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余春红

月刊

1009-4539

editor@rctech.com.cn

010-51011592

102600

北京大兴县康庄路9号

铁道建筑技术/Journal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铁道建筑技术为全国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实用技术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铁道部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杂志改版为大16开本,扩大了容量,开辟了"本刊特稿"栏目,申办了广告经营业务。本刊刊登范围较广,论文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俄绥芬河铁路大桥单线套轨简支T梁设计研究

    王树旺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绥芬河铁路采用单线套轨技术,以适应中、俄列车的通行需求.由于中、俄列车活载计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比两种规范列车活载换算出的均布荷载数值,提出CK活载等效加载图式,并针对绥芬河铁路曲线32m简支T梁在曲线布置的二恒及CK活载作用下的空间受力复杂问题,建立梁格、实体有限元模型,深入分析总结结构纵、横向内力分布及应力情况,提出内外梁在恒载及CK活载作用下的横向分布系数,以便指导本工程设计,同时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借鉴.

    俄罗斯CK活载套轨技术曲线简支T梁横向分布系数梁格实体模型

    地铁上盖项目全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要点分析

    朱德开
    129-13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工程实例研究地铁上盖全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受力特点、抗震性能及可靠性,采用多个常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结构弹性和弹塑性分析,并对关键的厚板转换结构进行专项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能够通过转换构件有效传力,在不同地震水准作用下能够满足抗震性能水准要求,避免上盖塔楼的竖向构件落地,能够最大化利用盖板并提高上盖物业开发强度,更高效地利用城市中心的土地资源,为今后类似地铁上盖项目开发提供一定参考及借鉴.

    地铁上盖全框支剪力墙厚板转换结构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

    直埋扣件式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病害整治研究

    吴俊
    133-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早期铺设的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采用现浇形式,扣件直埋于道床内.随着轨道交通线路服役时间增长,因各种因素导致的现浇浮置板道床结构病害逐渐显现.如何在短期内甚至在不中断运营条件下,对浮置板道床结构进行维修改造并确保运营安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从既有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结构现状、病害机理、改造方案、实施效果等方面对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改造技术进行全方位阐述.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全国轨道交通类似轨道改造工程提供借鉴.

    轨道交通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病害运营线路改造技术

    低粘着轨道条件下地铁线路追尾事故分析与改进建议

    乔麒霖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12 月某日晚,在某地铁线路上行区间的站间,两辆列车发生追尾,调查认定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此次事故既反映出轨道交通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及其安全防护的复杂性,也揭示了极端天气条件影响下轨道交通安全运行面临的挑战.本文介绍该线追尾事故的基本情况,依据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分析报告,梳理事故发生、发展过程及关键事件,总结事故原因和共性问题,并结合国内轨道交通实际情况和建设新型系统的需要,提出应从此次事故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和改进建议.

    地铁车辆极端天气事故分析粘着力紧急制动率列控安全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地基加固研究

    熊维柳旻何淼李昌饶...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SDDC工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较为普遍,当场地含水率超过最优含水率时,SDDC工法挤密桩桩身挤密系数、桩间土和三桩中心挤密系数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受外界水源浸入后容易造成建筑地基沉降量大、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引起严重的建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本文以西安地区某工程为实例进行分析,当SDDC工法处理不当产生不均匀沉降时,需对建筑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采用坑式静压桩(钢管桩)处理后,地基加固后沉降变形监测结果表明,最后100 d内的最大平均沉降速率为0.01 mm/d,满足现行国家规范限值要求,建筑物地基基础处于稳定状态.

    湿陷性黄土SDDC工法不均匀沉降加固处理坑式静压桩

    基于智能控制的下沉式地铁检修库环控系统

    于晓波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检修库内空气品质和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得到广泛关注.以某下沉式地铁检修库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及实测发现既有库区存在空气质量问题.研究设计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理论的下沉式地铁检修库环控系统,预设系统模块,根据导入作业计划,智能化GIS平台先按预设程序启动系统,待系统运行稳定后,根据传感器反馈的系统运行状态参数,不断调整控制策略,将经验与计算相结合,满足库内空气品质目标,实现了智能控制,满足地铁行业智慧运维要求.

