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余春红

月刊

1009-4539

editor@rctech.com.cn

010-51011592

102600

北京大兴县康庄路9号

铁道建筑技术/Journal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铁道建筑技术为全国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实用技术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铁道部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杂志改版为大16开本,扩大了容量,开辟了"本刊特稿"栏目,申办了广告经营业务。本刊刊登范围较广,论文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冻融循环试验下的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

    孙凤鹏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殊环境下高速公路混凝土抗冻性能较差,本文设计一种基于冻融循环试验的高速公路混凝土优化配合比.选择市售与自制两种不同减水剂以及8%、15%和30%三种掺量的粉煤灰初步配制高速公路混凝土,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最终确定最优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比,并观察使用不同融雪剂在冻融循环试验中混凝土性能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选取抗冻性能较为稳定15%掺量的粉煤灰配制高速公路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后具有较高强度;使用无机盐融雪剂不会对混凝土路面造成破坏,从而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本文所设计的混凝土强度较高,具有较强抗冻性能,满足高速公路施工需求.

    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冻融循环试验

    成本管理在京雄城际铁路四电工程BIM5D中的应用研究

    魏志强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BIM5D技术是BIM技术发展到现阶段实现多维度表达的最新方式,其以三维可视化BIM3D为基础,进一步附加时间信息形成BIM4D,继而附加费用成本信息发展为BIM5D.本文分析目前BIM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铁路四电工程在当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通过已有的WBS(工作分解结构)将模型构件与成本信息关联时存在的众多问题,提出在关联产值成本时的解决方法.通过铁路四电工程BIM模型建立、工程量汇总统计、BIM模型与进度及成本相关联三个工作流程搭建BIM5D模型,系统阐述由中铁二十一局自主研发的铁路四电BIM5D系统在通信工程施工中成本动态管控流程.

    BIM5D模型构件铁路四电工程成本管理

    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响应特征的正演数值仿真

    刘涛
    98-10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预测和分析高速列车在路基上行驶时产生的动态荷载、振动和冲击等影响因素,评估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提出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响应特征的正演数值仿真方法.采用实体单元模拟轨枕与钢轨,针对路基、路基本体以及道床设置三维一致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和三维一致粘弹性边界单元,构建高速铁路路基数值模型;在位移、加速度和应力等方面,结合车轮荷载分布函数,构建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响应函数,分析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响应特征,计算在不同深度、路基机床表层厚度和行车速度下产生的位移、加速度和应力值.仿真结果表明,应力、位移与加速度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而应力与加速度衰减趋势较大,这种衰减趋势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弱,基床表层厚度对位移产生的影响高于应力和加速度.

    高速铁路路基正演数值仿真一致粘弹性人工边界荷载分析动力响应特征

    不同工法下双孔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随机预测研究

    徐峰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城市双孔隧道施工的复杂性,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的预测及控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传统随机介质理论,利用极坐标转换,得到双孔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公式.以广州某双孔隧道施工为例,对采用CRD法、CD法和双侧壁法施工的双孔隧道,分别建立PLAXIS 3D模型,并将其理论预测值与数值模拟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不同工法下地表沉降预测结果整体趋势与数值结果基本吻合;采用CD工法和CRD工法引起的最大地表沉降理论值与数值模拟值较为吻合,双侧壁导坑工法下的双孔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随机预测解与数值模拟解相差最大.

    双线隧道地表沉降随机介质理论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硫酸盐全浸泡腐蚀下不同掺合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王兴照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掺合料混凝土在全浸泡硫酸盐腐蚀环境下的耐久性规律,设置替代率为 20%的粉煤灰和硅粉两种掺合料作为胶凝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开展5%、10%、20%浓度的硫酸钠溶液全浸泡条件下168 d腐蚀试验.通过受腐蚀混凝土的宏观质量变化和抗压强度变化规律表征混凝土的宏观耐久性能,并以SEM试验探究混凝土受腐蚀微观潜在机制.利用混凝土相对质量评价参数指标,建立Weibull概率分布模型预测混凝土剩余寿命以反映其耐久性.结果表明:质量变化率和抗压强度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峰值出现在浸泡腐蚀的第84 天,粉煤灰对降低混凝土质量变化率效果更好,硅粉对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效果更好,而溶液浓度对各试验组影响较小;微观上导致受硫酸盐腐蚀混凝土劣化原因为二次水化后生成的钙矾石;粉煤灰和硅粉均对抵抗硫酸盐腐蚀有较好表现,而粉煤灰更优.

