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客绍英

双月刊

1009-9115

ts_xuebao@263.net.cn

0315-3863109

063000

唐山市建设北路156号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运先驱邓培的历史主动精神探赜

    李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邓培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为中国工人运动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他的思想和行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他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彰显尊重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他对无产阶级地位具有清晰认知和科学判断,彰显尊重人民的主体精神;他勇挑革命重担,对党和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有着清醒的认知,彰显清醒自觉的主动精神;他投身革命工作有着务实巧妙的工作方法,彰显未雨绸缪的预见精神;他大义凛然、不惧牺牲,彰显勇毅前行的担当精神.

    邓培工人运动先驱历史主动精神

    五四时期李大钊的公共交往

    张静陈珺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时期,李大钊以学校、社团、报刊媒体等公共空间为平台,开展公共交往活动.他积极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通过自身言行,拓展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空间,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凭借公共交往活动,李大钊引导大批有志青年人走上革命道路,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李大钊公共交往公共空间马克思主义五四时期

    五四前后李大钊新闻思想的转折及启示

    代龙茵孙丽娜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大钊是五四时期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人物.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当时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引领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实践,还影响了大批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进程.五四运动之后,李大钊新闻思想的转变也为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内涵.

    李大钊新闻思想马克思主义五四时期

    唐山大地震口述史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徐露王碧瑜晁子茜赵天雨...
    19-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回顾唐山大地震口述的发展历史,围绕平台、视角、成果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实现了连接历史和时代、传递变迁和希望的作用.从地震的亲身经历出发,关注唐山大地震的集体记忆,关注地震46年来普通人的情感变化,不仅丰富了唐山大地震的研究素材,而且传播了唐山地震文化,发扬了唐山抗震精神.

    唐山大地震口述历史研究现状口述研究

    《玉田县志》方言词本字考

    苏琦
    23-2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字形、词义的相关性、语音演变规律及玉田方言的特点,以《说文解字》《方言》《广韵》《玉篇》《燕说》等著作为参考,对河北省玉田县光绪十年序刊的《玉田县志》中10个方言词进行本字考索,以期增进理解,知其原始,并为《汉语方言大词典》补充语料.

    玉田方言方志冀鲁官话训诂学本字考

    文本分类理论指导下李大钊纪念馆与故居公示语英译研究

    李景峰陈翼龙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文本分类理论为指导,分析李大钊纪念馆与故居公示语英译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公示语翻译策略:对于信息型和感染型功能同样突出的文本,一般优先传递信息;对于信息型和表情型功能同样突出的文本,应以信息优先,一定程度上也能兼顾表情功能;对于表情型和感染型功能同样突出的文本,一般优先实现感染功能.

    功能翻译理论公示语英译李大钊纪念馆李大钊故居

    文学外译活动中的主客观制约因素研究——以英译《红楼梦》杨、霍译本为例

    吴金来黄月华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闵福德的《红楼梦》英译本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外译研究的热点.但大部分研究仅关注两译本各层面细节化的对比分析,而缺乏系统性的文本差异探源.从出版和编审与译者翻译理念和对待原著态度的角度出发,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文学外译应以我为主,发挥中国译者、专家的文化语境优势,严格审校.同时吸收借鉴外国知名出版机构和专业译者的出版、翻译经验,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推动中国文学高质、高效传播.

    《红楼梦》杨宪益霍克斯中国文学外译

    使役结构研究前沿探析

    朱秀丽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知网2017-2022年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学界近5年的使役结构研究成果,探寻使役结构的研究趋势.研究发现,使役结构研究呈现多视角的特点,未来研究可转向其他语言的使役结构或向跨语言研究方面倾斜.

    使役结构多视角研究前沿

    京津冀地区方言应答语"还是的"研究

    王佳宁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事件信息类型理论,对京津冀地区口语中使用的应答语"还是的"展开研究.一方面,根据语境以及听说双方掌握信息的差异,阐明"还是的"具有"迂回争辩""婉曲讽刺""低位确认"三个方面的话语功能;另一方面,从韵律和话轮构建两个方面说明"还是的"的使用特征,旨在丰富方言中"还是的"的研究.

    "还是的"方言事件信息类型理论话语功能

    庚子国变题材视野下的近代戏剧创作

    赵霞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庚子国变后,相关戏剧作品亦蜂拥而出.创作者身份的特殊,戏剧改良的推动与庚子国变的助力,造就了这一批作品的独特风貌.作品的形貌、作者的情怀、表达的直白,无不昭示着庚子国变题材视野下的戏剧作品的特殊,透过表象亦可探究作品风貌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及创作者的独特心态.

    庚子国变戏剧创作作品形貌创作心态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