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Journal Railway Technical Standar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接触网大起重量立杆吊车机械结构及液压系统设计分析

    王辉
    1-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在大起重量立杆吊车中的优化应用,对于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大起重量立杆吊车的机械结构及液压系统,重点研究吊车主体结构、支腿、吊车主臂、动力系统、液压系统等设计分析及强度校核,设计一种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施工的大起重量立杆吊车,弥补传统的LG-4立杆吊车起重量不足的缺陷,满足各种工况使用需求,同时,通过大起重量吊车参与施工,消除多台LG-4立杆吊车联合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改变电气化铁路施工传统模式,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进步,促进电气化铁路施工向智能建造持续发展.

    铁路接触网施工大起重量立杆吊车机械液压控制

    运营场景驱动的智慧车站管控系统研究

    魏薇李鹏曹然胡思洋...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车站管控系统是建设轨道交通智慧车站的关键.针对当前智慧车站建设试点范围小、应用场景单一、缺乏标准化指导等不足,提出以运营场景为导向的智慧车站管控系统构建策略及优化路径.从运营管理、乘客服务两方面明确运营场景标准化业务要素,形成覆盖管理全流程的七项运营管理场景以及乘客出行服务的七项服务场景;基于运营场景标准化业务要素,设计智慧车站管控系统的总体架构,开展数据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为运营企业结合自身业务需求搭建配置灵活、集成联控、自主运行的智慧车站管控系统提供借鉴和指导.

    轨道交通车站管控系统智慧车站运营场景标准要素

    基于EUHT技术的集群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运用

    汪洋祁颖汪宁
    13-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主要以800 MHz陆上集群无线电(Trans European Trunked Radio,TETRA)解决方案为主,本文以EUHTEUHT(Enhanced Ultra-High Throughput)通信技术在轨道交通无线系统的运用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EUHT通信技术,分析EUHT通信技术与WLAN、LTE-MLTE-M(Long Term Evolution-Metro)、5G NR等相似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的优势,随后深入探讨基于EUHT技术的无线综合承载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实施方案,总结基于EUHT技术的集群系统在轨道交通应用的关键技术及创新,为轨道交通无线通信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为轨道交通无线综合基础网络建设提供了拓展思路.

    轨道交通EUHT技术集群无线运用

    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曲线外轨超高研究

    陈文豪常啸毕成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曲线外轨超高是高速铁路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其取值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本文针对俄罗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及数据对比分析的方法,在速度目标值400 km/h且兼顾货运的前提下,从列车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出发,结合国内外高速铁路对外轨超高的取值,对该参数取值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得出结论:在单一高速模式下,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取值分别是160、180 mm;在高、中速列车共线运行模式下,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取值均为160 mm.

    高速铁路超高仿真分析

    铁路科技成果产品化预评估机制研究

    孙晓薛超张孟忱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铁路科技项目产品化的可行性,有必要在成果产品化实施前建立铁路科技成果产品化预评估机制.以铁路科研项目为研究对象,规划铁路科技成果产品化预评估流程,建立成果产品化预评估准则,构建铁路科技成果产品化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赋权的方式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经济效益占有最高的指标权重,其中成果转化带来的收入最被关心,而人才资源的重要性排序最低.预评价体系的建立为铁路企业评价体系更加适应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提供参考意义.

    成果产品化预评估机制层次分析法

    雅万高速铁路隧道设计与施工创新实践

    韩华轩孟庆余苗壮席博阳...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全产业链"走出去"第一单的旗舰项目,雅万高铁隧道工程面临高烈度地震、火山灰堆积地层膨胀软弱岩土、强降雨、地表建(构)筑物敏感等难题.当地大断面隧道工程设计及施工经验极度匮乏,没有相关工程案例可供参考.本文通过分析项目隧道工程的特点和难点,研究两国技术标准的差异,将中国隧道工程技术标准做了本地化适应性调整;结合工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工艺、工法改进和创新,制定简化双侧壁工法、海外大直径盾构隧道工法等基于中国技术标准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地付诸实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可为境外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雅万高铁火山堆积地层技术标准抗震本地化简化双侧壁工法大直径盾构

    长距离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健康监测技术应用与研究

    郏自军
    42-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结构健康监测是运用现代化监测技术,对隧道全生命周期进行实时、连续监测,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指导隧道施工及管养决策.本文基于广湛铁路湛江湾海底隧道健康监测的施工与应用,系统研究铁路水下盾构隧道从施工到运行整个过程的健康状态,掌握水下盾构隧道受力变形规律,实现盾构隧道的智能运维,从而建立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健康评价体系和标准,为后续铁路水下盾构隧道施工及运维提供依据.

    盾构隧道监测设备应用健康监测

    防治危岩落石桥梁棚洞一体化结构设计防护能级划分标准研究

    苏昶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铁路工程建设运营安全需求,尤其是中西部山区危岩落石易发的实际情况,分析国内外防治危岩落石防护柔性和刚性棚洞应用现状,对比防护网、明洞、棚洞不同结构类型情况下防护方式的防护能级范围,梳理目前国内铁路典型棚洞设计能级指标实际,针对桥梁棚洞一体化结构特点、常见落石计算防护能级和200、500、1 000 kJ 3种防护能级在主梁、棚洞使用钢筋、混凝土用量的经济性比较,提出我国铁路工程防治危岩落石桥梁棚洞一体化结构设计防护能级划分标准建议.

    铁路安全危岩落石桥梁棚洞一体化结构标准防护能级

    站房钢结构维护用磁吸附爬壁机器人设计及试验研究

    田承昊解振鹏李伟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设计一类用于H型及箱型断面钢柱喷砂、检测、除锈的磁轮式爬壁机器人,以进行站房钢柱高空相关作业的人工替代.通过力学分析,确定机器人负载、磁力布置及大小,以及确保稳定爬行和不倾覆的负载冗余.通过机械设计,使得机器人具有四驱传动能力,设计的水平减振装置满足了机器人对壁面有一定适应性.针对沿柱爬行的路径跟踪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模糊差速PID 控制算法的控制器,实时根据机器人本体纵中心轴线与柱参考面的位置关系合理调整双电机转速,实现轨迹纠偏,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控制精度要求,可实现机器人的稳定运行.经集成测试及迭代优化,研制了爬壁机器人样机及中试机,并在济南东站示范应用.试验结果显示,机器人可在多工况下作业,满足设计指标.

    爬壁式机器人磁吸附单元H型断面钢柱控制器路径跟踪

    国家铁路局发布行业标准《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局部修订条文

    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科研处(期刊编辑部)Che Zhenying
    112-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