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殖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郎景和

月刊

1004-3845

SZYX@chinajournal.net.cn,SZYXZZ@periodicals.net.cn

010-69155669 69155670

100730

北京市帅府园1号

生殖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应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委托,由北京协和医院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 并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以从事生殖医学领域科技人员及医务工作者。本刊宗旨,主要为男、女性生殖医学临床、生殖生理、生育调节及生殖 疾病的防治开辟学术论坛,介绍研究成果,推广新技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 流和生殖医学领域的学科发展。本刊设有论著、评论、综述、临床经验、技术 交流、研究简讯、讲座、会议消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孕症患者IVF-ET助孕后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分析

    姜璎钊邹雅琴屈艳阳陈洁...
    1346-1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孕症患者IVF-ET助孕后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首次接受IVF-ET助孕并临床妊娠的357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出现自然流产情况分为未流产组(n=312)和流产组(n=45),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男方精液参数、疾病史/既往史、IVF-ET相关资料等临床资料,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结果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35岁、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男方精子活力为D级、男方精子浓度≤15×106/ml、男方精子DNA碎片指数>20%、人工流产史>3次、自然流产史>3次、宫腔操作史>2次、有子宫肌瘤患病史、移植胚胎质量为C级是不孕症患者IVF-ET后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的年龄大、BMI高、人工/自然流产次数多、宫腔操作次数多、有子宫肌瘤患病史和移植胚胎质量差可增加IVF-ET助孕后自然流产的风险,且男方精子活力差、浓度低和男方精子DNA碎片指数大也会加大IVF-ET后自然流产的风险。

    不孕症IVF-ET自然流产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血清TPO-Ab、IGF-1及肥胖抑制素与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刘晓静张世芳马海燕
    1351-1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肥胖抑制素与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4月来我院分娩的213例SCH患者作为研究组(SCH组),另收集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02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TPO-Ab、IGF-1及肥胖抑制素水平。根据妊娠结局进一步将SCH患者分为正常妊娠组与不良妊娠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C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TPO-Ab、IGF-1及肥胖抑制素与SC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并绘制血清TPO-Ab、IGF-1及肥胖抑制素预测SC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1)SCH组的血清 TPO-Ab 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5。21%vs。6。86%),而血清 IGF-1[(30。11±4。76)μg/L vs。(32。86±5。12)μg/L]、肥胖抑制素[(19。30±4。15)ng/L vs。(22。37±4。29)ng/L]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SCH患者中不良妊娠组TPO-Ab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72。55%vs。23。46%),血清 IGF-1[(25。83±3。51)μg/L vs。(31。47±4。29)μg/L]及肥胖抑制素[(15。23±2。75)ng/L vs。(20。58±3。67)ng/L]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 均<0。05)。(2)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O-Ab 是SC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IGF-1、肥胖抑制素是SC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P<0。001)。(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PO-Ab与SC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r=0。439,P<0。001),IGF-1、肥胖抑制素与SC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均呈负相关(分别是r=-0。507,P<0。001;r=-0。551,P<0。001)。(4)血清TPO-Ab、IGF-1及肥胖抑制素单独预测SC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0。845和0。877;TPO-Ab联合IGF-1、TPO-Ab联合肥胖抑制素、IGF-1联合肥胖抑制素预测SC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AUC分别为0。897、0。925和0。945,血清TPO-Ab、IGF-1及肥胖抑制素三者联合预测SC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AUC为0。963。血清TPO-Ab、IGF-1及肥胖抑制素三者联合预测SC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AUC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及两两联合诊断(P均<0。05)。结论 临床上建议监测SCH患者血清TPO-Ab、IGF-1及肥胖抑制素水平,针对监测结果及时给予SCH患者针对性干预,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肥胖抑制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不良妊娠结局

