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黄瑞

双月刊

1673-0399

xbyk@suda.edu.cn

0512-65225512

215006

苏州市十梓街1号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Suzhou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196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著名血栓与止血研究专家、苏州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长耿教授任主编。张学光副院长任编辑委员会主任。血液流变学专家王天佑教授任编辑主任,执行主编。学报曾多次获国家、省级奖项,在国内学术地位已得到肯定。1992年开始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源期刊之一。并被《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以及《中国医学文摘》各学科分册二十多种数据库及文摘刊物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3-NT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殷晓菁胡玲玲彭誉周华...
    837-840,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3-硝基酪氨酸(3-NT)浓度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测入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将其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C,37例)、血管性痴呆组(VD组,41例)、AD组(48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IA)测定3组患者的血浆3-NT浓度,并对AD组患者的血浆3-NT浓度与MMSE得分及各个认知领域分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C组、VD组、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分别为(55.09±9.63) nmol/1、(70.42±11.45) nmol/1、(119.46±21.82) nmol/1,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明显高于NC组、VD组(均P<0.05);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与MMSE得分成明显负相关(r=-0.638,P<0.05);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与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能力均成明显负相关(均P<0.05).结论 血浆3-NT浓度测定有可能作为判断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生化指标,亦可作为AD与VD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3-硝基酪氨酸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患者外周血中CD4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穆传勇陈成庞雪芹瞿秋霞...
    841-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患者外周血中CD4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经胸外科手术切除的60例NSCLC组织、15例癌旁肺组织和患者外周血中CD40的表达情况.结果 (1)NSCLC组织中CD40阳性表达率较癌旁肺组织明显增加(P<0.05);(2)有淋巴结转移组的CI4O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Ⅲ~Ⅳ期NSCLC组织CD4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3) NSCLC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 (sCD4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4) NSCLC患者外周血清sCD40含量和NSCLC组织中CD40分子表达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NSCLC患者体内CD40含量增加可增强肺癌的侵袭和免疫逃逸能力;患者外周血清sCD40含量升高可能和肺癌细胞表面CD40分子释放有关.

    非小细胞肺癌共刺激分子CD40可溶性CD40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IL-18BPa和IL-18BPc的差异表达

    陈家洁吴建成陈祖涛查翔远...
    845-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及癌周组织IL-18 BPa/IL-18 BPc的表达,初步探讨IL-18BPa/ IL-18BPc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分布及异同点.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分别检测肝癌患者癌组织、癌周组织各34例(均为男性)、肝囊肿患者的正常肝脏组织5例中IL-18BPa/IL-18BPc的表达.结果 IL-18BPa亚型在肝癌的癌周组织、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11%和34.7%,而正常肝组织几乎不表达.癌周组织与其他两组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IL-18BPc亚型在肝癌的癌周组织、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24%和85.29%,同样在正常肝组织几乎不表达.肝癌组织与其他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IL-18BPa亚型在肝癌的癌周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促进肿瘤局部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而肝癌组织中IL-18BPc亚型高表达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不同亚型的IL-18BP的功能不完全一致.

    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亚型原发性肝癌

    胰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干文娟刘峰冯一中
    849-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MP9在11例正常胰腺组织和88例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胰腺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MMP9的表达和胰腺癌的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成正相关(均P<0.01),与生存时间成负相关(P<0.01),而与肿瘤部位和病理分级均无关(均P>0.05).经COX回归分析显示MMP9表达与胰腺癌预后成负相关(P<0.01).结论 MMP9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对胰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胰腺癌MMP9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

    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

    赵小瑜何罕亮祁强林伟...
    853-857,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相关凋亡基因Bcl-2、Bax和P53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以愈合的机制.方法 雌性SD清洁级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照射组(n=24)为急性深Ⅱ度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烫伤组(n=24)为深Ⅱ度热力烫伤动物模型,对照组(n=6)为正常大鼠.取不同时期创面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不同时相点各组大鼠创面局部相关凋亡基因Bcl-2、Bax和P53的变化.结果 (1)TUNEL结果显示,照射组大鼠创面出现后0、1、2、3周的积分吸光度(IA)值明显高于烫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照射组创面出现后0、1、2、3周Bax、P53的IA值明显高于烫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烫伤组Bcl-2的IA值明显高于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细胞凋亡出现较早、频度较高、消失推迟,可能是导致创面难以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β射线放射性皮肤损伤细胞凋亡凋亡基因创面愈合

    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钱惠英浦剑虹
    858-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将108例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准确分级并记录,同时选取同期83例有基础心脏病但无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予24h动态血压监测(24 hABPM),比较各组的动态血压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比例明显升高,且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昼夜节律消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均P <0.05).结论 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发生率增高,并与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相关.

    老年心功能不全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昼夜节律变异特点预后

    超声对局灶性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朱利霞董凤林刘哲婴查月琴...
    862-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对局灶性桥本甲状腺炎(FH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FHT患者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情况.结果 15例FHT患者的二维超声均表现为甲状腺内单发病灶,灶外腺体回声尚均匀.其中11个(73.3%)病灶边界清晰,12个(80%)形态规则,12个(80%)呈低回声,8个(53.3%)回声不均,似“地图样”,无明显占位效应,2个(13.3%)内见斑状强回声钙化;CDFI表现:4个(26.7%)血流信号极为丰富,呈局灶性“火海征”,10个(66.7%)血流信号稍丰富,1个(6.7%)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 FHT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特点,超声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局灶性桥本甲状腺炎超声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随访分析

    王根林杨惠林孟斌郑召民...
    86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2年10月行KP治疗且资料较完整的1 45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改善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三方面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51个月(1~92个月),VAS评分术前为8.7±1.0,末次随访为2.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改善率为71.3%;骨水泥渗漏率2.4%;随访4年以上生存率75.3%.结论 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发症低,安全有效.

    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骨折温度梯度灌注法骨水泥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机体全身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危少华李保磊李伟谷春伟...
    868-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机体全身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和5d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10 ml,测定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T细胞亚群(CD4+、CD8+、CD4+ \CD8+)、NK细胞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1d腹腔镜组和开腹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两组IL-6、TNF、CRP较术前增高(均P <0.05),且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均P<0.05);术后5 d IL-6、TNF两组间比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CRP下降缓慢,两组间比较仍有差异(均P<0.05);术后1d两组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较术前均降低(均P <0.05),而腹腔镜组下降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3d腹腔镜组患者上述指标已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而开腹组术后3d内持续处于低水平,术后5d还未完全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机体全身炎性反应轻、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等优势.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全身炎性反应免疫功能

    原发性肺动脉内膜肉瘤1例报告并国内20例回顾性分析

    郭凌川陈延斌
    872-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动脉内膜肉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1例原发性肺动脉内膜肉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公开报道的20例及国外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肺动脉内膜肉瘤临床多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闷、咳嗽、胸痛、晕厥、痰血、发热及乏力等症状,影像特征是肺动脉不均匀性扩张和管腔内软组织充盈缺损.组织病理学多表现为未分化或低分化的恶性间叶细胞肿瘤,具有成纤维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特征,免疫组化见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动蛋白(SMA)阳性而结蛋白(desmin)阴性.结论 原发性肺动脉内膜肉瘤缺乏特异性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预后差.

    肺动脉内膜肉瘤肺血栓栓塞症组织病理学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