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市政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石中柱

双月刊

1009-7767

szjszzs@vip.163.com

010-68457684 68451401

100045

北京市复兴门外南礼士路17号

市政技术/Journ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宣传交流工程设计、科技研究、施工技术、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主,同时兼顾技术管理方面内容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路桥梁桩基补桩后受力性能研究

    王强斌王苏唐亚东李逢林...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旧桥改造在桥梁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当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在平台上有较小移动时,将既有线路上的梁体移至新建线路上是我国既有铁路桥梁改扩建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方法之一.为满足支撑梁体的要求,工程中常采用桩基补桩和承台帮宽的措施.补桩引发新老桩基及土体间相互作用,需对补桩后桩基的受力性能进行研究.故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了补桩前后桩基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补桩后单桩极限承载力有所下降,约为补桩前的90%;增补2根桩后,桩基承载力约提高20%;在同等侧向荷载下,补桩后边桩和中桩的最大弯矩较补桩前分别减小了 13.23%和12.50%,补桩后边桩和中桩的最大侧向变形较补桩前分别下降了 6.30%和7.19%.

    铁路桥梁桩基补桩受力性能理论计算数值模拟

    跨铁路独塔斜拉桥索塔平转施工技术与监测研究

    郝磊磊刘书宏余雪平褚少康...
    161-166,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跨铁路独塔斜拉桥索塔高85 m,左右塔柱内倾81.22 °,采用翻模+平面转体法施工,逆时针转体93 °,转体质量约18 500t.因此,针对该桥塔因转体质量大、重心高所带来的水平转体施工安全问题,开展了独塔斜拉桥索塔平转施工技术分析、实桥跟踪测试,得到了称重、配重、姿态监测与调整等技术要点.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沿桥塔下横梁与0号梁段上对称平衡配重50 t,可降低桥塔重心;平转过程受不平衡力矩和偏心距的影响较为敏感,桥塔称重与配重误差需严格控制;索塔姿态调整前移出配重,并通过临时支墩锁定索塔姿态;转体前、后垂直度应尽量保持一致.

    独塔斜拉桥索塔平面转体法称重试验姿态监测

    水平-纵向双地震动作用下桥梁桩基地震响应研究

    胡月叶小雷张戍赵鸿达...
    16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了场地土-桩基-结构体系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然后,在松砂层采用SANISAND 液化土本构,密砂层采用Mohr-Coulomb本构的基础上,将数值分析结果与离心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分析模型的可靠性;最后,选取水平单向和水平-竖向双Kobe地震波对土体孔压、加速度、位移、桩身弯矩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双地震动作用对桩基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竖向地震动作用的存在会增大土体加速度响应,加剧孔压的振荡;2)与水平单向地震动相比,松砂层在水平-竖向双地震动作用下的土体位移差异更明显,这可能与竖向地震动作用下松砂层土颗粒之间的粘结性更易变弱有关;3)竖向地震动作用增大了桩身的弯矩响应,并于土层交界面处弯矩达到最大,易发生桩身的弯曲破坏.以上结论可为今后考虑竖向地震动作用下桥梁桩基易损部位加固施工提供参考.

    桥梁桩基水平竖向地震动数值模拟地震响应

    适用于结构大变形分析的应用单元法(AEM)基本原理与应用综述

    杜红凯梁昱坤周洋卢肇钧...
    175-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洪水、地震、爆炸等自然和人为灾害均会导致建筑结构损坏,甚至倒塌,为解决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等常用模拟仿真方法难以准确高效地模拟结构大变形及倒塌全过程的问题,采用应用单元法(Applied Element Method,AEM)构建模型,并与FEM、DEM进行了对比,分析了 3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AEM在洪水、地震、爆炸等灾害中的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EM能够高效且可靠地模拟结构从小变形到倒塌的全过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构大变形结构分析方法应用单元法倒塌模拟

    居住区供水系统压力调控与水龄优化模拟研究

    骆泽旭舒诗湖陈志辉方芳...
    183-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改善居住区供水品质、降低供水管网运行能耗,通过对上海某老旧小区的供水管网进行模拟,根据现状供水管网布置,针对水龄优化提出管径优化和管路优化2个方案,比较了水龄、水压、水质等水力情况.在管路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树状管网和环状管网对水质的影响.针对能耗较高的问题提出对居住区泵站进行优化运行,在现有基础上对比了降低水压恒压运行与分时段设置压力运行的水压稳定性与能耗高低,确定了最适合居住区泵站的运行方式.根据模拟结果,最终确定水龄优化采用变换管径的方式,这可以提升供水管网的水质和稳定性;泵站采用降压恒压运行的方式,在降低操作难度的同时,可以降低能耗,实现碳减排的目标.

