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夏莉

双月刊

1009-8534

szjy2003@263.net

0557-3603519

234101

安徽省宿州市宿符路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本院。面向全国,以学术性、师范性、地域性为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思政视域下休闲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实施模式

    武晓玮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视域下休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即树立闲暇道德与休闲伦理,在休闲中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晰劳动和休闲的关系,在劳动和休闲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发展,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思政视域下实施休闲教育的模式有二:一是以休闲为内容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休闲,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在休闲中实现自我成长;二是以休闲为情境的教育,借助休闲时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强化意识形态、筑牢思想防线,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思政休闲教育立德树人以休闲为内容以休闲为情境

    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的理论蕴涵、价值逻辑和实践进路

    甘子成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基本表征、根本反映以及关键体现三个维度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的蕴涵,其本质是指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能够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而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获得精神需求满足,提升精神品质,抵御消极精神影响的过程、状态以及能力。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是大学生塑造现代化人格的标志,是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反映。从动态发展过程分析,坚持系统思维,促进大学生精神富有要"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协同发力,既要立足解决具体现实问题,又要着眼构建未来理想精神图景。

    大学生精神富有理论蕴涵价值逻辑实践进路

    AI技术赋能高校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路

    张宏志陈云玲王茹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优化内容、开拓阵地和拓展空间三个维度,探究了AI技术赋能高校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路。这就是,通过合理利用网络平台的推荐功能,运用AI推荐技术进行高校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不仅需要高等院校积极作为,还需要AI企业以及相关部门积极作为;高校运用AI技术开拓线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需要建立一个学习资源丰富、功能齐全的在线学习平台,通过个性化内容使大学生更加有效地接受线上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适当采用"游戏机制"演化社会热点和打造智慧思政教学课堂,搭建AI丰富生动的教育活动场景,不断拓展高校线上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

    高校线上思想政治教育AI技术有效进路

    资源投入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结果的影响——基于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中介效应分析

    吴江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投入—产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校内外资源投入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及培养结果评价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校内资源对教育硕士的培养结果评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校外资源的影响则不显著,同时校内外资源均显著促进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校内资源投入能够通过提升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能力,进而对其结果评价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建议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应当优化校内资源配置,重视校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全日制教育硕士资源投入投入—产出模型教学实践能力结果评价

    "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的角色定位及作用发挥

    曹中王朔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信息资源的重要提供者和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文化场域,是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重要文化空间。"三全育人"格局下,在明确角色定位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作用的发挥,需要顺应网络思政新时代,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和空间;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和途径;不断完善思政教育文献资源,为思政工作创造条件。

    "三全育人"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

    思政课与专业课双师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杨庆颖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理念。从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层面上,分析了双师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及其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通过转变思想观念、理顺课堂边界、建强师资队伍和培育互融互通机制等措施,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困境实现路径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实践路径

    周石其杜宇鑫周婧川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指导思想、价值引领和育人目的方面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且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后具有理念引领、课程建设、特色化发展以及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价值。红色文化可以从教育教学、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心理预防干预机制以及课外文化实践活动路径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红色文化心理育人效用。

    红色文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工程管理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研究

    钱兆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房屋建筑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思政的融入对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有着重要意义,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课程存在教学课时少、知识点实践性强、学生建筑知识基础弱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构建了课程思政融入的工程管理专业房屋建筑学教学体系,并从融入方式创新、融入内容创新、融入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创新方面阐释了教学体系,为房屋建筑学的课程思政融入提供参考。

    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工程管理教学改革

    价值·原则·场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程金松
    53-5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实践探索取得的重要创新理论,具有重要的资政育人功能。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有助于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强化思政课的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融入的过程中要以提升融入的力度、温度、深度、精度为靶向,把握"四个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构建思政课堂、专业课堂、智慧课堂、社会课堂"四位一体"的"大思政"实践场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高校思政课的同向聚合、相融并进,更有效地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

    中国式现代化高校思政课价值原则场域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高职学前教育大学语文课程为例

    孙影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发展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弘扬民族文化。然而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过于传统,缺乏对当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的关注,学生对实际应用和现代社会需求的关注度也不高。该研究立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普及推广的背景,旨在探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围绕体悟生命哲思、探微人性情感、坚定家国理想、叩启文化自觉和树立师德师风五个模块,强调实践式教学,从哲理思辨、人生态度、家国意识、文化认同和尊师重道五个教育理念出发,采用进阶式教学、发展式路径、立体式扩展、实践式交叉和育人式教学五种改革路径,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思政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创新理念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