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珍国医国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

朱保华 周虹

月刊

1008-0805

shizhenchina@163.com

0714-6224836;6225102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时珍国医国药/Journal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中医药事业为特色,以探讨研究中医药传统学术及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为重点,坚持“二为”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是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和中医药生产专业人员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芒柄花素对胰腺癌荷瘤小鼠局部免疫调节的作用及机制

    常城胡起茂严红梅许丹...
    3377-3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芒柄花素介导Toll样受体4(TLR4)/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通路对胰腺癌荷瘤小鼠局部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 取50只BALB/c小鼠,采用腋下注射小鼠胰腺癌细胞MPC-83方式构建胰腺癌荷瘤小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吉西他滨组(0。5 mg/g)、芒柄花素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g/kg),每组10只。给药结束3d后,计算抑瘤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情况;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4、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iNOS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NF-κB p65、iNOS蛋白表达及p-NF-κB p65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吉西他滨组和芒柄花素3剂量组在第7、14、21、28天肿瘤体积均减少,肿瘤质量、NO含量、TLR4、NF-κB p65、iNOS mRNA和蛋白表达及p-NF-κB p65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芒柄花素可改善胰腺癌荷瘤小鼠局部免疫功能,可能与抑制肿瘤微环境TLR4/iNOS通路,下调NO含量有关。

    芒柄花素Toll样受体4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胰腺癌局部免疫调节

    女贞子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化学成分一致性研究

    张代亮姚元成史磊田汝芳...
    3383-3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女贞子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化学成分一致性。方法 利用15批女贞子标准汤剂和9批女贞子配方颗粒建立HPLC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测定女贞子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出膏率、红景天苷、金丝桃苷、特女贞苷、女贞苷G13、oleonuezhenide的含量及转移率。结果 女贞子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相似度>0。99。15批女贞子标准汤剂出膏率16。23%~23。96%,红景天苷、金丝桃苷、特女贞苷、女贞苷G13、oleonuezhenide从饮片到标准汤剂的转移率分别为65。94%~99。43%、26。24%~35。47%、54。57%~79。28%、83。23%~99。99%、28。27%~40。65%。按照标准汤剂相关数据制定配方颗粒中红景天苷、金丝桃苷、特女贞苷、女贞苷G13、oleonuezhenide的含量限度分别为2。0~6。0、1。0~3。0、30。0~70。0、20。0~50。0、4。5~12。0 mg·g-1。女贞子配方颗粒出膏率与标准汤剂接近,配方颗粒中指标成分转移率符合标准汤剂指标成分转移率平均值的70%~130%范围。3批配方颗粒中红景天苷含量高于所制定限度,其余指标成分含量均符合所制定限度。结论 女贞子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化学成分一致性良好,为前者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女贞子配方颗粒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多成分含量测定

    不同原料类型的黄酒对白芍酒炙品质的影响

    夏晨皓李圳史佳一潘罗星...
    3390-3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种类原料酿制而成的黄酒对白芍饮片炮制后内在质量的影响,为制定炮制辅料用酒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考察白芍酒炙工艺中的炮制温度(A)、炮制时间(B)、黄酒用量(C)3个因素,以5种指标性成分没食子酸,儿茶精,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的含量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建立酒炙白芍的最佳工艺。在该工艺条件下,以不同原料类型的黄酒为辅料,得到6个批次酒白芍成品。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黍米黄酒组的饮片中没食子酸,儿茶素,氧化芍药苷,芍药苷含量均高于其他黄酒组,小米黄酒组中芍药内酯苷含量高于其他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分结果为:黍米黄酒>薯干黄酒>糯米黄酒>小米黄酒>大米黄酒>红曲黄酒。酒白芍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炮制温度84。6779℃,炮制时间为9。5012 min,黄酒用量为9。639%。结论 不同种类辅料黄酒对酒白芍饮片内在质量产生不同影响,建议选用黍米黄酒作为酒炙白芍炮制辅料用酒,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酒白芍工艺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为酒白芍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酒白芍饮片黄酒辅料响应面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对黄芪质量的影响研究

    张婕董安东谢允东张小飞...
    3397-3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黄芪蜜炙前后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为黄芪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传统法和趁鲜切制法对黄芪进行加工并制备蜜炙黄芪,以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Ⅱ、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芒柄花素等为考察指标,分别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蜜炙前后的含量变化;考察水分、灰分、浸出物及色度值变化,以熵权法-灰色关联法-TOPSIS法综合分析不同加工方法的黄芪及其蜜炙品的质量差异;最后,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考察黄芪蜜炙前后抗氧化能力。结果 黄芪鲜切片及其蜜炙品中有效成分含量总体高于传统黄芪饮片。综合分析表明,黄芪鲜切片质量更优,且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优于传统黄芪饮片;与其蜜炙品相比,生品黄芪饮片清除能力更强。结论 趁鲜切制的产地加工和炮制一体化对黄芪质量有所提升,炮制工艺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有望指导用于黄芪质量评价及饮片生产。

