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
铁道建筑

叶阳升

月刊

1003-1995

tdjz@rails.com.cn tdjzbjb@126.com

010-51849235;5189355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铁道建筑/Journal Rail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报道铁路工程、工务各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及国内外科技信息,涉及轨道线路、桥梁、隧道、路基土工、地基基础、水文水工、工程材料、结构、制品、爆破、抗震、养护机械等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强发育岩溶区桩板路基结构力学性能试验

    张磊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发育岩溶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设计施工中,岩溶地层稳定性与路基沉降控制是保障列车运营安全的关键.桩端嵌岩的桩板路基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岩溶强发育区的路基设计方案,既可解决岩溶顶板附加荷载问题,又能有效消除覆盖土层的压缩沉降.为研究强发育岩溶区无砟轨道桩板路基结构的力学性能,依托高速铁路车站路基开展现场试验,综合分析列车动荷载在路基本体中的传播衰减规律以及桩板结构动静力学承载特征.结果表明:300~350 km/h运行条件下,列车动荷载总体沿45°方向向下传递,主要影响路基面以下5.0 m范围,且在路基基床2.7 m范围内作用效应相对较大;路基本体内列车动荷载实测值小于常规土柱静荷载等效方法计算结果,TB 10001-2016《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方法偏于安全;实测桩板路基板下地基存在一定的地基反力,对承载板受力较为有利;岩溶塌陷风险较小的桩板路基结构设计中,可适当考虑板下地基反力作用,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铁路路基桩板路基结构现场试验强发育岩溶区无砟轨道列车动荷载

    千枚岩及灰岩路基填料击实特性试验研究

    罗佳杨长卫徐贤青包杰...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西南地区以千枚岩和灰岩为主的路基填料难以直接使用的问题,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千枚岩和灰岩开展室内击实试验并进行正交分析,探讨击实过程中填料压实度的主控影响因素并得到压实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千枚岩的最优含水率在4%~6%,灰岩的最优含水率在6%~8%;击实试验中击实98次对土样的压实度改变率影响最大;与路基施工所用的强弱振碾压组合相结合,计算出能满足目标压实度的最优组合模式为强振8遍、弱振2遍.

    铁路路基击实试验千枚岩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强弱振碾压

    改良红黏土的强度和崩解特性及其微观机理

    张炳晖段睿谢艳华韩伟超...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土体强度特性与崩解特性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土体压实度和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高分子生物聚合物瓜尔胶(Guar Gum)掺量两种方法对红黏土进行改良.开展不同压实度与瓜尔胶掺量改良红黏土的直剪试验、崩解试验及扫描电镜试验,研究分析了压实度以及瓜尔胶掺量对红黏土崩解特性及其抗剪强度的影响,并揭示了其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增大压实度与掺入瓜尔胶可以有效提高红黏土的力学性质以及抗崩解性.随着压实度增大,试样黏聚力呈线性增长,内摩擦角有小幅度升高;掺入瓜尔胶对土体的内摩擦角与黏聚力均有较大提升.经过瓜尔胶改良后的红黏土最终崩解率明显降低,当掺量为0.25%时,试样不再发生崩解;增大压实度与掺入瓜尔胶两种方法都能提高土体黏聚力,增大内摩擦角,使土体粒间吸引力变强,从而提升土体的强度与抗崩解性能;与提高土体压实度相比,红黏土中掺入瓜尔胶对提升红黏土的水稳性有更好的效果.

    铁路路基土体改良试验研究红黏土强度试验崩解试验微观机理

    锚拉刚性桩锚索预应力取值试算法

    龚道平王泗方强李慧丽...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中,锚索初始预应力的取值对抗滑桩的内力调整、桩顶位移控制及长期工作状态下锚索拉力大小均存在较大影响.本文在总结已有的锚索预应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锚索-抗滑桩的变形协调原理,提出了试算法的基本思路.利用Matlab平台编制计算软件,求解变形协调方程,得到与不同初始预应力对应的锚索拉力,再根据锚索拉力增量变化曲线、抗滑桩弯矩变化曲线、桩顶位移控制等条件综合确定锚索初始预应力值,其值约为抗滑桩滑坡推力的11%.

