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医技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董海原

月刊

1671-5098

syyjzznew@163.com

0351-4155095,4155062,755406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9信箱

实用医技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查看更多>>报道医疗卫生单位医技专业学术论文及临床实践经验,反映国内外医技领域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强病理技术创新 贡献医疗新质生产力

    刘景姚宏梁晓燕李志英...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病理技术创新,贡献医疗新质生产力是当前病理学科发展的方向.分子病理学、免疫病理学、数字病理和人工智能为病理学科提供新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本述评概括分子病理学最新进展,对分子病理分型和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治疗进行分析,同时概述当前人工智能在病理学诊断的阶段成果,在病理医生教育培训方面凸显的优势,和在临床实践的应用成效;并分析了临床适用性和在完善诊疗流程提高效率方面的潜力.

    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免疫人工智能数字病理

    关于来稿图片发表需遵循的原则

    《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
    231页

    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组学模型鉴定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

    乐翠容廖怀梁严志
    232-236,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组学模型鉴定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于本院超声科常规乳腺超声检查出有乳腺肿瘤的60例患者资料,分为训练集(30例)与测试集(30例).采用医学图像2D/3D可视化ITK-SANP软件在超声灰阶图像上沿着乳腺肿块轮廓绘制感兴趣区域(ROI),将其导入A.K.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使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多变量回归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ACC)、灵敏度(SEN)和特异度(SPE).结果 经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形态、边缘以及微钙化为预测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独立因素,并且基于LASSO分析算法发现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AUC分别为0.871和0.849.训练集中的ACC为0.728,SEN为0.961,SPE为0.637;验证集中的ACC为0.753,SEN为0.974,SPE为0.607.结论 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组学建立的LASSO模型在鉴定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实践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影像基因组学乳腺肿瘤回归分析

    关于研究伦理问题的说明

    《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
    236页

    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DNA碎片指数检测意义

    刘祎琳董建军
    237-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检测意义.方法 选定本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的15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150例孕前体检并于随访1年内女方受孕者设为对照组,采集精液标本,检测、比较2组DFI、精液参数,根据DFI将男性不育症患者分为3组,DFI≤15%的36例患者设为A组,DFI在>15%~30%的64例患者设为B组,DFI>30%的50例患者设为C组,比较3组精液参数,Pearson分析DFI与精液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DF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精子浓度、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C组PR、精子浓度、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存活率均低于B组、A组(P<0.05),B组PR、精子浓度、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存活率均低于A组(P<0.05).DFI与PR、精子浓度、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存活率均呈负相关性(r=-0.403、-0.381、-0.376、-0.396,P均<0.001).结论 男性不育症患者DFI较高,DFI与精液参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

    不育,男(雄)性精子DNA碎片裂

    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
    240页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用于助悬剂中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残留量测定方法研究

    段盼盼赵丽娟吴姿杨子妮...
    24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微球注射剂用助悬剂中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P-INNOWAX毛细管柱(30 m×0.32 mm,0.5 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50 ℃,检测器温度250℃,柱温箱程序升温,载气为N2,流速1.0 ml/min,分流比1∶1.结果 3种成分完全分离;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的定量限浓度分别为1.174、1.166、1.079 μg/ml;质量浓度分别在1.174~234.80、1.166~233.28、1.079~215.76 μ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6.2%、96.3%、101.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3.1%、5.2%;4批样品中均未检出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助悬剂中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含量.

    色谱法,气相乙二醇助悬剂二甘醇三甘醇

    以增强CT检查为基础胰腺导管腺癌肝转移相关预测模型研究

    孟晓峰谷华杰沈阳周正...
    245-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增强CT检查为基础胰腺导管腺癌肝转移相关预测模型的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入院后采用增强CT扫描,按病理检查将患者分为肝转移组及非转移组,测量2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比较2组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CT值;同时获取2组CT扫描特征,比较2组CT扫描参数差异.结果 2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及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转移组的肿瘤与动脉血管的最大夹角(T/A)、肿瘤与静脉血管的最大夹角(T/V)、肿瘤与肠系膜上静脉夹角均低于非转移组,肿瘤与动脉血管最小距离(TA)、肿瘤与静脉血管的最小距离(TV)均短于非转移组(P<0.05).肝转移组瘤周脂肪间隙模糊率、淋巴结肿大率均高于非转移组(P<0.05),肝转移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非转移组(P<0.05).在构建预测模型后,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瘤周脂肪间隙模糊、TV距离、CA125对预测患者肝转移均有一定价值,其中联合指标更具预测价值(P<0.05).结论 构建以增强CT检查为基础胰腺导管腺癌肝转移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肝转移,值得临床应用.

    胰腺导管内肿瘤肿瘤转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
    249页

    基于CT影像学参数探究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间盘损伤的危险因素

    游芳松邹琦
    250-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T影像学参数探究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间盘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椎间盘损伤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伴有椎间盘损伤患者30例)和对照组(未伴有椎间盘损伤患者30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参数(椎间隙高度、椎管软组织侵袭率、脊神经根管软组织侵袭率、后凸Cobb角、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患椎终板角、椎体平移距离、棘突间距、椎弓根间距),使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间盘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脊神经根管软组织侵袭率、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椎间隙高度、椎管软组织侵袭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后凸Cobb角、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患椎终板角、椎体平移距离、棘突间距、椎弓根间距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患椎终板角、椎体平移距离不是影响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间盘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椎间隙高度、椎管软组织侵袭率、后凸Cobb角、棘突间距、椎弓根间距均是影响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间盘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椎间隙高度丢失、椎管软组织侵袭、后凸畸形、棘突间距、椎弓根间距增加等均是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间盘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采用CT影像学参数检查,可为胸腰椎骨折患者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骨折胸椎腰椎椎间盘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