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祝移民

双月刊

1008-4738

bianjisi@163.com

0719-8126037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由十堰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理论刊物。一直坚持“质量第一、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的原则,坚持编排规范化、学术质量精品化,在学术界享有较好的声誉。2003年的引证率、转摘率在全国同类院校学报中名列前茅,影响因子居全国同类院校学报第2名,主要发表院内的科研成果,同时也适量发表校外作者的优质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的题材类型、受众分层与产业布局

    崔福凯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动画电影已经从高速发展迈向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开启了质量型、内涵式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在题材类型上,创作题材更趋多元化,"类型+"成为当前创作主流;在受众分层上,呈现"细化"与"聚合"的分层特征,既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亲子向""年轻向",又有覆盖全年龄段的"合家欢";在产业布局上,IP 生态化明显加强,互联网矩阵化逐渐显影.当前,盲目感性的观影消费与投资市场正"遇冷降温"回归理性现实,中国动画电影产业朝着良性发展方向稳步驱动.

    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想象力消费"类型+"IP生态化互联网矩阵化

    后疫情时代改编艺术中的审美转换——以《驾驶我的车》为例

    胡丹妮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方法论意义上,传统与新浪潮的辩证关系对后来的日本电影发展启发巨大.进入新时期以来,伴随全球化、电影数码转型、流媒体的崛起与新冠疫情,普通观众接近电影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日本电影如何处理自身文化"内向性"问题变得愈发紧迫.与是枝裕和、河濑直美、黑泽清等影人一起开创日本电影"第三个黄金期"的滨口龙介在当下日本导演中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位,由其改编的《驾驶我的车》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艺术电影的热潮.既有对传统的接纳,也有对传统的疏离,影片呈现出一种更加多元、复杂的艺术史观.它的成功不仅是日本电影产业合理化推动的结果,更与滨口在改编村上春树小说的过程中赋予作品的灵韵息息相关,对于戏剧形式的强调、集体性的召唤、观众双重幻想的重新看见,以哲理化的艺术手段一次次向电影本体不断归返,不仅对现行的电影观念发起了一场挑战,同时也对日本应该如何在世界政治中思考问题构成了良性的追问.

    滨口龙介驾驶我的车改编表演戏剧空间

    文化批判视域下《黑暗荣耀》的内涵解读

    张雅鑫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霸凌"已成为全世界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2022 年新播出的网剧《黑暗荣耀》成为该类题材的现象级佳作.该剧以校园霸凌为导火索,讲述女主经过多年的隐忍谋划,最终完成复仇的故事.剧中人物的信仰、价值和行为均是不平等的社会经济与权力关系下的产物.本文旨在从文化批判的视角揭示霸凌情节背后潜藏的社会阶层之痛和人性异化问题,提出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性思考,并提供个人和社会创伤疗愈的可能性路径.

    黑暗荣耀校园霸凌阶层分化创伤疗愈

    "90后"文学研究综述

    谭琪琳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90 后"作家就是指出生于1990-1999 年之间的一批作家,从2007 年初登文坛至今,学界对于他们的研究经历了从对于代际命名的论争,到主题、叙事、比较以及女性视域下文学场域内部的研究,研究也从外部逐渐走向内部又走向常态化,但同时也存在着研究视角的局限、同质化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梳理了自2007 年以来"90 后"作家初登文坛至今,文学界与文艺界对"90 后"文学的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从文学场域的内部为当下"90 后"的研究推波助澜.

    "90后"文学"90后"作家研究视域

    从亲子代际关系看张爱玲小说的家庭伦理想象

    李雨芬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时期,传统政治伦理一体化的家国关系被认为已不适应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知识分子倡导建构新型家庭伦理关系.张爱玲对家庭伦理关系的想象根源于五四家庭伦理变革思潮,以及其作为失序家庭伦理受害者的经验.通过塑造父不慈、子不孝的恶劣亲子代际关系,张爱玲批判并解构传统家庭伦理,建构想象中人格平等,自由有度的新型家庭伦理.

    张爱玲亲子代际关系家庭伦理

    数字治理:聚焦数字弱势群体平等权的保护

    陶沐可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等是民主与人权的核心,是实现正义的前提与基础,平等权在宪法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数字科技的非均衡推进,部分社会成员尤其是数字弱势群体不能平等享有"数字红利".作为智慧社会的特殊群体,数字弱势群体因技术复杂、社会分层、个人资源禀赋差异孕育而生,分为显性数字弱势群体与隐性数字弱势群体两大类.由于权利义务不完全对等、法律保护模式滞后、权利救济道路不通畅导致数字弱势群体平等权的法律保护陷入困境.本着尊重与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我们要从理念、立法、政府、社会四个方面入手,采取具体措施帮助数字弱势群体实现权利的实质平等.

    平等权数字弱势群体数字治理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