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
铁道建筑

叶阳升

月刊

1003-1995

tdjz@rails.com.cn tdjzbjb@126.com

010-51849235;5189355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铁道建筑/Journal Rail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报道铁路工程、工务各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及国内外科技信息,涉及轨道线路、桥梁、隧道、路基土工、地基基础、水文水工、工程材料、结构、制品、爆破、抗震、养护机械等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锚点位置对大跨度斜拉桥成桥线形的影响

    邢龙飞苑仁安韩若愚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跨度斜拉桥由名义锚点转化为实际锚点位置时的线形变化,首先从力的三要素出发,分析斜拉索设计过程中由于锚点位置转变导致桥梁线形偏差的原因,然后结合工程算例对不同试验工况下锚点位置转变引起的线形偏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斜拉索设计时须充分考虑梁端锚点预偏与锚垫板厚度对斜拉索实际锚点和下料长度的影响,否则斜拉索可能会出现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实际锚点位置的成桥线形发生较大偏差.

    斜拉桥锚点位置数值模拟斜拉索设计成桥线形施工控制

    上承式板-桁双结合钢桁连续梁施工过程稳定性

    李泽腾牟兆祥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承式板-桁双结合钢桁连续梁桥采用先钢梁后混凝土板的安装工艺时存在钢梁局部失稳的风险.以合武(合肥—武汉)高铁金寨史河特大桥(72+3×132+72)m上承式板-桁双结合连续钢桁梁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工过程受压区带肋钢底板与混凝土底板尚未完全结合时存在的局部失稳问题开展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全桥结构模型,模拟支点顶升对桁间钢底板局部稳定的影响,并针对支点顶落梁施工阶段进行静力分析和线性屈曲分析,得到顶升过程桥梁的受力状态和局部失稳模态.结合局部失稳的部位进行关键构造参数的优化比选分析,提出加厚桁间钢底板、增加加劲肋尺寸、减小下横梁间距等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增加板厚、增加加劲肋尺寸对桁间底板的屈曲稳定性提升不明显且不经济;减小下横梁间距可大幅提升受压区钢底板的局部稳定性,经济性最优.

    板-桁双结合梁支点顶落梁施工有限元法局部稳定性屈曲分析

    超大跨度悬索桥主缆自平衡体系运营期控制

    阮静王仁贵魏乐永颜智法...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大跨度悬索桥塔顶两侧的主缆往往会形成巨大的不平衡水平力,这给主塔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抑制运营阶段索鞍频繁的纵向微动位移并减小桥塔受力,本文以在建超大跨度悬索桥为例,提出一种具有振震双控功能的主缆自平衡体系.建立大桥动力分析模型分析大桥在风车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研究主缆自平衡体系对纵向运动的控制效果,并对比缆塔自由、缆塔固结和自平衡三种结构体系下的纵向响应,对大桥的抗震性能和静力性能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自平衡体系可以有效抑制索鞍位移,位移峰值、累积值的减振率分别达到60%、95%,E2地震作用下索鞍位移峰值的减震率达到79%,塔底截面的能力需求比为9,满足承载力要求,且改善了桥塔受力,避免混凝土受拉,有利于降低造价.主缆自平衡体系的综合性能优越,可以有效保障桥梁的正常运营和安全耐久.

    公路桥梁大跨度悬索桥数值计算运营状态黏滞阻尼器

    大直径PHC管桩水平承载特性及比例系数m取值

    周洋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黄河冲积平原广泛分布粉土和粉砂,途经该地区的津潍(天津—潍坊)高铁桥梁大范围采用直径1 m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PHC)管桩.该地层中大直径管桩的水平承载特性不明,关键设计参数水平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m)取值不清,影响高铁桥梁桩基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本文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深厚粉土和粉砂地区2根大直径管桩进行水平静载试验.结果表明:以水平临界荷载为分界点,桩顶水平位移随着荷载的增加由近似呈线性增长转为非线性增长,桩周土由弹性转换为塑性状态,且塑性区不断扩大.随桩顶水平荷载的增大,桩身弯矩相应增大,弯矩最大值出现在水平荷载作用点以下3~4 m.粉土和粉砂层综合m值随水平位移的增大呈幂函数衰减,考虑工作折减系数后,m值取5.536 MN/m4.