    居住区供水系统水力模型水龄水压碳减排

    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边坡稳定性分析

    邱清文
    190-195,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卫生填埋仍是我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的主流技术.然而关于飞灰的土力学特性研究相对较少,不利于指导飞灰填埋作业.因此,对我国南方某填埋场飞灰的土力学特性进行了测试.首先采用岩土工程分析软件Geo-Studio中的Sigma/w模块分析了飞灰边坡逐层堆高后的应力场和变形场;然后将Sigma/w模块分析得到的应力场和变形场输入Slope/w模块,分析得到了飞灰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最后分析了飞灰边坡不同坡比和不同堆高条件下的稳定安全系数,并计算了对应的填埋场库容.研究结果显示:经有机螯合剂稳定化处理后的飞灰可归类为级配不良粉砂;飞灰边坡内部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垂直应力受水平应力的影响随飞灰边坡坡度的增加而增大;采用飞灰实际强度参数进行飞灰边坡堆高设计可显著增加库区的有效库容.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土力学特性有限元法边坡稳定性应力变形库容

    基于AHP-GIS的建筑垃圾逆向物流产业园选址研究

    黄莺张鑫房姿辰
    196-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类新旧建筑在建造和拆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从而给建筑垃圾的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为了有效管理建筑垃圾和实现建筑垃圾逆向物流的系统化、规模化、高效化,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建筑垃圾逆向物流SD模型,并对建筑垃圾逆向物流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结合产业园选址要求,从经济、环境、社会3个维度,选取10个影响因素,构建了建筑垃圾逆向物流产业园综合效益选址指标体系.通过AHP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ArcGIS软件对指标图层进行叠加,从而实现建筑垃圾逆向物流产业园的选址.以西安市为例,利用ArcGIS软件中欧氏距离分析、重分类分析和栅格计算器等功能模块分析了各指标的适宜性,得到了西安市建筑垃圾逆向物流产业园的最佳选址区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该选址方法可为国内其他城市的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建筑垃圾逆向物流产业园选址SD模型AHP-GIS

    基于"BIM+"的深基坑可视化监测管理研究与应用

    綦甲松姚爱军
    206-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大基坑施工风险因素多,结构设计复杂,同时现有监测预警滞后,因此存在信息联动性差和可视化程度低的问题.为此,提出以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为核心、自动化物联网采集技术为基础的,考虑多源化信息集成,构建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实时预警与风险评估一体化的Wed端基坑监测可视化管理系统,即:先以Revit建立结构体、Civil 3D建立复杂地质体的建模方法,形成基坑本体信息和监测数据的模型载体;通过二次开发完成格式轻量化并借助引擎实现三维模型跨平台重构;利用GIS三维空间信息数据与物联网技术优势,以计算机辅助手段完成与BIM的集成化,达到基坑综合评估风险目的.该监测可视化管理系统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超大深基坑的运用,保障了其开挖、支护过程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且表明了其可行性和优势,可为基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经验.

    BIM深基坑可视化监测GIS物联网风险预警

    机载点云数据精细化处理与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应用研究

    席嘉龙李洋胡鑫康颜金丰...
    212-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精细化机载点云数据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效益,提高基于机载点云数据绘制数字地形图的精度,选取了建模难度较大的带状地形作为测区,并获取了点云模型.使用LiDAR360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精细化预处理,提高了点云模型的地面拟合度.结合点云模型与三维实景模型绘制1:500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并根据GPS-RTK获取的100个校核点对地形图精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型质量和测绘专项需求精细化处理方法可提高点云模型的地面拟合度,且绘制的地形图满足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绘制要求.

    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地面拟合度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精度分析

    次生孔隙缺陷对混凝土拉压强度影响试验研究

    张茅张国辉文韬张晓禹...
    220-225,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内部次生孔隙缺陷对其拉压强度影响显著.运用多种尺寸的EPS颗粒模拟混凝土内部的次生孔隙率与孔径分布,对不同次生孔径及孔隙率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进行了研究,并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开展了次生孔隙率和孔径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关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均随着次生孔隙率的增大呈近似线性下降趋势.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次生孔径的增大而下降,而劈裂抗拉强度则随着次生孔径的增大呈先降后增趋势,且孔径为4 mm时降幅达到最大值.随着次生孔隙率的增大,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降幅均增大.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次生孔隙率,次生孔径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混凝土次生孔隙缺陷EPS颗粒孔隙率孔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拉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