    miR-30b靶向CXCR4对子宫腺肌症模型小鼠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许丹丹郑艳莉郭娟
    1357-1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miR-30b对子宫腺肌症(AM)模型小鼠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s)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可能的潜在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24只ICR雌性小鼠,制备AM动物模型,另选取4只ICR小鼠作为正常对照;HE染色观察造模小鼠子宫病理学变化;反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AM模型小鼠及正常小鼠子宫组织中miR-30b表达情况。分离并培养AM模型小鼠ESCs,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miR-30b过表达组(miR-30b组)和miR-30b过表达阴性对照组(miR-NC组);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30b表达;MTT法、Transwells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凋亡能力;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miR-30b和CXCR4的靶向关系。结果 24只小鼠中AM造模成功22只(91。67%)。与正常小鼠相比,AM模型小鼠子宫扭曲变形且明显粗壮,表面可见明显突出的腺肌病结节,子宫肌层发育紊乱,内膜间质受到浸润,内膜间质细胞侵入肌肉内层。miR-30b在AM模型小鼠子宫组织中显著低表达(P<0。05),而过表达miR-30b可以降低模型小鼠ESCs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加速细胞凋亡(P<0。05),且过表达miR-30b可显著降低ESCs中VEGF、CXCR4蛋白表达水平(P<0。05)。miR-30b直接靶向CXCR4。结论 miR-30b可能通过直接靶向调控CXCR4表达,进而促进ESCs的增殖和侵袭,抑制细胞凋亡,参与AM发病。

    子宫腺肌症miR-30b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增殖侵袭凋亡

    地屈孕酮用于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的病例报告

    陈喜云刘丽文冯波刘敏...
    1364-1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常见于生育年龄妇女的妇科疾病,目前病因不明,可侵犯各个部位。异位内膜侵犯输尿管导致输尿管梗阻、严重肾积水比较罕见,微创手术是解除输尿管梗阻、清除异位病灶的首选治疗方案。内异症术后长期管理尤为重要。本文报道1例深部内异症侵犯输尿管导致严重肾积水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口服地屈孕酮长期管理2年随访过程,口服地屈孕酮能够有效治疗内异症的相关症状,有效抑制病情发展并能缓解痛经及减轻精神心理负担。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地屈孕酮长期管理

    合并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李快乐刘芸
    1368-1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并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是各类侵入性手术操作的相对禁忌证。本文报道两例需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血友病患者,1例经积极干预顺利度过取卵手术期,1例经综合评估后转诊外院助孕治疗。对于这类患者建议行遗传咨询评估子代遗传风险,并选择合适的助孕方式;且因为此类患者是出血高风险人群,应避免盲目进行取卵术等手术操作,术前应全面评估出血风险,做足针对性止血治疗的应急措施后再行取卵术,以有效避免盆腔内大出血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血管性血友病血友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取卵术盆腔出血

    宫腔粘连和非粘连育龄女性阴道菌群检测结果比较和宫腔粘连危险因素研究

    仲苏静戴绿叶张珍乔山峰...
    1372-1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宫腔粘连育龄女性阴道菌群检测结果及导致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行宫腔镜手术的育龄女性819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对其进行阴道菌群检测和病史采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宫腔镜手术中是否存在宫腔粘连将研究对象分为粘连组和非粘连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阴道菌群检测情况,多因素Logistic分析宫腔粘连检出的危险因素。结果 819例育龄女性中共检出宫腔粘连101例,宫腔粘连的检出率为12。33%。粘连组和非粘连组间的年龄、产次、孕次、剖宫产史、宫腔镜手术原因和人流或宫腔镜手术史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既往罹患细菌性阴道病或需氧菌性阴道炎、阴道pH值>4。5、菌群的多样性Ⅰ或Ⅳ级、过氧化氢(H2O2)异常和唾液酸苷酶(SNA)阳性是宫腔粘连检出的危险因素(OR均>1,P<0。05)。结论 阴道菌群结构异常与育龄女性宫腔粘连的发生关系密切,既往罹患细菌性阴道病或需氧菌性阴道炎、阴道pH值>4。5、菌群的多样性Ⅰ级或Ⅳ级、H2O2异常和SNA阳性的育龄女性更容易发生宫腔粘连,结果为宫腔粘连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阴道菌群结构育龄女性宫腔镜手术宫腔粘连危险因素

    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联合静脉导管血流参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

