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机车车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机车车辆
铁道机车车辆

张冀荃

双月刊

1008-7842

jlsxwh@rails.cn

010-51849313

100081

北京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

铁道机车车辆/Journal Railway Locomotive & Car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铁道部主管,由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与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和供电专业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81年。其办刊宗旨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科教兴国”的方针,努力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和交流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机车车辆、供电系统方面的试验研究和设计成果,运用检修经验,有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国内外技术动态、技术政策等,从而为铁路运输生产及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读者对象:从事铁道和城轨交通机车车辆专业和供电专业的试验研究、设计制造和运用检修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州都市圈城际新线动车组设计与选型研究

    朱士友杨学武魏庆吕凯凯...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广州都市圈"城际+地铁"一体化运营模式背景下,基于城际新线的线路规划和运营需求提出了动车组的顶层技术要求,动车组不仅需满足城市内部大客流量的便捷出行和人性化服务,还需与既有城际线网互联互通,实现线网一体化运营.结合既有和规划城际线网,并考虑到技术引领和示范作用,论文提出了动车组速度等级、运能、车长、车门、旅客服务设施、智能化新技术、绿色环保顶层技术指标建议,为广州都市圈城际新线动车组的设计与选型提供技术依据.

    都市圈城际+地铁一体化运营互联互通

    基于形态学滤波和CEEMDAN-WVD的车轮失圆诊断

    李大柱梁树林池茂儒许文天...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列车车轮失圆监测方法的准确性受车速及线路条件影响较大,为了更准确地监测车轮服役状态,文中提出基于形态学滤波和CEEMDAN-WVD的车轮失圆诊断方法:车辆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经数学形态学滤波器滤波降噪后,运用完全噪声辅助聚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固有模态函数(IMF),然后选取能量熵增量相对较大的几阶IMF分量进行Wigner-Ville分布(WVD)计算,从而叠加得到轴箱振动加速度的多尺度时频图,最后根据多尺度时频图的分布特征来诊断车轮状态.通过仿真分析和工程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可有效地识别复杂工况下的车轮服役状态.

    车轮失圆形态学滤波完全噪声辅助聚合经验模态分解Wigner-Ville分布多尺度时频图

    HXD2型电力机车重载适应性提升研究

    黄明惠张志超张江田汪方文...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并提出了HXD2 型电力机车在钩缓装置、机车悬挂装置及两者之间参数匹配性等方面的重载适应性提升方案,并通过数值仿真、压钩试验、双机牵引万吨列车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机车的重载适应性.研究表明:102 型钩缓装置具有更好的重载适应性,该技术提升方案能够使机车运行安全性和压钩稳定性显著提高.

    重载机车重载适应性102型钩缓装置机车二系悬挂装置

    高速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转矩脉动测试分析

    刘艳杰马昭钰刘昆朋吴丽然...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流传动技术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牵引变流器直流环节电压存在 2 倍牵引网电压频率的脉动分量,会在牵引电机侧产生拍频电流,从而引起转矩脉动,不利于动车组机电系统稳定运行.文中首先分析了转矩脉动产生的原理,然后针对两种典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主电路进行了结构建模,通过数字仿真分析了转矩脉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接着基于现场实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获得了转矩脉动产生机械应力的关系,表明转矩脉动易对牵引电机及转向架等相邻机械部件产生机械损耗.最后,从硬件电路和软件控制两方面对转矩脉动抑制技术进行了探讨.

    高速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拍频电流转矩脉动机械应力

    内电双源机车主电路拓扑结构及牵引性能研究

    赵宇黄金董志忠吕庆增...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电双源机车可有效解决电气化与非电气化线路的跨线衔接问题、优化铁路网结构、提升运输效率和节约运营成本.文中分别从牵引系统和辅助系统两个方面对不同主电路拓扑方案进行对比,基于主电路拓扑结构提出了内燃模式下的牵引特性,对牵引能力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并以实际线路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为我国内电双源机车的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内电双源主电路拓扑牵引性能

    高铁轮对高精度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

    陈鸿燕杜建良陈彪张亮亮...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内轮对尺寸测量手段落后、精度不高、测量效率以及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接触式轮对外形尺寸自动化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接触式触发测头以及位移传感器实现了轮对外形尺寸自动化测量,并通过相对测量原理以及温度补偿算法实现了包括内侧距离、轮位、轴颈直径等长度尺寸及径向尺寸的高精度测量.通过在高铁轮对生产组装现场实际试验及试用验证,该系统的测量结果具有高精度和高一致性,满足高铁轮对各个尺寸的测量精度要求.

    轮对外形尺寸温度补偿相对测量

    高速动车组停放缸弹簧力值衰减原因分析及试验优化

    常程城李业明焦标强刘博...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动车组检修时发现制动缸的停放制动力输出不足,对停放制动夹钳单元检修时发现,停放弹簧力值的衰减是停放制动缸输出力不足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停放弹簧力值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弹簧应力松弛,而导致弹簧应力松弛的主要因素是弹簧长期处于高应力区工作.为优化弹簧应力松弛表现,提出通过更换材料和工艺的方法降低弹簧高应力区表现.最后,通过应力松弛对比试验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得到改善停放弹簧力值衰减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停放制动夹钳单元的维护成本.

    弹簧力值衰减应力松弛停放制动单元

    原位生长SiC晶须对C/C-Si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齐冀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聚合物浸渍热解(PIP)技术向C/C-SiC复合材料纤维束内引入了SiC晶须(SiCW),然后结合化学气相渗透(CVI)和液硅渗透(LSI)法制备了C/SiCW-C-SiC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原位生长SiCW的物相组成及典型微结构特征,在不同制动初速度下测试了C/SiCW-C-Si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引入SiCW后,对平均摩擦系数和瞬时摩擦系数影响较小,摩擦性能未发生明显变化,中高速制动时,C/SiCW-C-SiC的磨损率相比于C/C-SiC可降低20%~60%.

    SiC晶须C/C-SiC微结构摩擦磨损性能

    动车组冷却风道疲劳强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于春洋程亚军刘涛孙博飞...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动车组牵引电机冷却风道的疲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仿真分析方法建立冷却风道测点处应力与外载荷之间的载荷传递关系,通过线路测试获得冷却风道内冷却风载荷谱及焊缝测点应力谱,对冷却风道的疲劳性能进行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冷却风道测点总损伤的最大值为 0.925,满足EN 1999-1-3-2007标准要求.其中冷却风机低速、高速转换运行时产生的冷却风载荷导致的结构累积损伤占总损伤的 88.7%~99.8%,每千次启停的累积损伤为 0.022 7~0.031 0.冷却风道内部的冷却风载荷影响系数为 0.75~0.90,冷却风载荷是影响风道强度的主要因素,设计过程中需重点关注.

    冷却风载荷动车组冷却风道载荷传递矩阵疲劳强度动应力

    计及电热参数更新的高速列车牵引整流器IGBT模块寿命评估

    李文鹏张林林王为介葛兴来...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作为列车变流器的关键部件,其寿命受老化过程中参数变化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电热参数更新的IGBT模块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实车采集到的外部电压、电流数据结合变流器调制策略推导IGBT的驱动信号,进而获得单个IGBT的电压电流;其次,基于数据手册建立Foster热网络模型获取IGBT的结温;之后考虑到实际中IGBT的老化过程,提出一种IGBT结温计算过程中热阻和导通压降的更新策略;最后通过寿命模型对IGBT进行损伤度估算,并通过蒙特卡洛(Monte-Carlo)模拟评估器件寿命计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取得可靠性变化曲线.

    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IGBT)寿命评估电热参数蒙特卡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