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蛇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蛇志
蛇志

李其斌

季刊

1001-5639

shezhi0771@163.com

0771-5330221

530222

广西南宁市长福路6号

蛇志/Journal Journal of Snake
查看更多>>本刊重点刊登国内外有关蛇类科学与生物毒素的开发与利用,医学基础、临床的研究与实践,微循环研究,亚健康防治,健康养生等生命科学最新科技信息,并用一定版面介绍蛇类养殖与利用,供求信息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省普洱市802例毒蛇咬伤流行病学分析

    李学红高继伟任魁姚永坤...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云南省普洱市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特点,为当地医疗机构抗蛇毒血清储备提供参考,为毒蛇咬伤的预防救治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2 年我院收治的802 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咬伤部位、咬伤月份、毒蛇种类、就诊时间、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地域分布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本研究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69 岁(624 例,占77.81%),以男性患者为主(465 例,占57.98%),致伤人群以务农者多见(627 例,占78.18%),咬伤部位上肢明显高于下肢(495 例,占61.72%),蛇咬伤高发季节主要在每年的6~9 月份(479 例,占59.73%).普洱地区致伤蛇种以竹叶青蛇为主(371 例,占46.26%),其次为蝮蛇(231 例,占28.8%),眼镜蛇(127 例,占15.84%).患者大多就诊时间≤24 h(703 例,占 87.66%),以轻症居多(734 例,占 91.52%),救治有效率为 99.75%,平均住院时间10.59 d.普洱市 9 县 1 区均有蛇伤发生,以思茅区的蛇伤患者最多(219 例,占27.31%).结论 普洱市毒蛇咬伤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毒蛇种类以竹叶青蛇、蝮蛇、眼镜蛇为主,大多发生在6~9 月份.各级医疗机构应结合普洱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特点,做好相应的抗蛇毒血清储备,加强蛇伤防治知识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蛇伤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构筑蛇伤防治体系,加大对蛇伤防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从而有效降低毒蛇咬伤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毒蛇咬伤流行病学预防救治

    基于1974~2023年文献荟萃的我国不明蛇伤特征研究

    李昕鸿刘独玉王威罗彬...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我国过去50 年间蛇伤文献中不明蛇伤病例,总结我国不明蛇伤的趋势与特征,为我国蛇伤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知网收集我国1974~2023 年发表的38 篇与不明蛇伤相关的中文蛇伤期刊文献,回顾性分析不明蛇伤的时间分布、所属省份、医院等级、医院的经纬度、典型案例等情况.结果 我国不明蛇伤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在时间上,呈现降-升-降螺旋下降的趋势;医院所处地理位置上,在经度106~118°、纬度17~30°的矩阵范围内不明蛇伤占比较高;在医院等级上,有不明蛇伤记录的省市级医疗机构超过趋势线的占该等级医疗机构的32.26%,低至县镇级的42.86%.结论 我国应通过系统化的蛇伤识别培训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先进识别工具,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蛇伤防治能力,降低不明蛇伤的发生率,提升防治效率和效果.

    不明蛇伤蛇伤防治特征研究

    蛇毒血凝酶单独与联合生长抑素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刘炳林刘海燕李新涛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蛇毒血凝酶单独与联合生长抑素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2023 年11 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蛇毒血凝酶组和蛇毒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组(以下称为联合组),每组32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蛇毒血凝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上给予蛇毒血凝酶治疗,联合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上给予蛇毒血凝酶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止血时间、血压稳定时间、隐血试验转阴时间),并测定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原蛋白(FIB)]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联合组明显高于蛇毒血凝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联用组在止血时间、血压稳定时间、隐血试验转阴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蛇毒血凝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中的PT、APT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FIB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联合组的PT、APTT水平均明显低于蛇毒血凝酶组,FIB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蛇毒血凝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蛇毒血凝酶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单独使用蛇毒血凝酶更佳,能快速止血,改善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蛇毒血凝酶生长抑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中华眼镜蛇咬伤的治疗进展

    罗璿温凯刘军廷
    136-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眼镜蛇咬伤多见于中国东南部,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和组织坏死.尽管传统内科治疗如使用抗蛇毒血清中和毒素,但对局部损伤恢复作用有限,往往需要外科干预治疗.院前处理包括快速识别、肢体制动、清洁伤口和迅速就医.院内治疗有清创术、局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植皮术和皮瓣移植术等治疗方法,以减少感染,促进创面修复和愈合.围手术期的对症支持、中医和功能康复治疗,对毒蛇咬伤患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可减少致残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中华眼镜蛇蛇咬伤抗蛇毒血清清创术皮瓣移植术

