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韩盛玺

双月刊

1672-6170

syyylc@vip.sina.com

028-87714683

610072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2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Journal Practic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个综合性的医学杂志,由201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其中由3名院士担任本刊名誉主编, 学术委员和编委由全国医学领域各专业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剂量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

    何帆陈航刘君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效果.方法 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SAH患者117例,根据不同用药剂量方案分为小剂量组(n=57)与大剂量组(n=60).将患者数据进行倾向性匹配评分,排除混杂因素,两组各获55例患者.对比两组疗效(Hunt-Hess分级法),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收缩峰速度,外周血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与和肽素],预后情况(格拉斯哥预后量表),DCVS与脑梗死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大剂量组总有效率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动脉收缩峰(MCA、ACA、PCA)均显著下降,且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ET-1水平下降,且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NO、和肽素水平升高,且大剂量组高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小剂量组,DCVS发生率显著低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脑梗死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缓解患者脑神经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预防DCVS及脑梗死,值得推广.

    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安全性分析

    血清人分泌型磷脂酶A2、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在妊娠合并获得性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罗雅伊钟惠王军金华...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人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在妊娠合并获得性重症肺炎(SCAP)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疗80例妊娠合并SCAP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100例妊娠合并获得性非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PLA2、sTREM-1、MIP-3α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孕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结局,经Spearman分析妊娠合并SCAP患者血清sPLA2、sTREM-1、MIP-3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合并SCAP患者新生儿结局发展的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清sPLA2、sTREM-1、MIP-3α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出现感染、窒息、败血症、宫内窘迫、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Spearman分析发现妊娠合并SCAP患者sPLA2、sTREM-1、MIP-3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正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sPLA2、sTREM-1、MIP-3α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升高是妊娠合并SCAP患者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MIP-3α、sTREM-1、sPLA2均可预测妊娠合并SCAP患者新生儿不良结局,其中sTREM-1的诊断效能最高(P<0.05).结论 血清sPLA2、sTREM-1、MIP-3α与妊娠合并SCAP患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能有效预测新生儿结局发展,可应用于临床.

    人分泌型磷脂酶A2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妊娠合并获得性重症肺炎APACHE-Ⅱ评分新生儿结局发展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曹钟毓周鸿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hear wave elastrography,SWE)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单形性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进行腮腺肿瘤手术切除或病理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结果的77例患者(83个腮腺肿瘤),其中多形性腺瘤43例(51.80%),单形性腺瘤40例(48.20%).所有腮腺肿瘤患者术前或穿刺活检之前均行常规超声及SWE技术检查,评估其超声特征及弹性情况,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常规超声及SWE诊断腮腺肿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多形性腺瘤血流信号分级低于单形性腺瘤,单形性腺瘤中更容易发现囊性区域,二者血流信号分级及囊性区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形性腺瘤较单形性腺瘤弹性硬度值更高,比较SWE杨氏模量最大值及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杨氏模量最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及SWE技术联合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敏感度为88.4%、特异度为77.5%,高于二者单独诊断.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SWE技术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单形性腺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腮腺肿瘤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超声诊断

    血管迷走性晕厥伴焦虑患者经颅多普勒联合直立倾斜试验的特点分析

    谢薇林涛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ol syncope,VVS)伴焦虑患者经颅多普勒联合直立位倾斜实验的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诊治的患者90例,根据症状不同分为VVS有焦虑组、VVS无焦虑组、焦虑无VVS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每组各30例.收集一般资料、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血流动力学、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脑血流进行对比,VVS伴焦虑患者治疗前后TCD与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 4组间比较,HUTT直立位相比平卧,VVS伴焦虑组心室率增加最少,TCD血流速度在收缩期和舒张期末下降明显,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增加最多(P<0.01);VVS伴焦虑组治疗后TCD无改善复发率高(P<0.05).结论 VVS伴焦虑患者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存在,治疗后TCD预测再发率有临床价值.

    血管迷走性晕厥焦虑经颅多普勒特点

    干湿耳状态下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Ⅰ型鼓室成形术远期疗效比较

    黄献明覃雪君谭宇敏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干湿耳状态下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Ⅰ型鼓室成形术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其中干耳组50例、湿耳组40例.两组均在耳内镜下行耳屏软骨-软骨膜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鼓膜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气导与骨气导变化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干耳组、湿耳组鼓膜愈合率分别为98.0%、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气导较术前明显提高,骨气导差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术后1年、术后2年优于术前(P<0.05),术后3年与术后2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气导及骨气导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干耳与湿耳状态下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Ⅰ型鼓室成形术均可有效修复鼓膜,无明显并发症,且均远期听力疗效稳定,复发率均较低.

