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
铁道建筑

叶阳升

月刊

1003-1995

tdjz@rails.com.cn tdjzbjb@126.com

010-51849235;5189355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铁道建筑/Journal Rail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报道铁路工程、工务各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及国内外科技信息,涉及轨道线路、桥梁、隧道、路基土工、地基基础、水文水工、工程材料、结构、制品、爆破、抗震、养护机械等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沉井-砂土界面特性及侧摩阻力分布特性试验研究

    朱俊涛陈富翔李德杰曾旭涛...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井侧摩阻力是桥梁工程中的重点关注问题.为研究沉井-砂土界面特性,使用大型直剪仪对不同法向应力及含水率条件下的砂土进行界面剪切试验,并开展模型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的砂土、有无台阶以及不同施工工艺条件下沉井下沉过程中的侧摩阻力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剪切位移较小时,沉井-砂土界面剪应力随剪切位移的增加而增加,当剪切位移达到某一临界值后,剪应力趋于稳定;界面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小幅减小,界面抗剪强度参数以内摩擦角为主,黏聚力较小,界面水敏性较低;沉井下沉过程中,侧壁土压力-入土深度曲线在沉井刃脚位置发生"内拐",即侧壁土压力在刃脚发生应力松弛,应力松弛的程度与下沉深度正相关,且随砂土粒径的增加有所降低;与无台阶沉井相比,台阶型沉井的侧壁土压力明显降低,在沉井上增设台阶可有效降低沉井的下沉难度;台阶型沉井与侧壁土体之间灌砂会导致沉井侧壁土压力小幅增加,对沉井的下沉难度影响不大.

    桥梁工程沉井界面剪切试验界面特性,模型试验侧摩阻力

    基于多源传感数据的千米级公铁两用桥梁线形自动化监测技术

    徐伟昌谭社会杨兴旺李宁...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形监测是保障大跨度公铁两用桥梁安全运营的有效措施.基于大地测量的桥梁变形监测周期长、工作量大,受监测频次限制难以实时监测.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为核心的多源传感数据的桥梁线形自动化监测技术,并应用于千米级跨度的沪苏通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结果表明监测方案合理可行,精度可达到厘米级(水平±15 mm,高程±30 mm),具有全天候实时监测的优点,可实现瞬时极值监测及报警,为日常养护提供技术支持.

    公铁两用桥梁自动化监测试验研究桥梁动态线形GNSS动态相对定位

    线路级铁路桥梁三维设计交底快速实现方法

    宋树峰李晓波范登科彭建东...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线路级铁路桥梁三维设计交底现有实现方法存在时间人力成本高、模型兼容性差、设计信息缺失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三维设计交底快速实现方法.首先创建与桥梁设计系统相关联的固定数据结构设计表单,通过解析表单快速获取桥梁设计数据;然后基于AnyCAD定义参数化构件单元,搭建参数化构件库,通过建立构件与设计参数之间的映射匹配关系,实现自动批量参数化建模;提出构件定位参数计算方法,实现模型沿线位自动定位装配;模型成果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平台兼容性较好且自动修正坐标系转换误差,实现自动批量导入.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中,采用该方法后模型构建效率可达每人150 km/d,且桥梁数字模型与设计参数一一绑定,能为线路级铁路桥梁三维设计交底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铁路桥梁三维设计交底设计表单参数化构件库定位装配数字模型

    高压喷射注浆桥梁纠偏影响因素显著性分析

    何新辉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压喷射注浆联合应力释放的方法,对已偏移桥梁墩台进行纠偏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为提高桥梁纠偏效率,快速恢复高速铁路正常安全运营,在分析高压喷射注浆桥梁纠偏原理基础上,建立了桥梁纠偏理论模型;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了桥墩顶部位移计算解析式,分析了影响桥梁纠偏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桥梁纠偏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并以现场典型工程案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影响桥梁纠偏效率的主要因素为土体地基系数、超孔隙水压力和注浆施工深度.施作应力释放系统后土体地基系数减小,桥墩日纠偏量由0.42 mm快速增至1.04 mm,增幅为148.8%;注浆压力由20 MPa增至25 MPa,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增大,桥墩日纠偏量由0.39 mm增至0.86 mm,增幅为118.2%;注浆施工深度由19 m增至24 m,桥墩日纠偏量由0.24 mm增至0.40 mm,增幅为69.5%.土体地基系数对桥梁纠偏效率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高压喷射注浆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注浆施工深度的影响最小.研究成果可为提高桥梁纠偏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桥梁纠偏高压喷射注浆正交试验设计显著性分析工程实例验证

    高速铁路声屏障气动荷载及结构振动响应特性

    柳润东伍向阳陈迎庆李晏良...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铁路声屏障是铁路噪声控制的常用措施,但声屏障距离线路中心较近,在列车动力作用下会产生振动响应.列车风作用在声屏障表面形成的气动荷载和轮轨接触力产生的钢轨振动会传递到声屏障基础,是导致声屏障结构产生风致振动与轮轨激励振动的主要振源.通过开展声屏障列车气动荷载及振动响应的测试及仿真计算,获得不同工况下声屏障气动荷载及振动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动车组以350 km/h运行时,比300 km/h运行时声屏障气动荷载和振动响应大40%;同一速度级下,路基声屏障立柱的顶端位移比桥梁声屏障顶端大40%~50%,而桥梁声屏障单元板动位移比路基声屏障大20%~30%;轮轨激励振动直接影响了声屏障振动响应,在传递过程中呈有规律衰减的趋势;列车风压与自然横风组合作用时,声屏障立柱的动变形及动应力呈现明显增大的趋势.