    大直径PHC管桩水平静载试验承载特性m值桩身内力

    基于黏滞阻尼器的防船撞装置防护性能分析

    何骏于国军孟壮王品端...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设计一种安装黏滞阻尼器的防船撞装置并研究其防护性能,参照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设计图纸,建立有限元碰撞系统模型并采用数值动力计算方法,利用撞击力峰值和碰撞深度评价其防护性能,分析不同抵柱截面形状和黏滞阻尼器数量下防船撞装置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黏滞阻尼器数量的增加,撞击力峰值先减小后增大,而碰撞深度逐渐减小.抵柱截面形状为圆形时,与未安装黏滞阻尼器的防船撞装置相比,安装黏滞阻尼器后撞击力峰值减小了5.90%,并有效减小了0.21 m的防船撞装置碰撞深度.防船撞装置的抵柱截面形状为圆形格构,黏滞阻尼器为2个时防船撞性能最好.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黏滞阻尼器数值计算防船撞性能碰撞系统

    铁路隧道二台阶法施工关键技术参数的确定

    陈德健张民庆高波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适应隧道施工现场需求,根据现场施工技术水平优化隧道施工技术参数,提高施工效率,文章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Ⅲ、Ⅳ级围岩条件下二台阶法施工台阶高度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合理的台阶高度范围;结合隧道施工采用的机械设备情况,确定了台阶长度.根据研究结果,在地质条件较好的Ⅲ、Ⅳ级围岩采用二台阶法施工时,建议台阶高度按6~8 m控制,上台阶长度按Ⅲ级围岩65 m、Ⅳ级围岩50 m控制.通过现场实践,验证了所确定的二台阶法技术参数可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条件下,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铁路隧道二台阶法施工掌子面稳定台阶高度上台阶长度

    偏压荷载作用下波纹钢板-衬砌组合结构注浆不密实时隧道内力和变形

    董延东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座重载铁路隧道波纹钢板-衬砌组合结构存在注浆不密实等病害.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有无波纹钢板加固,偏压荷载作用下,组合结构在注浆不密实时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波纹钢板加固下,与注浆全密实相比,拱腰30°范围注浆不密实和拱顶30°范围注浆不密实工况组合结构的承载力下降了7%~10%,而拱顶30°范围注浆不密实工况组合结构的承载力则下降了12.5%,说明拱顶范围注浆不密实对组合结构承载性能的影响最大;波纹钢板加固下,随着拱顶注浆不密实范围的增加,结构破坏时左拱肩最大位移逐渐增大.工程中要注意组合结构存在拱顶注浆不密实的问题,不密实范围越大,对于组合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越大.

    重载铁路波纹钢板-衬砌组合结构加固注浆不密实偏压加载试验研究数值模拟

    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地质雷达图谱隧道衬砌厚度量化识别技术

    奉建军林元铖周斌王新宇...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地质雷达图谱隧道衬砌厚度识别采用射线追踪法与人工判识,自动化程度不高.本文分析了隧道衬砌地质雷达图谱特征,制作地质雷达图谱衬砌厚度数据集,利用数据增强技术实现样本扩容,基于改进的U-Net语义分割目标识别网络对模型进行训练与评估.改进的U-Net网络对衬砌厚度自动识别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和平均像素准确率(mean Pixel Accuracy,mPA)分别为94.2%与96.7%,且检测效率为原始U-Net网络的3.75倍.提出了一种模板匹配算法,对自动识别的衬砌厚度雷达图谱实际坐标系进行重建,建立像素坐标与实际坐标间的映射关系,完成隧道地质雷达图谱衬砌实际里程与厚度的量化识别,并实现了衬砌欠厚信息的快速统计与输出,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隧道衬砌地质雷达图像识别厚度检测改进的U-Net网络模板匹配

    多通道线阵相机隧道洞口图像拼接方法

    张东亮凌烈鹏王卓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洞口图像拼接是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系统的重要环节.以一条线路的多通道隧道洞口图像为基准,提出了一种多通道线阵相机隧道洞口图像拼接方法,该方法基于图像处理分为粗定位、精识别两阶段,可有效提高隧道图像拼接的效率和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隧道洞口图像拼接试验中的成功率为82%,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隧道衬砌裂缝检测的自动化发展.

    铁路隧道隧道洞口定位试验研究图像拼接多通道线阵相机图像处理

    基于IDBO-XGBoost的铁路隧道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方法与应用

    李时宜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岩爆事故的发生,在施工前做好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提出了改进蜣螂优化算法(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er,IDBO)与极限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相结合的铁路隧道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模型.首先,依据岩爆成因及特点,综合选取围岩切向应力(σθ)等四个特征因素作为预测岩爆烈度等级的主控因素,建立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数据集;其次,引入Sine混沌映射、黄金正弦策略(Golden Sine Strategy,SA)、自适应高斯-柯西变异扰动策略以及贪婪选择策略并进行改进,以提高其全局搜索能力和稳定性;而后利用IDBO优化XGBoost中的超参数提升其预测精度,同时避免XGBoost出现"过拟合"现象;最后,将其结果与DBO-XGBoost、粒子群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Particle Swarm-Optimization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PSO-BPNN)和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Genetic Algorithm Support-Vector Machine,GA-SVM)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DBO-XGBoost模型准确率最高,相较于其他三种模型在测试样本中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8.69%、17.39%、8.69%;IDBO-XGBoost模型在处理岩爆问题上能更好地捕捉岩爆等级与指标之间的联系,可为实际工程的岩爆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铁路隧道岩爆烈度预测蜣螂优化算法(DBO)极限梯度提升树(XGBo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