    锚索桩锚索初始预应力试算法锚索拉力变形协调滑坡推力

    路基填土挤扩锚杆现场试验研究

    王安福张玉芳廖小平牛文庆...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汕湛(汕头—湛江)高速公路揭博(揭西—博罗)段的水毁边坡应急抢险工程为依托,开展了路基填土挤扩锚杆现场试验,对比研究了普通锚杆、单盘挤扩锚杆和双盘挤扩锚杆结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普通锚杆其锚固段前3 m(自锚杆自由段与锚固段接触点起向锚固段延伸至3 m)承受的拉力占比为33.35%;单盘锚杆锚固段前3 m承受的拉力占比为56.65%,双盘锚杆锚固段前3 m承受的拉力占比为61.50‰;单盘锚杆实测极限抗拔承载力为普通锚杆的1.89倍,双盘锚杆为普通锚杆1.73倍;单盘锚杆、双盘锚杆与普通锚杆相比塑性位移占比较低,变形控制效果良好;单盘挤扩锚杆和双盘挤扩锚杆具有良好的工作特性,适合于承受较高荷载的工程应用.

    路基填土挤扩锚杆现场试验挤扩支盘极限抗拔承载力

    建筑基坑施工对邻近城际铁路联络线路基变形的影响

    孙宏伟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廊坊东—北京新机场站城际铁路联络线工程位于松软土地区.采用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对邻近铁路商业楼基坑降水、基坑开挖、商业楼施工、铁路铺轨及通车等阶段进行模拟,分析基坑施工对邻近城际铁路联络线路基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坑施工引起的铁路路基水平位移较小,累计沉降在32.1~33.6 mm,满足路基工后沉降不超过150 mm的控制要求;基坑降水及开挖施工阶段铁路路基沉降最大,占总沉降的84.5%.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和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基坑外侧明排降水、基坑分段开挖支护、四个基坑同步对称施工、邻近铁路路基变形监测等基坑设计和施工建议.

    铁路路基变形数值模拟松软土地区基坑降水基坑开挖铁路铺轨及通车

    CRTS Ⅱ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沥青老化程度及影响

    张旭刘相会窦东斌王珊...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我国南方一高温多雨地区服役13年和北方一寒冷干燥地区服役11年的运营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中取样,提取沥青组分,进行沥青流变性能测试、组分分离、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充填层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测试,研究沥青老化程度及其对充填层服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北方服役11年充填层中沥青相比,南方服役13年充填层中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车辙因子、G-R参数、蠕变劲度模量、沥青羰基指数和亚砜基指数均较大,重质成分含量较多,轻质成分含量较少,说明南方服役13年充填层中沥青老化程度更高,但是两个地区充填层中沥青的G-R参数值均小于180,蠕变劲度模量均远小于300 MPa,蠕变速率均大于0.30,说明两个地区沥青老化程度均较低;两个地区充填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剥落量均满足暂行技术条件要求,说明沥青现有老化程度对充填层力学性能与抗冻性能影响较小,两个地区充填层仍具有良好的服役性能.

    高速铁路沥青老化程度试验研究CRTSⅡ型充填层乳化沥青砂浆力学性能抗冻性能

    青岛轨道交通R3线车站用高耐久性清水混凝土配制技术

    蔺威威谷坤鹏何洪帅黄哲源...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青岛轨道交通R3线,根据清水混凝土构件的技术要求选取原材料,开展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分析单掺矿粉,双掺矿粉+粉煤灰,三掺矿粉+粉煤灰+硅粉对清水混凝土性能和外观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掺矿粉和双掺矿粉+粉煤灰相比,三掺矿粉+粉煤灰+硅灰可大幅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保障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大幅降低电通量,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和外观质量.采用三掺矿粉+粉煤灰+硅粉的掺入方式,设计了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并配制了混凝土.经测试,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工作性能均良好;含气量在2.3%~2.4%,满足技术要求;抗压强度满足各自强度等级要求;28 d电通量在420~480 C,耐久性能好;外观颜色均匀,光泽度好,无明显气泡.配制的清水混凝土在青岛地铁R3号线两河站和灵山卫站中得到应用,各个部位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满足JGJ 169-2009《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要求,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轨道交通清水混凝土原材料选取配合比设计耐久性能外观质量

    成昆铁路龙门沟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及危险性评估

    鲜一丁
    15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昆铁路及复线均以桥梁形式跨越龙门沟,面临泥石流冲击掩埋风险.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现场调查、无人机航拍、遥感解译等方法,揭示了西南复杂山区泥石流分区及物源特征;基于雨洪法开展了百年一遇降雨频率下泥石流动力学参数计算,获取了龙门沟泥石流在成昆铁路及复线处的流速、流量、冲起高度、爬高、整体冲击压力、块石冲击力及一次固体物质冲出量等动力学特征参数;基于指标体系法开展龙门沟风险评估,得到泥石流发生概率及严重程度,从而确定泥石流危险性等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工程防治建议,研究成果可为中国西南山区铁路泥石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铁路危险性评估理论分析泥石流指标体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