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产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杨福合

季刊

1001-4721

tcyjbjb@126.com

0431-81919588

130112

吉林市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特产研究/Journal 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和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央级农牧特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野生经济动植物的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饲养繁殖、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贮藏保鲜等最新科研成果。介绍农牧特产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等。辟有研究报告、文献综述、译文、经验交流等栏目。本刊实用性强、报道及时、内容丰富,适合各级从事特产科技工作的院校师生、科研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专业户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鲁西斗鸡三重基序蛋白62基因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刘昀张颖王艳赵雅妮...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隆鲁西斗鸡三重基序蛋白62(Chicken triple motif protein 62,TRIM62)基因并对其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其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表达情况。以鲁西斗鸡肺脏cDNA为模板,克隆TRIM62基因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的亲/疏水性、跨膜螺旋结构、修饰结构、结构域、高级结构和互作蛋白网络等进行预测分析。采用qRT-PCR技术检测TRIM62基因在鲁西斗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鲁西斗鸡TRIM62基因CDS区为1428bp,编码475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2410H3773N675O712S22,分子量为54。30kD,等电点(PI)为6。40,无信号肽,不存在跨膜区;存在2个明显的亲水区,其编码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TRIM62蛋白由α-螺旋(39。16%)、β-转角(4。21%)、无规则卷曲(37。68%)和延伸链(18。95%)组成。qRT-PCR结果显示,TRIM62mRNA在鲁西斗鸡肺脏中表达量最高,在胰腺、腺胃中的表达量次之,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低。本研究成功克隆了鲁西斗鸡TRIM62基因,并初步研究了其组织表达规律,结果为TRIM62基因编码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为鲁西斗鸡品种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鲁西斗鸡TRIM62基因生物信息学组织表达

    食用纳豆对抗生素性腹泻小鼠肠道稳态的影响

    黄伟张雪聪何宇光苗欣宇...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纳豆饲料对抗生素性腹泻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和肠道稳态失调的保护作用,向C57BL/6小鼠连续饲喂2。5%添加量的纳豆饲料19周后,通过连续灌胃复合抗生素7 d[110 mg/mL,0。4 mL/(d·只)]建立抗生素性腹泻模型(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随后停用抗生素,恢复自由饮食7 d。测定造模后和恢复后小鼠生理指标,肠道损伤情况和肠道菌群结构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食用纳豆能够缓解AAD小鼠的体重降低,结肠缩短和结肠病理损伤,还可以通过改善血清炎症因子、血清内毒素和结肠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异常,升高结肠SOD含量,降低结肠MDA含量,减轻AAD小鼠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此外,食用纳豆增加了 AAD小鼠结肠短链脂肪酸水平,增加了 Bacillus、Enterococcus、Allobaculum等有益菌丰度。这些菌群结构的变化与纳豆改善的AAD小鼠病理指标显著相关,且显著加速了 AAD小鼠的指标恢复。本研究结果表明,食用纳豆能够对AAD小鼠的氧化应激、炎症水平、肠道菌群结构和肠道稳态产生有益作用,从而保护小鼠抵御抗生素造成的肠道损伤。

    纳豆氧化应激炎症因子抗生素性腹泻肠道稳态

    响应面优化黄金菇红薯薯片的工艺研究

    张卓刘旸旸吴杰郭连莹...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黄金菇和红薯为主要原料,采用烤箱烘焙的方法,制作一款新型营养型薯片,并对配方进行优化。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分别以低筋面粉和红薯的比例、黄金菇添加量、食盐添加量为试验自变量,采用感官评价的方法得到三者的最佳添加量,再利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黄金菇红薯薯片的制作工艺,得出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低筋面粉和红薯的比例为4:6,以低筋面粉和红薯的总量计,黄金菇添加量为13%,食盐添加量为0。8%为最佳配方。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薯片色泽金黄,外观平整,松脆适中,有红薯和黄金菇香味。

    黄金菇红薯烘焙薯片响应面

    间作对三七生长及根际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汪佳维王华磊林洁杨玉婷...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三七的生态种植技术,研究三七/芋头间作模式对一年生三七生长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三七/芋头间作、三七单作两种种植模式。测定两种种植模式下三七的农艺性状、发病率、存苗率、叶片酶活性、叶片色素含量及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三七/芋头间作较单作可有效促进三七生长,三七/芋头间作叶面积与壮苗指数分别显著提高19。67%和28。13%,存苗率提高10。33%,三七单作的发病率是三七芋头/间作的3。09倍;8~9月这段时间内,三七间作/芋头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别是单作1。78倍和1。83倍,但三七单作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间作,叶片受害程度相对较大。间作模式下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相比于单作分别提高105%、176。3%和182。9%。此外,间作模式下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和全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作土壤,分别提高了 10。8%、15。77%和2。32%,但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19。82%。总之,三七/芋头间作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并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综合三七的生长状况可选择三七生态种植模式构建和应用。

    三七间作叶片酶活性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

    肥水处理对一年生何首乌块根产量的影响

    胡继田李金玲王华磊罗春丽...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一年生何首乌生长的水肥田间管理方法,以大棚盆栽何首乌为试材,用氮、磷、钾、水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9(34)方法,测定一年生何首乌产量及最大块根重量。结果表明,氮、磷、钾、水4个因素对何首乌块根产量的影响,其主次顺序依次为土壤持水量、磷肥、氮肥和钾肥;水和磷两个因素对何首乌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氮与钾两个因素未达到显著水平;产量随土壤持水量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产量出现在水因素为W2时,为297。86g/株;各处理何首乌最大块根重量在24。57~80。95 g的范围内变化;何首乌最大块根重量与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一年生何首乌产量适宜土壤水分含量为65%田间持水量,磷肥单株每盆需要 P2O5 2。16 g。

