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余春红

月刊

1009-4539

editor@rctech.com.cn

010-51011592

102600

北京大兴县康庄路9号

铁道建筑技术/Journal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铁道建筑技术为全国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实用技术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铁道部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杂志改版为大16开本,扩大了容量,开辟了"本刊特稿"栏目,申办了广告经营业务。本刊刊登范围较广,论文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孔微差爆破下岩石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郭明
    40-4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山岭隧道开挖中大多数采用钻爆法,但爆破施工时难免会出现超欠挖、围岩损伤破坏严重等现象,直接影响施工安全.通过建立本构模型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不同节理裂隙角度下的爆生裂纹规律以及逐孔起爆、间隔起爆两种起爆顺序和不同微差间隔时间下岩石损伤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得出当节理裂隙与炮孔中心连线成60°~90°夹角时岩体破碎效果较差,当节理裂隙与炮孔中心连线成45°时岩体破碎效果最好;间隔起爆下中间孔先起爆的爆生裂纹扩展长度分布较为均匀,可将其应用于辅助眼处,以便于岩石破碎以及减少大块率,为实际隧道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隧道工程数值模拟节理裂隙微差爆破

    裂隙岩体隧道爆破设计方法及应用

    王石磊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钻爆法开挖是隧道工程开挖的重要方法之一,且天然岩体中赋存大量节理裂隙,会对隧道爆破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隧道爆破设计方法仍以经验法为主,且缺乏对节理裂隙的考虑.本文通过使用新型地质扫描仪进行裂隙确定并研究了裂隙岩体隧道爆破设计方法,包括炮孔布置、装药量计算、起爆方式选择等方面,并以华家山隧道DK142+201.3 上台阶为试验断面进行现场应用,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裂隙岩体隧道爆破设计方法可以提高爆破效果,降低爆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裂隙岩体钻爆法地质体建模爆破设计

    任意温度下拱圈标高预抬量的确定研究

    孙伟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跨度钢筋砼拱桥悬臂浇筑过程中受环境温度影响的问题,拱圈的立模标高往往需要在温度稳定时进行放样,鉴于此,本文基于功互等定律推导出了任意温度下拱圈标高预抬量的范式,来保障拱圈线形达到设计线形.以净跨径为200 m的娅石庆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将现场监测的温度数据代入推导的公式中,得出现场任意温度下需要放样的拱圈立模标高,并将现场监测的拱圈线形与设计线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监测的主拱圈合龙后底模标高与理论标高相比,最大误差仅为1.1%,标高最大相差1.3 cm,由此验证了提出的考虑任意温度下拱圈标高预抬量公式的正确性和推导过程的合理性,可为后续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公路桥梁预抬量公式立模标高钢筋砼拱桥悬臂浇筑任意温度

    跨山区河流中承式拱桥缆索吊装系统设计

    雷明深
    53-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横跨涪江的东升大桥主跨为258 m中承式系杆拱桥,其上部钢结构采用缆索吊装法施工.根据桥址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条件、桥梁线形设计,按照安全、可靠、经济,不影响引桥墩柱、盖梁施工及预制T梁架设,降低塔架高度的原则,对缆索吊装系统总体布置、塔架设置位置进行了方案比较,结合吊装构件吊装重量、安装位置、起吊方式,设计了一套双塔三跨、主索与扣索一体化不等高塔架、固定式索鞍、缆吊与扣锚索共用锚碇的缆索吊装系统,可为跨山区河流类似桥梁施工提供参考.

    中承式拱桥钢结构缆索吊装系统布置方案设计

    内河库区高桩码头水下桩帽钢吊箱围堰设计

    余小宇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桩码头桩帽及靠船构件结构特征,结合闽江水口库区主航道高落差水位条件,在传统钢吊箱围堰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和创新,增加靠船构件密闭空腔、设计靠船构件专用安放装置,为水下桩帽施工创造干施工作业条件,解决高桩码头水下桩帽施工和靠船构件安装技术难题.通过分析钢吊箱围堰、码头桩帽和靠船构件施工过程中各种最不利工况,确定荷载及取值,采用有限元法计算钢吊箱各部件变形和受力状况,分别对钢吊箱底板及壁体、拉压杆及剪力板、靠船构件安装舱室、靠船构件临时固定措施等进行了验算,均达到规范要求.