    下沉式地铁检修库环控系统气流组织智能化控制

    全焊钢吊杆刚度对拱桥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吴志勇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下承式系杆拱桥一般在跨越河流、道路时中等跨径采用,具有刚度大、净空大、施工方便、对地基要求不高等特点.吊杆在国内一般采用以平行钢丝束为主的柔性吊杆,远视景观效果较差,近年来欧洲拱桥采用以全焊钢吊杆为代表的刚性吊杆工程越来越多.全焊钢吊杆通过节点焊接工艺连接拱肋和系梁,其截面拉压刚度和抗弯刚度对拱桥受力体系的影响至关重要,但目前国内文献鲜有报道,迫切需要进行研究.以全焊钢吊杆刚度为参数,分析不同刚度下全焊钢吊杆对拱桥受力性能的影响,为全焊钢吊杆拱桥刚性吊杆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

    下承式系杆拱桥全焊钢吊杆节点焊接刚度长细比疲劳受力性能

    高墩大跨长联钢箱梁顶推施工监控技术研究

    王峰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西运城临猗黄河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高墩、大跨、长联钢箱梁桥在顶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控制方法.采用多点同步顶推方案,总顶推距离3 816 m,单联顶推长度为1 912 m,顶推最大悬臂长度128 m,最大墩高99 m,属高位顶推,顶推长度、顶推悬臂长度和顶推高度均为世界第一.由于千斤顶布置在距墩顶中心线 2.5m部位,且钢梁受温度荷载影响,桥墩在施工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偏心压力和水平推力;顶推至最大悬臂位置时导梁最大下挠达到1.6 m,上墩难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受诸多因素影响,钢箱梁线形控制难度大.为确保施工安全,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分析,基于分析结果优化施工方案,并对关键工况桥梁结构状态进行重点监测,结合监测数据对误差进行分析与控制.通过对顶推过程有效监控,确保了混凝土墩身、导梁、钢箱梁等构件受力安全,落梁后主梁线形平顺,达到设计目标要求.

    高墩大跨长联顶推施工监控监测

    桥梁支架施工模拟的等效补偿节点力法及程序实现

    秦寰宇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简化桥梁支架施工过程模拟中节点单向支承接触计算问题.鉴于当前没有专门针对桥梁支架单向支承模拟的精确算法,且常用的接触力算法,如节点约束法和罚函数法等,存在计算量大或精度及收敛性不足的问题,创新提出等效补偿节点力法,通过提前施加或撤除约束,并同时施加等效的补偿节点力,以有效抵消因提前改变约束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到理论精确解.通过自研软件实现了该算法,并与商业有限元软件进行对比以验证其可靠性及效率优势.依托此方法开发的有限元计算软件已在柳州跨座式单轨、杭衢铁路、宁宣铁路等多个项目成功应用.结果表明:(1)该方法能更真实地模拟结构受力状态,不仅有效规避了搜索临界接触状态的复杂性,而且解决了接触力求解不精确的问题;(2)与成熟商业软件对比,该方法结果可靠、计算效率高;(3)该方法对计算效率的提升,随模型复杂度的增加而更加显著.

    桥梁支架施工模拟等效补偿节点力法单向支承有限元脱空接触

    物联网RFID技术在大跨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盛伟伟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的大跨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方法主要使用LoRa扩频通信覆盖法接入监测传感中心,易受过长的监测周期影响,导致主梁竖向形变量监测数据异常,因此,需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设计一种全新的大跨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利用物联网RFID技术布设健康监测传感器节点,处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数据,从而实现大跨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大跨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在不同监测点下监测的主梁竖向形变量与实际主梁竖向形变量吻合度较高,证明采用的大跨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其准确度较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物联网技术RFID技术大跨径桥梁结构传感器节点健康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