    全浸泡腐蚀试验混凝土耐久性Weibull函数寿命预测

    多病害预应力空心板梁桥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张平
    113-11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既有病害对桥梁承载性能的影响,以某座跨多条铁路线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为背景,通过原位静载试验对其承载能力开展研究.根据铁路运营安全保障要求,选择不同试验孔对桥梁挠度、应变、裂缝宽度变化以及上拱度进行测试,并利用数值模拟计算挠度与应变的理论值.在此基础上对桥梁结构校验系数与横向分布系数进行分析,并综合各项试验结果评估该桥承载性能.结果表明:结构校验系数分布在0.22~0.51 间,且实测横向分布系数与理论值吻合良好;梁底纵向裂缝宽度在荷载作用下没有明显变化,裂缝的产生与汽车荷载关系较小;空心板梁上拱度介于32.8~43.2 mm,梁体具有充足的预压力.

    原位荷载试验空心板梁病害承载性能数值分析

    拟建三星级绿色高铁站房室外风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策略

    方文彬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拟建合肥西站为例,应用CFD软件Fluent模拟典型工况下拟建建筑室外风环境,并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达标判断.结果显示:夏季工况下,高铁站室外北部风速小于0.2 m/s的区域较多,西北部和南部均有小范围风速超限区和旋涡区;冬季工况下,人行区出现风速超过 5m/s的区域、户外休息区域和儿童娱乐区域风速不能超过2m/s、人行区存在风速放大系数大于等于2 的区域.针对室外风环境现状问题建立不同模拟工况,从场地布局、建筑形态和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风环境优化设计策略.研究可丰富我国交通建筑在绿色技术方面的理论架构,为铁路客站绿色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

    高铁站房风环境绿色建筑评价优化设计

    轨道交通房建工程BIM正向设计软件系统研究

    屈长杰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BIM技术作为工程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载体,BIM模型数据的传递和应用显得非常重要.为解决轨道交通房建工程利用现有BIM软件开展设计工作存在构件未进行统一管理、建模效率低、工程量统计繁琐、模型数据难以传递等问题,研发出一款由构件管理模块、专业辅助建模模块和轻量化审核模块组成的轨道交通房建工程BIM正向设计软件系统.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软件系统从设计前期构件数据统一管理、设计过程快速建模、工程量统计、二维图纸导出到最后的设计成果轻量化审核,在确保设计模型数据可传递的同时,提高了BIM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轨道交通房建工程BIM设计构件管理工程量统计轻量化审核模型数据传递

    城市轨道交通钢弹簧减振道岔性能研究

    王鹏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岔是一种机车车辆转换线路的连接设备,而地铁道岔一般设置在车站范围,在几条地铁线路穿插运行时,列车通过产生的噪声较大,尤其邻近居民住宅和地下商铺时,无法有效对噪声进行控制.近年来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广泛应用在轨道交通领域,其将整体道床和弹性阻尼隔振器有机结合形成质量与弹簧减振体系,能够吸收和抑制结构噪声传导,具有良好的三维弹性与稳定性,能够大幅降低列车行驶中对环境的振动和噪声影响.为科学评价钢弹簧道岔系统实际减振效果,本文综合分析列车通过车站时的钢轨、浮置板、隧道壁振动特性,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对比分析各类轨道结构减振效果以验证钢弹簧减振道岔的性能.

    城市轨道交通钢弹簧减振道岔

    邻近既有铁路山体大规模爆破开挖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周世惊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紧邻既有铁路进行大规模山体爆破开挖,施工环境复杂,既有结构安全标准要求高.通过控制爆破总规模、单孔用药量、单次起爆药量以及增加飞石防护措施,可将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在临界值 3cm/s以下,将飞石最大飞散距离控制在临界值200 m以内.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后,设定既有线爆破振动安全值为2 cm/s,设定飞石最大飞散距离安全值为20 m.工程案例实施结果表明,各检测点爆破振动速度均小于2 cm/s,飞石最大飞散距离均小于20 m,爆破产生的振动及飞石不会对既有铁路安全产生影响.采取本文所述爆破控制方案能有效控制爆破有害效应,能确保邻近既有铁路爆破开挖施工安全.

    爆破开挖安全控制山体振动速度飞石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