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刘国建

双月刊

1009-3192

tiejingxuebao@sina.com

0371-60666087

450053

郑州市农业路31号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Railway Police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对铁路公安实践与理论的研究,以研究探讨铁路公安专业理论和业务工作为主题,及时反映铁路公安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传播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功能主义刑法观下野生动物犯罪中的"狩猎"与"猎捕"

    张允源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实践中鲜有对野生动物犯罪中的"狩猎"和"猎捕"等实行行为进行认定和区分,导致在野生动物犯罪存在高度交叉竞合的情况下难以厘清各罪的适用范围.在功能主义刑法视角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中的"猎捕"行为进行不同程度的限缩解释,将仅对野生动物资源创设抽象危险的猎捕行为、输入型猎捕和偶犯型猎捕从犯罪的构成要件中剔除,将"户外猎捕"和"主观明知特殊构成构件要素"作为狩猎的应有内涵进行认定.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三款中的"狩猎"属于其他两款犯罪中"猎捕"的上位概念,前者可包容评价为后者.

    功能主义刑法野生动物犯罪狩猎猎捕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智慧警务的实践问题与解决路径

    衣美霖张大卫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与警务工作的进一步融合,智慧警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目前,智慧警务虽然已在各地公安机关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系统思维,在实践中尚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基于此,引入生态系统理论,结合实践调研结果,构建智慧警务实践模型,从观念、应用、能力和协作四个方面指出当前智慧警务面临的实践问题,提出全面重塑民警的数据观念、以科学多维数据定位警务工作、加强对民警基本数据素质培养、建立统筹社会资源的多元主体协作系统等解决路径,为推进前沿信息技术与实践深度融合、系统统筹警务工作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生态系统理论大数据智慧警务

    警务数据治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研究

    孙肖婷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警务数据治理是提升警务工作质量的迫切要求,是公安大数据战略转型的关键.当前,警务数据治理仍面临数据管理系统不兼容、数据录入标准不统一、数据资源权限不互通、数据安全保护不到位等困境,亟须整合警务数据资源,构建基于中台建设的数据管理层,形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据感知层,建立基于智能算法的数据处理层,搭建基于AI技术的数据应用层,强化基于多层面监管的数据安全层,实现数据赋能实战,精准打击防范违法犯罪行为,创建可推广、可复制的警务数据治理模式,切实发挥警务数据资产的作用.

    警务数据资产警务数据治理数据赋能

    毒品犯罪明知认定中违法记录的运用规则

    邱民康李雪峰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法院毒品案件审判工作会议纪要》首次在毒品犯罪中明确违法犯罪经历作为明知认定的审查要素.上述规定具有证据理论基础和司法实践支撑,近来司法解释调整动向表明引入违法记录是完善明知认定规则的有效途径.违法记录以同类行为为核心,在形式上较为开放多元,应合理确定毒品类罪中违法记录范围.在违法记录运用上,应进一步明确毒品违法记录的证明属性,根据行为相同和对象相同的分类,分层认定明知.

    主观明知相似行为证据违法记录

    基于威慑理论的侵财型犯罪再犯治理对策研究

    屈方琳许志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威慑理论对高发案、高再犯率的侵财型犯罪治理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人格、环境因素和临案犯罪决策的犯罪人再犯心理角度对威慑失效原因进行反向剖析,可知不知法、受惩罚不如其他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及刑罚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是刑事司法威慑失效及潜在犯罪人选择再次犯罪的三大原因.需从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方面,通过深化文化、职业技能和法律教育,疏通前科人员再社会化路径以及打击与治理并重的监控型侦查,来强化威慑正效益、降低负效益,并为降低侵财型犯罪再犯率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解决方案.

    再犯侵财型犯罪心理机制威慑理论

    警务"双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与探索

    王枫梧金晶亮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对公安机关分析、研判警务大数据的警务人才提出了新的素养要求,公安机关培养"数据分析师""情报研判师"是回应数字时代新要求的因应之策.构建警务"双师"人才培养体系须以我国警务"双师"人才培养的现实背景为面向.从我国警务"双师"人才培养体系的地方实践来看,基本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公安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内部培养模式;二是公安院校根据实战需求定向培养模式;三是社会力量根据培养要求代为培养模式.当前,警务"双师"人才培养体系在思想观念、规范标准、教学培养、服务保障等方面仍面临价值认同程度不高、理论研究支撑不强、系统思维牵引不够、激励政策措施不足的困境.对此,要从理念价值、制度规范、多元培育、政策机制等方面来构建多元一体警务"双师"人才培养体系.

    数字时代警务数据分析师警务情报研判师警务"双师"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的进程、论域与展望

    陈昭柯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在意识形态领域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不断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构进程相适应.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与萌芽、探索与规范和多元发展三个阶段,当前主要聚焦在实践进路、整体性审视、价值目标和具体场域创新四大论域,今后将以视域横向扩展、本体继续深化和具体场域创新等为方向持续推进,不断赋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进程研究论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陈敏娟邓敏刘薇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对促进民族高校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贯穿于课程思政建设中,是实现专业课程重组、再塑和优质发展的关键措施.民族高校应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完善和发展课程思政体系.目前,民族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学校、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从学校、学科专业、单一课程、实施主体四个层面构建民族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典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高校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