05)是屈光中快速进展的保护因素,女生、三~四年级(OR值分别为1.129、1.035和1.127,P均<0.05)是屈光中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苏州小学生1年随访后屈光度向近视化方向发展,年级、基线屈光状态、性别和地区是屈光度进展的影响因素,应开展重点人群的预防和控制.

    近视小学生屈光

    重庆市江津区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蔡伟刘春花王晓玲杨碧英...
    523-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江津区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江津区共抽取中小学生5 741人.调查内容涉及视力筛查与问卷调查两方面.结果 江津区小、初、高筛查性近视率分别为59.30%、78.07%、89.34%,筛查性近视学生戴镜率分别为45.33%、66.93%、79.13%.筛查性近视率女生高于男生,且随学段和年级的上升而升高.其中女生、学段、父母近视、没有做眼保健操习惯、含糖饮料摄入1 d/次和户外活动时长等六个因素为近视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江津区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多种因素影响学生近视的发生发展,提醒家长和学校应进行相关干预.

    筛查性近视中小学生影响因素

    2021年濮阳市中小学生近视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国星张婉雪周益国杜娟...
    528-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濮阳市中小学生近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适宜的近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濮阳市1个区和2个县共16所学校的4 804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视力不良影响因素专项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进行不同人群的近视率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21年濮阳市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69.61%.其中女生近视检出率为73.45%,男生近视检出率为6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学段的升高,近视检出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趋势检验结果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躺着趴着看书或电子屏幕(OR=1.315,95%CI:1.077~1.605)是近视的危险因素;而根据身高调整课桌椅高度(OR=0.844,95%CI:0.732~0.974),在学校做眼保健操(OR=0.717,95%CI:0.621~0.828),读写时眼睛距书本超过一尺(OR=0.765,95%CI:0.666~0.879),老师提醒注意读写姿势(OR=0.840,95%CI:0.732~0.964),看电视距离屏幕超过 3 m(OR=0.862,95%CI:0.748~0.994),近距离用眼时休息一次眼睛间隔时间短(OR=0.720,95%CI:0.619~0.838),睡眠时间充足(OR=0.807,95%CI:0.687~0.949)是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 濮阳市中小学生的近视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和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及读写姿势对于改善近视至关重要.

    中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濮阳市

    湖南省6~15岁中小学生血清25(OH)D水平及与视力不良关联性研究

    胡冀陈艳华李开宇王非...
    53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湖南省6~15岁中小学生血清25(OH)D水平以及维生素D缺乏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并探讨中小学生血清25(OH)D水平与视力不良的关联性.方法 2021年选取6个监测县6~15岁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对其血清25(OH)D浓度、视力、身高、体重进行检测,收集白天户外活动时长、每天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等信息.结果 调查的1 987名6~15岁中小学生,血清25(OH)D平均含量为19.49 ng/ml,其中男生平均含量为20.57 ng/ml,女生平均含量为18.38 ng/ml,男生高于女生(P<0.001);血清25(OH)D含量水平随着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01);仅46.7%的学生血清25(OH)D含量充足;肥胖学生血清25(OH)D平均含量明显低于其他营养水平的学生(P<0.05);白天户外活动不足1 h的学生血清25(OH)D平均含量明显低于可活动1 h以上的学生(P<0.001);随着学龄段的上升,学生白天户外活动时长呈减少趋势(P<0.001);视力不良者达49.8%,随着学龄段的升高,视力不良程度呈加重趋势(P<0.001).白天户外活动时长不足2 h的学生,随着维生素D缺少程度的加重,视力不良发生率亦会增加(P<0.001).结论 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性别、学校所在地、营养状况、白天户外活动时长等因素有关,血清25(OH)D水平充足与否与视力不良存在一定的关联.

    血清25(OH)D视力不良中小学生流行病学相关性分析

    2017-2022年合肥市水痘时空分布及空间聚集性分析

    候立娟黄三唤施婷婷彭宝珍...
    538-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7-2022年合肥市水痘流行的时空分布特征,为防控水痘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2年合肥市水痘病例信息和人口资料;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运用Geo Da 1.18.0软件对各年水痘发病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运用SaTScan 10.0.2软件对2017-2022年水痘进行逐月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2017-2022年合肥市共计报告水痘病例37 29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3.26/10万;每年水痘发病高峰期在11月至次年1月.除2019年外,2017-2022年水痘发病均呈显著的空间聚集性(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共发现23个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于包河区、庐阳区、蜀山区等主城区内部分乡镇(街道).2017-2022年内共扫描出6个高风险聚集区域,Ⅰ类聚集区由庐阳区、蜀山区、长丰县、肥西县共23个乡镇(街道)构成,均为主城区中人口相对聚集的乡镇(街道),聚集月份均为10月至次年2月,持续4~5个月不等.结论 2017-2022年合肥市水痘发病总体具有较高的时空聚集性,聚集范围主要集中在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等人口相对聚集的乡镇(街道),聚集时间主要在冬春之际,应加强对高风险聚集区域、高峰时段的水痘防治工作.