    内河库区高桩码头钢吊箱围堰水下桩帽靠船构件验算

    铁路四电设备房屋混凝土结构打孔装备设计

    周鹏林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铁路四电设备房屋施工过程中,需在设备房屋上打孔,以便于植筋或吊架安装等.传统打孔施工一般采用人工打孔的方式,打孔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并且劳动强度大,灰尘污染严重,存在高空坠落风险等.本文介绍了铁路四电设备房屋混凝土结构打孔装备,装备通过调节架调整电锤的位置与角度,使电锤能够在准确的位置打孔,自动钻杆通过拨动操纵臂使弹簧蓄力,弹簧释放弹力使电锤自动沿着自动钻杆轴向移动,同时通过延伸开关控制电锤开启,完成自动打孔,以解决现在人工打孔效率低、质量不稳定、职业病危害以及智能化打孔受到限制无法广泛使用的问题.

    打孔设备三轴定位职业健康

    板布河大桥百米级高陡岸坡稳定性研究

    黄水亮
    64-6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建板布河大桥为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的控制工程,为188 m上承式钢筋混凝土铁路拱桥;大桥跨板布河深切V型谷,两岸岸坡陡峭,岸坡高达105~116 m,超过百米,地层为第三系(E)巨厚层状钙质角砾岩,弱风化,岩质坚硬,两岸岸坡卸荷裂隙发育.通过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板布河大桥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多种分析方法对高陡岸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施工开挖后对边坡进行了再次调查分析,百米高陡岸坡卸荷裂隙发育影响其承载力及岸坡稳定性,应加强施工地质核查工作;并针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边坡防护设计,采取了锚索、锚杆对板布河大桥高陡边坡进行防护设计,锚索设计锚固力1 050 kN,可为西南山区硬质岩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板布河大桥岸坡稳定线数值分析施工地质

    深埋异形盾构组装洞设计及变形分析

    任冰心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山体内部大埋深、大直径盾构始发难题,提出两段式蘑菇形大断面盾构组装洞设计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对蘑菇形组装洞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变形特征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拱顶最大变形发生于所在断面开挖阶段;洞室两侧朝向洞室的变形对上部结构向下变形的限制作用从拱顶向两侧有所减弱;拱脚水平变形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测点最大水平变形均发生在非所在断面开挖阶段;下断面开挖使得拱脚水平变形逐渐由背离洞室转变为朝向洞室;远离拱顶位置的水平变形受下断面开挖影响更显著;下断面水平变形方向为朝向洞室,且蘑菇头开挖对下断面测点先行位移有显著影响.

    大直径盾构蘑菇形组装洞数值模拟变形特征

    装配式钢框架与混凝土墙体节点连接设计及抗震性能研究

    冯伟凯
    73-7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装配式钢框架与混凝土墙体连接节点的抗震设计问题,以石景山区北辛安社区养老及助残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提出2 种不同装配式钢框架与混凝土墙体节点连接设计,运用室内试验方法,建立物理模型,分析模型在水平低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钩头螺栓连接试件的滞回曲线出现反"S"形发展和"捏拢"现象,而对拉高强螺栓连接试件的滞回曲线饱满圆润,能量耗散系数和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是前者的 1.19 倍;2 种连接方式的试件骨架曲线均可划分为3 个阶段,拉高强螺栓连接试件的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极限荷载均比钩头螺栓连接试件提升了20%以上;2 种工况的割线刚度曲线形状基本相同,呈反"S"形,对拉高强螺栓连接试件初始刚度远大于钩头螺栓连接试件,且位移延性系数也大幅度提升.

    装配式建筑钢框架节点连接混凝土墙体抗震性能低周期反复荷载

    中俄地铁设计和施工差异分析

    赵鸿儒
    78-8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俄合作的莫斯科地铁项目为背景,分析中俄地铁设计与施工的差异,指出规划设计、盾构施工、支撑体系、防水降水等方面的不同.在设计方面,莫斯科地铁规划领先,线网合理布局,车站独具特色,而国内地铁设计相对保守.在施工方面,俄罗斯展现了在车站与盾构施工同步进行以及渣土运输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灵活性,而在支撑体系、盾构接收加固等方面相对滞后.尤其是在冬季施工和防水降水问题上,俄罗斯采用了专门的技术和严格标准,以适应寒冷的气候状况.这些差异既反映了两国地域文化特色,也为双方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宝贵机会.对于国内地铁建设而言,可吸取俄罗斯地铁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地铁建设不断创新与发展.

    中俄地铁合作莫斯科地铁设计施工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