    高速铁路声屏障试验研究气动荷载轮轨激励振动响应

    大直径盾构隧道整体式预制弧形件构造

    葛照国朱元昌陈辰唐泽人...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市机场联络线是国内首次在大直径盾构隧道中采用整体式预制弧形件的工程,而现阶段缺少对整体式预制弧形件选型及排版的研究.针对该问题,本文分析了标准环+左转弯环+右转弯环、左转弯环+右转弯环和通用楔形环三种管片形式下弧形件的构造设计,并给出排版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标准环+左转弯环+右转弯环和通用楔形环管片形式下,分别采用直线形+楔形弧形件和无楔形量的弧形件能较好满足工程需求,建议在类似工程中选用.

    地铁隧道整体式预制弧形件弧形件构造理论分析大直径盾构隧道弧形件排版

    基于改进YOLOv7模型的地铁隧道衬砌表观病害检测方法

    陈霆雷洋白堂博许贵阳...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地铁隧道内部光线昏暗,诸多附属设备与衬砌表观病害纹理及灰度近似,病害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7(You Only Look Once v7)的地铁隧道衬砌表观病害与附属设施的检测方法.在原YOLOv7 模型的骨干部分引入混合卷积模块(Mixed Convolutional Module,ConvMixer)并增加了微小物体检测头,降低网络复杂度并提高对微小病害的敏感度;在原YOLOv7模型的颈部将路径聚合网络(Path Aggregation Network,PANet)替换为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BiFPN),用于捕获全局特征信息,在隧道复杂环境下精确定位;在最大池化卷积(MaxPooling Convolution,MPC)模块中引入无参注意力机制(Simple Parameter Free Attention Mechanism,SimAM),给检测目标的特征矢量赋予三维权重,以增加检测精度.检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模型的检测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89.1%、87.8%,且权重文件大小仅为59.6 MB,检测速率为89帧/s.该模型在保证较高检测精度的同时降低了权重文件大小,提高了检测速率,适用于隧道巡检系统.

    铁路隧道检测精度深度学习衬砌病害YOLOv7ConvMixerBiFPNSimAM

    岩石隧道掘进机不良地质施工处置技术

    邢宇翔王建锋范磊姚志刚...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石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凭借其高效优质、作业安全等特点在铁路、公路、地铁、水利水电等领域广泛应用,在普通地质环境下推广顺利.复杂地质环境下致灾源多,如硬岩岩爆、软岩大变形、断层破碎带、涌水突泥等不良地质使TBM施工频繁出现围岩坍塌、支护失效、卡机淹井、设备损伤等问题.本文结合工程案例,从超前主动加固、注浆及锚固、管片支护、撑靴加固4个方面总结现有施工技术,以应对TBM穿越不良地质导致的刀盘卡机、护盾抱死、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撑靴打滑等问题,提升TBM在不良地质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铁路隧道岩石隧道掘进机施工技术卡机注浆及锚固技术钢管片支护撑靴加固

    冻融作用下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石越峰李鹏飞楼梁伟蔡德钩...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气象条件设计了疲劳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其疲劳特性参数演变规律的影响.结合平稳值与冻融循环周期的作用规律,提出了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利用疲劳极限临界点的平均值对此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耗散能变化率与加载次数曲线在冻融前后呈现三个阶段;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的疲劳寿命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多而降低,且降低幅度越来越大,其抗疲劳性能受到显著损伤;经验证,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准确、可靠.

    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疲劳寿命冻融循环预测模型防水封闭

    铁路泡沫轻质土路基挡护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杨莹陈尚勇杭红星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泡沫轻质土在施工场地受限的路基帮宽工程中发挥了独特优势,为进一步优化铁路泡沫轻质土路基挡护结构,在商合杭(商丘—合肥—杭州)铁路肥东站开展工程现场试验,获得了挡护结构的受力特征与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泡沫轻质土浇筑完成后具有良好的自立性及强度,挡护结构所受侧向压力显著降低,挡护结构承受的侧向土压力仅2~5 kPa,土压力系数逐渐减小趋近于0.1,因此泡沫轻质土路基挡护结构主要作用是防止泡沫轻质土的劣化、保护轻质土性能,兼作施工模板,可以根据泡沫轻质土填筑固化前的侧压力和风荷载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铁路路基泡沫轻质土挡护结构优化设计试验研究帮宽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