    水痘空间自相关分析时空聚集分析

    北京市通州区农村成年居民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

    江南唐晓敏雷宇宸赵春艳...
    54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农村成年居民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通州区3所乡镇共6个行政村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静脉血液样本采集工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居民血清25-(OH)D含量,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完成调查居民共534人,居民血清25-(OH)D总体成正偏态分布,中位数16.60(12.70,22.03)ng/ml.农村居民维生素D不足率和缺乏率分别为48.50%(259/534)和18.91%(101/53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具有女性(OR=2.413,95%CI:1.725~3.380)、18~44 岁年龄段(OR=1.842,95%CI:1.090~3.114)、超重(OR=1.605,95%CI:1.013~2.545)和肥胖(OR=1.696,95%CI:1.017~2.824)等特征的农村成年居民维生素D营养不足或缺乏的风险更高.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农村成年居民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重点关注农村女性、中青年、超重肥胖群体的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

    农村地区维生素D成年人影响因素

    2010-2019年武汉市洪山区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徐丹丹马兰心张瑶党露希...
    546-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0-2019年武汉市洪山区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特征,为完善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2010-2019年洪山区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特征.结果 2010-2019年武汉市洪山区共发生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1 568起,罹患率12.89%.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均发生在学校.各年度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trend=47.605,P<0.001),发病率逐年上升.聚集性疫情病种主要为流感样病例、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和水痘,占病种总数的90.56%.发病时间在4-6月、12月至次年1月.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占发生起数的93.69%.托幼机构发生聚集性疫情以粪-口途径传播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为主,小学和中学以呼吸道传播的流感样病例和水痘为主.中学罹患率最高(22.82%),其次小学(15.55%)、大学(13.50%),幼儿园最低(11.92%),各类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701,P<0.001).结论 2010-2019年武汉市洪山区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呈上升趋势,今后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中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机构以及季节性等特征及时采取更为合适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传染病防控学校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

    2021年湖南省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现状

    谭雅卿王非胡冀李开宇...
    551-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1年湖南省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现状,为教学环境改善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促进学生健康.方法 2021年在湖南省123个县市区选择660所中小学校,每所学校选择6间教室,对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尺寸和反射比、照明和噪音进行现场监测,并分析评价教学环境卫生状况.结果 2021年湖南省中小学校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分配、黑板尺寸、黑板反射比、黑板平均照度、黑板照度均匀度、课桌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噪声合格率,分别为29.6%、12.7%、71.8%、41.0%、26.8%、80.1%、51.1%、58.5%、45.8%.城区教室人均面积、黑板平均照度、课桌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合格率(35.5%、33.4%、53.2%、61.7%)高于郊县(25.9%、22.6%、49.7%、56.5%),郊县黑板尺寸、黑板反射比、黑板照度均匀度合格率(75.4%、43.0%、83.1%)高于城区(66.0%、37.8%、7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公办学校黑板尺寸、黑板照度均匀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合格率(73.0%、80.4%、59.0%)高于民办(52.8%、75.2%、51.2%),民办学校教室人均面积、噪声合格率(38.2%、52.4%)高于公办(29.1%、4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经济片区由差到好,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分配、黑板平均照度、课桌面平均照度合格率呈上升趋势,黑板尺寸、黑板反射比、黑板照度均匀度合格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教育阶段由低到高,教室人均面积、黑板平均照度、噪声合格率呈上升趋势,黑板尺寸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21年湖南省中小学校总体教学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不同经济片区、教育阶段、学校性质间分布不均衡,应进一步加强教学环境改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

    中小学校教学环境教室学生常见病学生健康

    南充市6~12岁儿童脊柱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刘姣姣孙秀勤谭涛
    556-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南充市6~12岁儿童脊柱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利用AMOS软件解析各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及大小.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9月-2022年9月对南充市528名6~12岁儿童的脊柱健康状况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相关潜在变量,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南充市6~12岁儿童脊柱健康状况总评分为(63.48±14.23)分,疼痛强度为(19.12±5.93)分,脊柱姿势为(22.71±5.53)分,日常活动水平为(21.65± 4.87)分;姿态异常对脊柱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作用为-2.765,脊柱状态改变对脊柱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作用为-7.232,脊柱功能受损对脊柱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作用为-2.402.结论 姿态异常、脊柱状态改变、脊柱功能受损均对儿童的脊柱健康有直接的负向影响,且脊柱状态的改变对儿童脊柱健康的影响作用最大.

    6~12岁儿童姿态异常脊柱健康脊柱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