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季刊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数据时代高校数据权的属性、类型及其保护

    尚趁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权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探讨的前沿课题.国家的数据主权和自然人的数据隐私权神圣不可侵犯,企业的数据财产性权益在司法实践中也被列入保护范围,但高校数据权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们需要从学理上对高校数据权的属性、类型进行分析,继而提出立法保护路径.就属性而言,高校数据权兼具公权与私权的双重属性,并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形式数据权的特殊属性.就类型而言,高校数据权在主体上分为集体数据权与个体数据权,在客体上分为原始数据权和派生数据权,在内容上分为成果数据权、记录数据权、自然数据权.基于此,高校数据权立法的可行路径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数据法》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增加"数据权"专章,确定"数权法定""一数多权""一数一源"的立法原则,并对不同属性、不同类型的高校数据权予以分别保护.

    数据权高校数据高校数据权大数据时代

    华人本土心理学与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杨中芳教授专访

    杨中芳韦庆旺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端于中国台湾的华人本土心理学,旨在跳出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及知识体系,"将华人当华人来研究",最终建构基于中国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贴合中国人的心理学知识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亲历过美国社会心理学文化反思的杨中芳教授长期游走于海峡两岸和香港,在大陆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重建之初,即将华人本土心理学介绍给大陆心理学界,并通过培训人才和组建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对大陆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40多年来,大陆的心理学仍然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以学习西方为主的发展与繁荣,本土心理学的声势却相对微弱.直到最近,我国社会科学界兴起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大潮,围绕心理学及社会科学本土化的争论高潮迭起.杨中芳教授以其持续40多年的华人本土心理学探索经验,以及围绕中庸心理学所建构的中国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对当下如何建构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典范和宝贵的经验借鉴.

    传统文化心理学本土化中庸思维华人本土心理学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

    乡村定向师范生回乡意愿的类型分析与提升策略——基于8省2514名乡村定向师范生的调查

    周丹马康单成蔚
    9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向培养是当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补充的重要方式.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回乡意愿影响着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长远发展.本研究调查了东、中、西部8省20所高校2 514名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回乡任教意愿,采用潜剖面模型和多项式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定向师范生回乡意愿基于"履约意向"和"回乡使命"两个维度可划分为理想型、协议型、徘徊型、空想型、排斥型等五种类型;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学校层次、年级、是否具有乡村成长经历对不同类型归属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预测价值.为了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回乡意愿,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采取进出口灵活的定向师范生筛选方式,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体现乡村发展特点,保证定向师范生实习机会与效果.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师范生回乡意愿

    编制取向:研究生就业偏好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孙荪
    108-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基于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及人职匹配理论,对23名刚入职的研究生进行深度访谈,探讨研究生在就业单位性质、薪酬、就业地区、专业匹配度等方面的选择偏好及其背后原因.研究发现:研究生就业偏好特征包括偏好"公家"的单位性质、"高性价比"的薪酬、安逸的地区环境、在专业优先条件下追求稳定等.新冠肺炎疫情后社会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导致研究生在就业中具有风险厌恶与趋稳心态,高竞争成长环境催生研究生"躺平"心态,少子化背景下研究生与父母情感联结增强,并得到家庭物质积累及财富转移的托底,以及传统性别观念、研究生专业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研究生就业偏好.建议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加强多元就业观引导,通过校企联动消除就业中的知觉偏差,增强研究生就业信心,为研究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指导.

    研究生就业偏好编制人职匹配大学生就业

    技术何以赋能未来高等教育教学:趋势、实践和场景——《2024年EDUCAUSE地平线报告(教学版)》要点与启示

    兰国帅杜水莲宋帆肖琪...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最近发布的《2024年地平线报告(教学版)》,已成为各国政府预测和研判未来高等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分析报告内容有助于为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制定前瞻性战略规划.报告首先采用改进的德尔菲法和"STEEP趋势框架",从社会趋势、技术趋势、经济趋势、环境趋势、政治趋势和人工智能趋势等六个方面,描述了影响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20种宏观趋势;其次,报告详述了影响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6项关键技术实践;最后,报告预测了劳动力技能需求驱动的高等教育增长场景、数据收集限制的高等教育约束场景、政治浪潮影响的高等教育崩溃场景、个性化教育赋能的高等教育转型场景等4种未来发展场景.报告主要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未来创新发展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启示:建立健全教育数据安全相关制度和标准,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塑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和学习的新形态,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变革与发展;完善技术赋能高等教育保障和服务新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持续加强高等教育师生专业发展培训,助力数智技术赋能新质人才培养.

    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教学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