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刘志红

双月刊

1006-298X

cndt2002@163.com

025-80860040

210016

南京市中山东路305号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Dialysis & Transplant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业学术性期刊。以交流推广肾脏病学、透析及肾移植方面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推动我国肾脏病学的发展为己任。设有述评、论著、学术快讯、论著摘要、基础医学、医学继续教育、肾脏病基础与临床、血液净化、肾脏移植、肾活检、实验室方法、学术争鸣等栏目。本刊为科技期刊统计源、核心期刊,为各种数据库和检索期刊收为信息源。为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重点阅读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用联合模型动态预测IgA肾病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概率

    乐伟波施劲松曾彩虹梁少姗...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个工具能够根据每次访视IgA肾病(IgAN)患者的病情变化,动态预测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ESKD)的概率.方法:选取 1997-2007 年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期随访的IgAN患者.利用联合模型(Joint model)分析IgAN患者所有访视点的产生纵向数据,实现动态预测患者ESKD的概率,以达到个体化动态预测的目标.我们首先以肾活检时刻为基准建立了临床模型(模型A)和临床病理模型(模型B).模型A的生存子模型部分引入了年龄、性别、尿蛋白定量(Log转换)、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eGFR下降斜率、血白蛋白水平等指标;纵向子模型部分引入了年龄、尿蛋白定量、eGFR、eGFR下降斜率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模型B在模型A的基础上生存子模型上增加了牛津病理分类指标.模型C是以首次访视时间为基准重新拟合了模型A并评估了其性能.所有的纵向子模型采用访视时间t的非线性混合模型拟合.结果:本研究纳入了866 例IgAN患者,以首次门诊就诊为基线,平均随访时间为 12.2±5.5 年,共访视22 533 人次,平均每个患者访视26 次.随访中 260 例(30.0%)患者进入ESKD,其末次随访平均eGFR为 9.1±3.0 mL/(min·1.73m2).将所有患者按照 3∶1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650 例)和测试组(216 例).以肾活检时刻为基线,模型A与模型B的性能基本一致,二者均表现出较高的预测性能,纳入或者剔除病理学变量并未明显增加联合模型对ESKD风险预测的准确性.随着随访时间的增加,模型A的预测性能持续提升,在肾活检后第5 年左右达到最佳性能.AUC值由肾活检时的0.864增至肾活检后第 5 年的0.956;Brier评分由肾活检时的0.124 降至活检后第5 年的0.058.以首次访视时刻为基线的模型C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为方便临床实践,我们利用Shiny包实现了动态预测,并将相关模型R对象、源代码公布在网络上.结论:联合模型可以用于IgAN患者访视点产生的纵向数据,高性能动态预测IgAN患者尿毒症的概率,实现个体化动态预测的目标.

    IgA肾病联合模型动态预测终末期肾病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长期治疗对Ⅴ型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胡景王晶晶娄文苑刘正钊...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长期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对膜性狼疮性肾炎(ML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肌酐(SCr)的影响.方法:收集 201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确诊为MLN的患者.根据CNI使用情况,分为长期治疗组、短期治疗组及未使用CNI组.观察CNI诱导期疗效,并比较三组患者基线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期间SCr变化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 456 例MLN患者.平均随访 78 月,累积 411 例(90.1%)患者获得肾脏缓解,有 297 例患者使用CNI诱导治疗,缓解率 84.2%.长期治疗组患者肾病综合征患者占比(P<0.001)、尿蛋白定量(P<0.001)、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P<0.001)及血红蛋白(P= 0.033)及总胆固醇(P=0.001)高于其他组,而年龄(P<0.001)、血清白蛋白(P<0.001)及球蛋白(P<0.001)更低;未使用CNI组的肾小球球性硬化比例(P=0.011)及慢性指数(P=0.016)更高,三组患者其他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至随访末,SCr较基线增高 30.4%,三组SCr分别升高 22.0%(67.18 μmol/L vs 55.69 μmol/L)、35.2%(76.02 μmol/L vs 56.58 μmol/L)和 38.9%(92.82 μmol/L vs 66.3 μmol/L),三组SCr的增长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NI诱导治疗MLN临床缓解率高,长期使用对SCr影响小.

    膜型狼疮肾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血药浓度预后

    狼疮性肾炎继发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惠迪张丽华任语谦朱淑华...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LN)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 2008 年 9 月至 2022 年 1 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收治的LN合并IPA的 22 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22 例LN患者发病年龄 35.6±15.6 岁,LN病程 4.5(3,51)月,诊断IPA前 6 月内平均接受 3种免疫抑制剂.IPA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咳嗽、咳痰(72.7%),以烟曲霉最为常见.7 例(31.8%)患者在IPA起病 3月内死亡,死亡组患者IPA起病前 6 月内 24h尿蛋白定量、IPA感染时乳酸脱氢酶及狼疮活动性指标显著高于存活组,CD20+B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存活组,治疗期间出现混合感染、入住ICU、需要丙种球蛋白/升白细胞药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比例更高(P<0.05).5 例患者在随访中进入终末期肾病.结论:LN患者继发IPA的危险因素复杂,狼疮活动及免疫功能低下者预后更差.

