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余春红

月刊

1009-4539

editor@rctech.com.cn

010-51011592

102600

北京大兴县康庄路9号

铁道建筑技术/Journal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铁道建筑技术为全国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实用技术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铁道部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杂志改版为大16开本,扩大了容量,开辟了"本刊特稿"栏目,申办了广告经营业务。本刊刊登范围较广,论文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LEC法的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闫创
    135-13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以泾河大桥缆索吊装施工为背景,对桥梁施工中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WBS-RBS方法从"人、物、环境、管理、技术和其他"六个方面建立泾河大桥施工风险清单,并采用半定量分析法(LEC法)对泾河大桥施工风险源进行评估;根据LEC评估结果,对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风险源提出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以减少施工风险,为桥梁施工提供建议,保证桥梁安全顺利施工.

    桥梁施工安全工程半定量分析法(LEC法)风险评估预防性措施

    基于m法的桥梁柔性群桩基础计算研究

    张华
    138-14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桩基变形及内力计算是桩基力学检算的基础和依据.本文编制基于m法的柔性群桩基础变形和内力计算程序,并通过算例及第三方软件对程序准确性进行验证;对比铁路规范及公路规范对桩基计算结果的差异,并利用程序分析的便捷性探讨自由长度、比例系数等参数对桩基变形及内力的影响;研究桩基弯矩反弯点位置与自由长度、水平变形系数的相关性,并对桩基设计提出相关建议:(1)桩基自由长度会显著影响桩身内力,应注意考虑桩基自由长度准确性;(2)做好地质勘察,获取尽可能准确的各土层分类及对应的比例系数m值;(3)在土层含有软弱土或桩基自由长度较小的情况下,应考虑适当加长桩头非通长竖向钢筋.

    桥梁桩基柔性群桩程序m法内力变形设计指导

    钢箱梁浮托顶推施工控制及横向偏移误差影响分析

    汤兴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立体通行环境下大跨混合梁桥为工程背景,为保证桥梁浮托顶推施工安全,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钢箱梁线形、结构应力进行数值分析,以确保桥梁受力及变形在设计要求范围之内,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对落梁阶段导梁整体受力进行分析验算,保证落梁时钢箱梁的安全稳定,并对顶推过程中箱梁横向偏移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顶推过程中钢箱梁在最不利荷载状态下应力为248 MPa,最大变形为19.73 mm,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过程箱梁发生横向偏移会对局部构件受力产生明显影响,建议横向位移偏差控制在15 mm以内.

    钢箱梁浮托顶推横向偏移施工控制数值分析

    矮塔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力学性能研究

    李超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混结合段是矮塔斜拉桥施工关键部位,结构较为复杂.为研究大跨径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力学性能,以六律邕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缩尺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在1.0 倍和5.0 倍最大轴力工况及最大负弯矩工况下钢混结合段应力分布规律及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工况作用下钢混结合段构件均处于受压状态,各测点应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竖向变形在相同工况下的位移差距不大,变形连续平滑且刚度过渡平稳,说明钢混结合段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

    矮塔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力学性能模型试验

    香港粉岭高架曲线桥悬臂浇筑挂篮响应分析

    杨志
    151-15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香港粉岭项目高架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曲线桥悬臂浇筑施工菱形挂篮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多种施工荷载和不同施工工况,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对其开展结构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工阶段的挂篮结构响应均可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其中在首节梁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挂篮的导梁系统、吊杆吊带以及后锚梁的安全储备相对较小,在实际施工时需进行重点监测;相比之下,在行走过程中挂篮各构件安全储备则均处于较高水平.此外,由于悬臂浇筑结构为曲线梁,相比于曲线内侧挂篮,曲线外侧挂篮受力最大可增加约20%.

    悬臂浇筑曲线梁菱形挂篮结构响应数值分析

    大变形隧道掌子面玻纤锚杆超前加固范围效果对比研究

    冯海洋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子面不能稳定是诱发破碎岩体隧道大变形的重要因素,玻璃纤维锚杆超前加固掌子面对于稳定掌子面有积极作用,但是其合理加固范围目前缺乏研究.针对破碎岩体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大变形控制问题,通过设置不同玻璃纤维锚杆加固范围和长度,进行锚杆轴力现场测试分析,对比其加固效果和工效.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玻璃纤维锚杆加固范围均可有效控制掌子面稳定,进而有效控制隧道大变形;(2)玻璃纤维锚杆加固范围较大且长度较长时,锚杆轴力较大,相应的加固范围较小且长度较短时,锚杆轴力较小,主要原因在于加固范围大且长的加固体刚度较大、荷载大;(3)三台阶法上台阶部分采用9m长的玻纤锚杆,搭接长度3m,可有效控制掌子面的稳定,且工效较高.

    掌子面超前加固玻璃纤维锚杆轴力加固参数超前加固效果

    盾构隧道下穿地铁车站影响分析及控制措施

    马涛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郑州地铁7 号线一期工程某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车站工程为背景,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盾构隧道施工全过程对既有车站的变形影响,通过与运营地铁车站自动化监测数据对比,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接近,为保障既有车站的正常运营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运营车站期间,车站结构稳定,未出现新增裂缝、渗漏水等病害现象,车站各项变形指标均在控制值允许范围内,保障了车站的正常运营;相较于传统盾构法施工,采用克泥效工法施工引起的车站竖向变形明显减小;通过加强盾构刀盘设计,在磨除车站围护桩后盾构机顺利完成后续区间段掘进.

    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地铁车站沉降控制盾构磨桩数值分析

    暗挖隧道近接并行下穿既有铁路安全性研究

    李明耿
    164-167,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地下暗挖隧道大规模建设,近接并行下穿既有铁路工程越来越多,施工风险也随之升高.新建隧道近接既有铁路施工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引起地层损失及轨道路基沉降,因此研究暗挖隧道近接并行下穿既有铁路的安全性对于控制轨道变形、保证运营安全十分重要.本文基于某市政暗挖隧道近接既有铁路工程,结合工程特点确定铁路安全控制标准值,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隧道并行和下穿两种近接情况对既有铁路变形影响,并进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建暗挖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结构影响较小,变形满足相关安全控制标准,可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指导.

    暗挖隧道近接施工并行下穿既有铁路安全性数值分析

    粉质黏土深基坑开挖变形特征研究

    段其广
    168-17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地表及支护结构是重要变形监测对象,对于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至关重要.选取济南黄河隧道盾构工作井基坑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粉质黏土地层条件下基坑变形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系统分析粉质黏土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在变形特征上展现出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在预测粉质黏土深基坑变形方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仅深化了对粉质黏土深基坑变形机制的理解,也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粉质黏土深基坑变形监测数值模拟

    先张法铁路连续梁悬灌装备研究

    郭波周光忠姜敏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铁路混凝土连续梁竖向预应力采用后张法施工竖向预应力筋(精轧螺纹钢),由于现有竖向预应力材料(精轧螺纹钢筋)延性差、安装垂直度控制困难、后张法压浆质量难以保证、张拉应力不可控等因素,易引起竖向预应力筋断裂窜出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针对现有连续梁或T型刚构悬臂灌注施工装备存在工效低、机械化程度不高、部分材料材质得不到保证等问题,研发出一套集先张法施工竖向预应力筋及梁段悬臂灌注于一体的XZXG-4 型造桥机装备,其具有稳定性好、机械化程度高、人为干预少、安装拆除方便且安全可靠的特点.本文详细阐述造桥机结构构成、施工关键技术,并对装备整体受力进行有限元分析.

    连续梁竖向预应力筋悬臂灌注造桥机装备受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