    中西医治疗中华眼镜蛇咬伤溃疡的研究进展

    蓝洲孙少红青浙高玉广...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眼镜蛇是中国南方最常见的毒蛇之一,被咬伤后若得不到及时、正确救治,往往出现严重并发症.中华眼镜蛇咬伤后的常见症状表现为伤口溃疡,严重者可发生组织坏死,甚至致残或需截肢治疗.近年来,中西医治疗中华眼镜蛇咬伤溃疡取得不错成效,本文就中西医治疗中华眼镜蛇咬伤溃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华眼镜蛇蛇咬伤溃疡中西医治疗综述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

    林钊华庄智全杨巍李峥...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 年10 月至2023 年7 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21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BA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气道阻力(RAW)、呼吸做功(WOB)、气道峰值吸气压力(PIP)、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RAW、WOB、PI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PaO2/FiO2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AL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重症肺部感染疗效

    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陈金连罗春霞曾丽云田木华...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3 年4~9 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的100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鼻胃管置入深度为45~55 cm,观察组鼻胃管置入深度为60~65 cm.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7d后的胃潴留、胃食管反流、呕吐、显性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胃潴留、胃食管反流、呕吐、显性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Hb、Alb、PA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可以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延长置入深度鼻胃管肠内营养重症医学营养改善效果

    机械摇晃法在呼吸重症鼻肠管患者鼻饲给药中的应用

    文彬唐丽安姜晓燕刘霞琴...
    151-15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鼻饲法与机械摇晃法在呼吸重症鼻肠管患者鼻饲给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呼吸重症监护室2022 年6 月至2023 年6 月收治的80 例留置鼻肠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鼻饲法,实验组采用机械摇晃法,比较两组患者首次鼻饲给药后灌注器内残留药物量、鼻肠管堵管例数、溶解药物的温开水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首次鼻饲给药后灌注器内残留药物量、鼻肠管堵管例数均低于对照组,溶解药物的温开水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机械摇晃法与传统鼻饲法相比,更适用于呼吸重症鼻肠管患者鼻饲给药,可减少混悬药液残留量及溶解药物温开水用量,减少了患者的摄水量,有利于避免鼻肠管堵管和降低鼻肠管非计划性拔管及管道重置率.

    机械摇晃法呼吸重症鼻肠管鼻饲给药

    基于家庭因素探讨儿童误服药物急性中毒的诱因及其护理对策

    吴春花林丹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家庭因素探讨急诊就诊儿童误服药物中毒的诱因及其护理对策,以减少儿童误服药物中毒的发生.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3 年12 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203 例误服药物中毒的患儿为中毒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203 例其他疾病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面对面访谈,并记录访谈数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儿童误服药物中毒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误服药物中毒患儿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主要以2~7 岁儿童多见(P<0.05),男童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女童(P<0.05),农村地区显著高于城镇地区(P<0.05),春夏季节与中毒事件的发生亦有一定相关性(P<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出,患儿家属的文化程度[OR=1.494,95%CI(1.113,2.005)]、药品放置[OR=0.372,95%CI(0.235,0.588)]、家属的药物安全意识差[OR=3.369,95%CI(2.129,5.331)]、家属用药知识缺乏[OR=3.084,95%CI(1.939,4.906)]、家属对患儿进行过药物安全教育[OR=0.230,95%CI(0.135,0.391)]是影响儿童误服药物中毒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家长文化程度、药品放置、药物安全意识等是儿童误服药物中毒的独立影响因素.加强药物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儿童及其家属的用药安全意识,以降低儿童误服药物中毒的发生风险.

    家庭因素儿童误服中毒诱因分析护理对策

    护理专案干预对提高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合格率的影响

    唐琦颖黄德斌巫雪花
    158-160,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干预对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合格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2 年 2~10 月在我院综合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574 例,根据转入ICU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 月共 279 例)和观察组(6~10 月共295 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间断测量气囊压力,观察组实施护理专案干预.比较两组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合格率.结果 对照组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共 871 例次,合格 633 例次(72.68%);观察组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共 1205 例次,合格 1130 例次(93.78%);两组患者的气囊压力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理专案干预可提高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合格率,改善护理质量.

    气囊压力重症人工气道护理专案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