    黄芪产地加工质量评价体外抗氧化熵权法-灰色关联法-TOPSIS法

    补肾活血方联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周彪于杰魏戌孙凯...
    3405-3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补肾活血方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老年患者临床症状及椎旁多裂肌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老年CNLBP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CST,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补肾活血方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腰痛症状变化、各腰椎节段旁多裂肌脂肪含量、多裂肌表面肌电信号、疼痛与炎症介质相关水平、步态动力学参数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治疗12周时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2~5各腰椎节段旁多裂肌脂肪含量、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初始双支撑、单支撑相及终末双支撑垂直地面反作用力(vGR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伸展时的屈曲放松比值(EXT/MVF)、屈曲时的屈曲放松比值(FLEX/MVF)检测值、β-内啡肽(β-E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联合CST治疗可以有效改善CNLBP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椎旁多裂肌脂肪含量,提高生活质量。

    补肾活血方核心稳定性训练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椎旁多裂肌脂肪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ACS介入术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谷丰白瑞娜于燕乔蔡雅杰...
    3411-3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PCI)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全国40家三甲医院纳入635例ACS首次PCI术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以是否服用芪参益气滴丸为暴露因素,分为芪参益气滴丸组(试验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芪参益气滴丸用药12个月。主要疗效指标为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次要疗效指标为血瘀证计分。结果 590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试验组286例,对照组304例。经Cox分析显示,试验组29例(10。14%)和对照组43例(14。14%)发生主要终点事件(校正后HR 0。60;95%CI 0。36~1。01;P=0。055);试验组29例(10。14%)和对照组53例(17。43%)发生次要终点事件(校正后HR 0。61;95%CI 0。38~0。99;P=0。045)。经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相较于对照组,芪参益气滴丸可降低ACS PCI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瘀证计分。不良事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可降低ACS PCI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降低血瘀证计分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芪参益气滴丸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糖尿病前瞻性队列研究

    针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原位新膀胱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沈玲玲谢有琼彭丽仁
    3417-3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针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原位新膀胱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90例,按时间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泌尿外科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针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分别在术后3、6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膀胱容量、膀胱逼尿肌压力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尿失禁次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提高膀胱癌患者原位新膀胱术后的控尿能力,改善尿失禁的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电刺激生物反馈原位新膀胱术尿失禁尿动力学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分析

    苏菁菁范磊李旻瑶仇倩倩...
    3421-3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与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应用对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临床疗效,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PSCI的可重复性及可推广性。方法 选取符合脾肾两虚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rTMS组(对照组,30例)和rTMS联合针刺组(观察组,30例)。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组患者的疗效、P300潜伏期和波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300水平、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其总体预后,使PSCI患者尽可能重新获得独立生活、甚至重返工作的能力。

    醒脑开窍针刺重复经颅磁刺激卒中后认知障碍事件相关电位P300

    火针联合高乌甲素脂质体凝胶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肖卫红魏若萱赵亮
    3424-3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火针联合高乌甲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武汉市中医院疼痛科的12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使用火针联合高乌甲素脂质体凝胶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口服西药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睡眠质量(AIS)、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SA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VAS评分,AIS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治疗组评分改善情况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联合高乌甲素脂质体凝胶可以有效减轻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疗效优于常规口服西药治疗。

    火针高乌甲素带状疱疹神经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自拟清肝养血汤熏蒸联合揿针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效果研究

    刘静利沈世英张光友严中明...
    3428-3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清肝养血汤熏蒸联合揿针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肝肾阴虚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清肝养血汤熏蒸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睑板腺按摩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的西医临床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睑板腺功能评定等改善情况,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组对比,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患者西医临床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SIT、BUT、TMH方面,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改善睑板腺分泌功能评分程度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个月,治疗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后进一步改善(P<0。05),而对照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后改善不明显(P>0。05);除睑板腺分泌功能评分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评分两组间对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P<0。05)。结论 自拟清肝养血汤熏蒸联合揿针治疗肝肾阴虚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且疗效持久。

    自拟清肝养血汤熏蒸揿针肝肾阴虚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