    干耳湿耳耳屏软骨-软骨膜Ⅰ型鼓室成形术鼓膜修复远期疗效

    基于知识转化理论域框架的脑卒中多学科自我管理模式应用及效果评价

    张婷徐英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知识转化理论域框架(TDF)的脑卒中多学科自我管理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的15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采取基于TDF知识转化理论框架的脑卒中多学科自我管理模式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Barthel指数、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结果 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自我管理行为(181.20±9.88)分高于对照组(165.82±10.39)分,Barthel指数评分(85.21±3.21)分高于对照组(65.04±4.27)分,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试验组(22.60±5.57)分低于对照组(29.77±6.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评分试验组(88.32±3.70)分高于对照组(65.26±2.05)分(P<0.05),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试验组(25.01±6.75)分低于对照组(30.44±4.53)分(P<0.05).结论 基于TDF知识转化理论框架的脑卒中多学科自我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Barthel指数.但12个月后干预的效果有所减退,提示在后续的研究中有必要进行强化干预.

    脑卒中知识转化自我管理多学科团队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小梁评分与脆性骨折的关系

    王玲郑洪银张伊祎郭秦...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小梁评分与脆性骨折的关系.方法 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17例,根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分为脆性骨折组78例及非骨折组39例,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指标,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脆性骨折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体重指数、患病史、骨密度及实验室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骨小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与非骨折组骨小梁评分与L1~L4骨密度均呈显著相关(r=0.433;r=0.537,P<0.001).回归分析显示骨小梁评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脆性骨折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小梁评分与腰椎骨密度显著正相关,骨小梁评分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脆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脆性骨折骨密度骨小梁评分

    胎盘植入性疾病患者不同终止妊娠时机的母婴结局分析

    施娴侯靓思黄贵祥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性疾病(PAS)患者不同终止妊娠时机的母婴结局.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PAS患者54例,根据终止妊娠孕周分为34w≤孕周<35 w(A组)21例、35 w≤孕周<36 w(B组)14例、36 w≤孕周≤37 w(C组)19例.对比3组术中、术后的相关指标;各组新生儿以及产妇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新生儿以及产妇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急诊手术率: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出血率、子宫切除率、入住ICU率以及失血性休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剖宫产次数、孕周、胎盘植入、侵入型胎盘植入、完全型胎盘植入是影响产妇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三组均无新生儿死亡事件出现,新生儿窒息率、转入NICU率: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出生时体重、胎盘植入、剖宫产次数、侵入型胎盘植入、完全型胎盘植入是影响新生儿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AS患者在妊娠34-35w期间终止妊娠是最适宜的终止妊娠时间,可更好的平衡母婴之间的风险,且母婴结局相对更好.

    凶险性前置胎盘终止妊娠时机母婴结局

    不同气道准备方式在ICU患者紧急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

    孟海艳龙欣雨高扬季金芳...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负压吸引牙刷在ICU患者紧急气管插管气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5例在ICU需行紧急气管插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UE视频喉镜)和试验组48例(负压吸引牙刷进行气道准备联合UE视频喉镜).比较两组插管情况、气管插管并发症、炎性指标、麻醉准备时间与插管总时间.结果 试验组暴露声门的平均时间、插管尝试次数、气管插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与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准备时间与插管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患者使用UE视频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前先行使用负压吸引牙刷进行气道准备,更能快速清理气道分泌物,缩短暴露声门的平均时间,有助于判断麻醉准备效果,更容易辅助视频喉镜快速完成经口气管插管.

    气道准备负压吸引牙刷UE视频喉镜紧急气管插管

    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瞿琬林陈峰聂曾波古玲玲...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择期LC老年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全麻组,全麻组(n=29)给予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组(n=29)给予TPVB联合静吸复合全麻.比较两组苏醒质量、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术后3 d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联合组苏醒质量高于全麻组(P<0.05),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有效按压次数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两组患者补救镇痛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 h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1 d认知功能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 老年LC患者行TPVB联合静吸复合全麻有利于提高患者苏醒质量,辅助术后镇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快,值得推荐.

    神经阻滞全身麻醉补救镇痛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