    何首乌肥水块根产量

    《特产研究》著作权使用声明

    35页

    加味寿胎贴脐片释药动力学与药效学研究

    张琪刘婧杨雪李伟男...
    36-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透皮试验考察加味寿胎贴脐片的透皮效果,以大鼠先兆性流产模型的流产率、脏器指数、胚胎个数和血清激素水平为评价指标,进一步确定其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先兆性流产提供疗效显著且使用方便的新制剂。试验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试验,考察贴脐片中金丝桃苷、槲皮素、大黄素和川续断皂苷Ⅵ的透皮吸收情况,以评价经皮渗透效果。建立大鼠先兆性流产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空白贴脐片对照组(只含辅料,不含药)、阳性组及加味寿胎贴脐片组,以流产率、脏器指数、胚胎个数、雌二醇(E2)、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前列腺素(PGF-2α)水平考察加味寿胎贴脐片对模型动物先兆性流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味寿胎贴脐片中4种指标成分24h累计透过量为142。68μg/cm2、3。44 μg/cm2、3。78 μg/cm2、718。77 μg/cm2,累计透过速率分别为 0。049 7 μg/(cm2·h)、0。048 5 μg/(cm2·h)、0。054 4 μg/(cm2·h)、0。045 μg/(cm2·h)。4 种指标成分的透过率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金丝桃苷透过百分率为23。9%、槲皮素透过百分率为17。6%、大黄素透过百分率为27。7%、川续断皂苷Ⅵ透过百分率为27。1%。药效学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贴脐片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E2、P、β-HCG的含量均有上调,PGF-2α的含量均有下调,贴脐片组在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上疗效显著,保胎效果更优。加味寿胎贴脐片具有体外经皮渗透的特性,对大鼠先兆性流产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说明该制剂具有一定的临床开发价值。

    先兆流产加味寿胎贴脐片经皮渗透药效学

    避瘟解毒颗粒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王园杨允王博崔妮...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避瘟解毒颗粒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将3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避瘟解毒颗粒高、低剂量组,每组6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避瘟解毒颗粒给药组气管滴注脂多糖(LPS)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ALI)。造模后72 h取材检测,分析小鼠体重变化情况;血常规指标;胸腺指数;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β、IL-6、TNF-α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避瘟解毒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血常规指标BALF中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含量,肺组织损伤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且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ALI小鼠的胸腺指数(P<0。01)。避瘟解毒颗粒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改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增强免疫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发挥抗炎作用有关。

    避瘟解毒颗粒脂多糖急性肺损伤炎症因子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大黄酸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机制

    刘占鑫王金西
    48-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为探究大黄酸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将TPC-1细胞分为对照组、大黄酸低浓度组、大黄酸中浓度组、大黄酸高浓度组,另将TPC-1细胞分为对照组、大黄酸+SKL2001组(SKL2001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大黄酸+XAV939组(XAV939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大黄酸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β-catenin和c-Myc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大黄酸低浓度组、大黄酸中浓度组、大黄酸高浓度组均能有效抑制TPC-1细胞增殖,且大黄酸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TPC-1细胞抑制率越高(P<0。05);大黄酸高浓度组细胞迁移数量、划痕愈合率低于大黄酸中浓度组、大黄酸低浓度组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大黄酸高浓度组β-catenin和c-Myc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大黄酸低浓度组及大黄酸中浓度组,差异显著(P<0。05);大黄酸+SKL2001组TPC-1细胞抑制率低于大黄酸组,大黄酸+XAV939组TPC-1细胞抑制率高于大黄酸组,差异显著(P<0。05);大黄酸+SKL2001组细胞迁移数量、划痕愈合率高于大黄酸组,大黄酸+XAV939组细胞迁移数量、划痕愈合率低于大黄酸组,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大黄酸可有效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大黄酸甲状腺乳头状癌增殖侵袭迁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一种适用于梅花鹿源性产品鉴定的微量组织DNA提取方法的建立

    任雨贺金美伶宋超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一种适宜梅花鹿源性产品分子鉴定的高效、便捷微量组织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本研究分别以鲜品梅花鹿茸、风干梅花鹿茸、烘干梅花鹿茸、鲜品梅花鹿鞭、烘干梅花鹿鞭、风干梅花鹿鞭、鲜品梅花鹿肉、干品梅花鹿尾、梅花鹿血为样本,采用Che-lex-100树脂溶液和蛋白酶K结合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并检测其浓度与纯度;以此DNA为模板,扩增梅花鹿线粒体DNA的D-loop区特异性基因,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核酸电泳及测序。结果表明,基于Chelex-100树脂提取法获得的基因组DNA模板浓度为52。57~63。39 ng/μL,A260/A280比值为1。75~1。96;梅花鹿线粒体特异性基因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清晰,且长度准确;扩增产物测序,相似性大于95%。。Chelex-100树脂提取法能够提取微量梅花鹿组织样本基因组DNA,且此方法低价、简便,适用于梅花鹿源性产品的真伪鉴定。

    梅花鹿Chelex-100树脂提取法DNA提取源性产品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