    李博张欢欢曲东辉王锟...
    1376-1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颈项透明层(NT)厚度联合静脉导管(DV)血流参数对孕早期(11~13+6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产科孕早期孕妇508例,收集孕妇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产史及胎儿NT厚度和DV血流参数等临床和超声资料。根据孕18~22周时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CHD发生的危险因素,产生联合诊断预测概率新变量(NT+DV血流参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胎儿CHD的预测价值。结果 CHD组17例,非CHD组49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CHD组孕早期胎儿NT厚度、心室收缩期峰值流速(VPSV)、心室舒张期峰值流速(VPDV)和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PSV)均显著大于非CHD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以上4者为胎儿CH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预测胎儿CHD的NT厚度、VPSV、VPDV和APSV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45 mm、64。0 cm/s、55。8 cm/s和38。8 cm/s,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43[95%CI(0。621,0。866)]、0。663[95%CI(0。513,0。813)]、0。699[95%CI(0。602,0。796)]和0。694[95%CI(0。545,0。843)];而四者联合预测胎儿CHD发生的AUC为0。917[95%CI(0。840,0。99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和81。6%,预测效能大于任一单独指标(P<0。05)。结论 孕早期CHD胎儿NT厚度和DV血流参数(VPSV、VPDV、APSV)较正常胎儿均增大,NT厚度和DV血流参数对预测CHD发生具有一定的价值,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效能。

    颈项透明层厚度先天性心脏病超声检查静脉导管

    妇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依霖刘迎李颖李雷...
    1380-1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描述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现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北京协和医院行妇科良性疾病手术的患者435例进行调查,包括开腹手术62例(14。3%)、腹腔镜手术320例(73。6%)、阴式手术53例(12。2%)。采用病例报告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并于术后2 h、6 h、12 h、24 h评估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435例患者中,239例(54。9%)发生术后恶心呕吐,其中89例(37。2%)患者仅为恶心、150例(62。8%)患者发生了干呕或呕吐。术后2 h、6 h、12 h、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05例(24。1%)、144例(33。1%)、145例(33。3%)、115例(26。4%)。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晕动史[OR=1。565,95%CI(1。044,2。348)]、手术类型(开腹手术)[OR=2。386,95%CI(1。252,4。547)]、手术时间(≥120 min)[OR=3。226,95%CI(1。669,6。235)]和吸入用药(笑气+七氟醚)[OR=2。196,95%CI(1。174,4。108)]是术后恶心呕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有晕动史、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20 min、吸入用药同时使用笑气和七氟醚的患者。

    妇科良性疾病术后恶心呕吐影响因素麻醉症状管理

    永磁旋振治疗仪用于促排卵治疗患者对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窦培宁陈晓燕吴思丽龚海燕...
    1386-1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永磁旋振治疗仪用于促排卵治疗患者对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因排卵障碍性不孕行促排卵治疗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磁疗组(56例)和对照组(58例)。磁疗组接受促排卵联合永磁旋振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仅接受传统促排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不孕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磁疗组共进行促排卵治疗93个周期,对照组共进行促排卵治疗105个周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磁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增幅显著大于对照组[(3。49±2。01)mm vs。(2。77±1。47)mm,P<0。05]。对照组中仅30个周期进行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磁疗组治疗后收缩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在同组中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常规促排卵治疗中,可尝试联合使用永磁旋振治疗仪辅助治疗,能一定程度改善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永磁旋振治疗仪排卵障碍性不孕促排卵临床研究

    女性生殖器结核对生育的影响及对策

    唐春艳孙爱军米鑫邓姗...
    1390-1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生殖器结核(FGTB)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可导致不孕、不良妊娠结局、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以及影响辅助生殖的成功率。漏诊的FGTB不仅容易导致助孕失败,还会导致严重的母婴并发症。然而,FGTB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达60%,因此,对FGTB高危人群的及时筛查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诊断FGTB的措施包括微生物学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环介导等温扩增、Xpert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RIF)耐药性检测和线性探针检测等分子检测。对FGTB的有效筛查和及时抗结核治疗,有利于改善生育结局、减少结核的垂直传播。本文将从FGTB对生育和辅助生育的影响、FGTB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为FGTB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生殖器结核辅助生育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