    狼疮性肾炎侵袭性肺曲霉病真菌感染预后

    慢性缺氧通过激活缺氧诱导因子1α/microRNA-96通路诱导小管上皮细胞自噬异常参与肾间质纤维化

    魏琪王菊宁刘利敏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缺氧诱导肾脏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缺氧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Western Blot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Ⅱ(LC3Ⅰ/Ⅱ)和p62 的表达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croRNA-96(miR-96)的表达.采用siRNA-HIF-1α(siHIF-1α)和pcDNA-HIF-1α处理缺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利用 RT-qPCR 检测 miR-96 的表达,探讨过表达和干扰 HIF-1α 对 miR-96 表达的影响.miR-96mimic处理常氧肾小管上皮细胞,Western Blot 检测促纤维化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Ⅳ型胶原蛋白1(COL4A1)蛋白的变化,RT-qPCR检测自噬关键分子LC3Ⅰ/Ⅱ和p62 的表达.小鼠腹腔注射miR-96 inhibitor的病毒载体,通过Masson染色检测各模型肾脏纤维化的程度及纤维化因子COL4A1 的表达.结果:在缺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HIF-1α和miR-96 表达均增加(P<0.05),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性,自噬关键分子LC3Ⅰ/Ⅱ水平升高p62 水平降低(P<0.05),表明缺氧诱导HK-2 细胞自噬.pcDNA-HIF-1α处理常氧培养的HK-2,发现HIF-1α促进miR-96 的表达,siHIF-1α处理缺氧诱导的HK-2 细胞,发现沉默HIF-1α可降低由缺氧引起的miR-96的增加,常氧条件下过表达miR-96诱导HK-2的纤维化因子α-SMA和COL4A1的增加,同时自噬关键分子LC3Ⅰ/Ⅱ水平升高p62 水平降低(P<0.05).缺氧条件下抑制miR-96 可降低自噬关键分子的LC3Ⅰ/Ⅱ表达水平,恢复p62 的表达(P<0.05).小鼠腹腔注射miR-96 inhibitor的病毒载体,与注射了对照病毒的小鼠相比可以抑制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引起的肾脏纤维化,减低纤维化因子COL4A1 的表达.结论:缺氧通过激活HIF-1α/miR-96 信号通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异常、促纤维化因子增加,促进了肾脏纤维化.

    缺氧缺氧诱导因子1α微小RNA-96自噬肾脏纤维化

    高钾血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月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

    金灿陈思瑜盛凯翔陈江华...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血钾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 3 月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0-01-01~2019-12-31 浙江省透析质控中心登记系统中新入的成人MHD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根据MHD随访终点前 3 月内透析前血钾的最高值,将患者分为 8 组,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各组患者全因死亡和CVD死亡之间的生存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血钾水平与全因死亡及CVD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患者21 861 例,其中男性13 465 例(61.6%),平均年龄(61.1±15.4)岁,10 132 例(46.3%)患者合并CVD.中位随访时间 34(19,56)月,发生全因死亡 4 635 例(21.2%),其中CVD 1 319例(6.0%).血钾水平<3.5 mmol/L患者 759 例(3.5%),血钾水平≥5.0 mmol/L患者 9 782 例(44.7%),血钾水平≥5.5 mmol/L患者5 420 例(24.7%).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不同血钾水平组全因死亡风险(Log-rank检验,χ2=248.0,P<0.001)、CVD死亡风险(Log-rank检验,χ2=96.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钾水平≥5.5 mmol/L是MHD患者 3 月内全因死亡(5.5≤血钾<6.0 mmol/L,HR=1.34 95%CI 1.08~1.67,P=0.008;6.0≤血钾<6.5 mmol/L,HR=1.53,95%CI 1.18~2.00,P=0.001;血钾≥6.5 mmol/L,HR=2.33,95%CI 1.80~3.01,P<0.001)和CVD死亡(5.5≤血钾<6.0 mmol/L,HR=1.65,95%CI 1.13~2.43,P=0.001;6.0≤血钾<6.5 mmol/L,HR=1.75,95%CI 1.08~2.82,P=0.023;血钾≥6.5 mmol/L,HR=2.70,95%CI 1.70~4.29,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透析前高血钾发生率为 24.7%,是患者 3 月内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钾水平越高,死亡风险越大.

    血液透析血钾死亡率心血管疾病

    肾移植术后发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陆婷王雪静谭若芸彭宇竹...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 1 年糖尿病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20年 12 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中心 347 例术前无糖尿病的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PTDM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47 例术前无糖尿病的肾移植受者中,术后 1 年发生PTDM 79 例(22.8%).单因素分析显示,受者移植年龄(OR=1.034)、活体供肾(OR=0.178)、术前空腹血糖(OR=1.412)、术后服用环孢素A(OR=0.377)、他克莫司(OR=2.244)是术后 1 年发生PTDM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年龄和术前空腹血糖是术后 1 年发生PT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 1 年发生PTDM与受者移植年龄、活体供肾、术前空腹血糖、服用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密切相关.

    肾移植移植后糖尿病影响因素

    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诊治进展

    王伟铭
    41-42页

    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肾脏病理诊断

    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诊断和治疗

    曾彩虹
    43-44页

    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肾脏病理诊断

    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诊断体会

    李航李超
    45-46页

    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肾脏病理诊断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机体免疫微环境研究进展

    徐维玮黄湘华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疾病以克隆性浆细胞的增殖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为特点,包括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及这类疾病前期的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等.这类疾病多累及肾脏.免疫微环境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发病调控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及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等,与克隆性浆细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调节克隆性浆细胞的清除、免疫微环境与变异浆细胞的动态平衡及最终克隆性浆细胞的免疫逃逸,进而调控疾病进程.本文对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机体免疫微环境调控机制及已有的治疗靶点进行总结,以助力探索这类疾病未来诊治的新方向.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微环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