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陶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陶瓷研究
陶瓷研究

季刊

1000-9892

0798-8303212

333001

江西省景德镇市新厂西路476号

陶瓷研究/
查看更多>>《陶瓷研究》杂志是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科技情报站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陶瓷专业综合性刊物,发行面广,是了解国内外 陶瓷科技成果,生产动态,经营管理、市场行情及传递各企业产、供、销信息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形图形在陶瓷花纸中的形态设计

    徐艳丽刘琦君陆嘉雯童翔云...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以分形理论与分形图形的特点为基础,阐述了分形图形在陶瓷花纸中的应用优势,并根据分形图形不同生成阶段的生成特点,研究其在陶瓷花纸设计中的形态设计方法,以期对计算机分形图形在陶瓷花纸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分形图形陶瓷花纸形态设计

    方解石载铜抗菌剂的制备及其在陶瓷中的应用研究

    刘品乐余婷任立琴朱文均...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方解石和无水硫酸铜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制备了方解石载铜抗菌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方解石晶体结构基本保持一致,部分铜元素负载至方解石中,并以二价离子态形式存在.采用振荡法对方解石载铜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方解石载铜抗菌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菌株的抗菌率均大于99.9%,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 0.8 g/L.样品表现出优异抗菌性能的原因是由于负载铜后样品表面带正电,通过静电作用与表面带负电的细菌进行反应,从而达到杀抑细菌效果.方解石载铜抗菌剂经 1100℃高温煅烧后,仍具有强抑菌效果,将其添加至陶瓷釉料中制备出的抗菌陶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菌株的抗菌率均大于 95%.本文为抗菌陶瓷的产业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方解石液相法抗菌性能最小杀菌浓度抗菌陶瓷

    氧化气氛烧成的铁红釉研制

    项嘉玮付长翼邵剑平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长石、石英、高岭土、滑石、石灰石、骨灰组成的长石釉为基础釉,用三氧化二铁作为着色剂,研制了在1270℃氧化气氛烧制的铁红油滴釉.通过单因素实验法探究了釉料配方组成对铁红油滴釉釉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原料组成对铁红油滴釉的呈色至关重要,其中,滑石含量为1.5%、骨灰含量为9%、石灰石含量为6.5%、三氧化二铁含量为 10%时,制备的铁红油滴釉色温在 2000 K左右,且具有较高的饱和度和较低的色调角,釉色趋于暖色.

    氧化气氛铁红油滴釉料配方色度

    磷酸盐对堇青石质耐热陶瓷性能的影响研究

    徐志芳饶宗旺朱俊余婷...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堇青石、贵州高岭土、苏州高岭土、漳州高岭土、黑泥、烧滑石、氧化锆、磷酸钙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固相反应制备了堇青石质耐热陶瓷,运用XRD、热膨胀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样品性能进行表征,分析与对比磷酸盐对堇青石质耐热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CO3 为 1.5 mol%时,合成的磷酸锆钙纯度最高,以此为基础加入 5 wt%的CaZr4(PO4)6,合成的堇青石质耐热陶瓷热膨胀系数为 2.61×10-6/℃、抗折强度为65 MPa;而磷酸钙含量为 2.5 wt%时,堇青石质耐热陶瓷的热膨胀系数为 2.58×10-6/℃、抗折强度为 79 MPa.

    磷酸钙堇青石耐热陶瓷

    高塑性泥料的制备及其干燥控制研究

    胡志文冯丽媛董伟霞包启富...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塑性泥料因其良好的可塑性,可用于生产大尺寸日用瓷制品.然而,大尺寸高塑性泥料在干燥过程中由于不均匀的干燥速率形成收缩各向异性,易导致内部应力积累与裂纹形成.本文利用兼具保水性、分散性、润滑性的复合粘结剂制备了高塑性泥料,并结合干燥控制工艺系统地研究了泥料尺寸和环境温度对干燥效果的影响,建立了泥料尺寸-干燥温度-失水率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添加复合结剂的泥料具有高塑性,具有生产大尺寸陶瓷制品的能力,且在 110℃环境温度下干燥内可获得无开裂、稳定的大尺寸泥料.

    日用瓷高塑性大尺寸干燥控制

    高铝质强化瓷亚光釉的制备技术研究

    熊露陈家祥姚栋钟嫣婷...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探索性实验与测试验证,确定了一组理想的高铝质强化瓷亚光釉配方参数,其中石英、龙泉土、烧滑石和α-Al2O3 的添加量分别为 26 wt%、11 wt%、14 wt%和 7 wt%.采用正交试验法,结合色度差、显微硬度测试和超景深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系统评估了釉面色度、硬度、光泽度及微观形貌.在 1310℃高温还原烧制条件下,所得样品展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显微硬度达到 4893.3 HV,色度接近自然白光,坯釉结合性良好,光泽度为 26.85 GU,充分显示了良好的亚光效果.本研究为高铝质瓷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展示了其在现代陶瓷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潜力.

    高铝质强化瓷亚光釉光泽度显微硬度色度分析

    在釉色幻化历程中,解析技术、艺术、文化的融合发展——评《景德镇颜色釉瓷发展史》

    曾宝宝刘雨婷
    100-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德镇颜色釉瓷发展史》由三位青年学者合著,出版于 2023 年 11 月,是近年来研究景德镇颜色釉瓷的又一力作.本文就该书的成书背景、正文的内容体例进行介绍,认为该书细述了景德镇颜色釉瓷的发展历程,在颜色釉瓷技术、艺术、文化等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希望通过对该书的推介,提升学界对景德镇颜色釉瓷研究的关注度,从而推动景德镇颜色釉瓷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扩展.

    《景德镇颜色釉瓷发展史》颜色釉瓷技术演变文化传承

    串珠为链,集腋成裘——评《景德镇颜色釉瓷发展史》

    王莹莹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德镇陶瓷大学陈宁、钟粲宇、龙洲撰写的《景德镇颜色釉瓷发展史》以景德镇官窑的发展为主线,历数历代享有盛誉的颜色釉瓷,并配以六百多幅精美的插图,视觉印象强烈.该书在叙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时有创见.书中还不惜篇幅,详细介绍了一批有突出成就的艺人和督陶官,并适时引述古人赞美景德镇颜色釉瓷的诗文,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好书.

    《景德镇颜色釉瓷发展史》颜色釉官窑工匠精神

    博物馆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思考

    贝琳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国内文博行业整体发展形势较为良好,在这种背景下陶瓷类文创产品逐渐发展为文化消费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但为博物馆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为充分发挥陶瓷文创产品的价值和作用,文章先是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做出了简要介绍,同时分析了博物馆开发陶瓷文创产品的重要意义及开发原则,最后分别从提取细节元素、品牌塑造以及挖掘文化底蕴等多个方面针对博物馆陶瓷文创产品的开发路径展开了深入探讨,以此助推博物馆陶瓷类文创产品不断向好发展.

    博物馆健康发展陶瓷文创产品设计开发

    论景德镇陶瓷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途径与优势

    张佳吴寒石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中陶瓷文化更是被置若珍宝.在新时代,陶瓷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极具研究价值.当前陶瓷文化主要通过高校教育、艺术展览、现代科技体验、旅游协同等方式进行传播.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优势在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大的产业支撑.

    陶瓷文化文化传播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