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余春红

月刊

1009-4539

editor@rctech.com.cn

010-51011592

102600

北京大兴县康庄路9号

铁道建筑技术/Journal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铁道建筑技术为全国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实用技术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铁道部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杂志改版为大16开本,扩大了容量,开辟了"本刊特稿"栏目,申办了广告经营业务。本刊刊登范围较广,论文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硫化氢隧道喷射混凝土腐蚀破坏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

    温嘉伟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国道569 曼德拉至大通公路段内的祁连山2#隧道的施工实践,分析了隧道因硫化氢环境影响造成的初支混凝土强度降低、腐蚀破坏的机理;提出了采用径向锚杆封堵法减少硫化氢与混凝土接触、增强混凝土自身在硫化氢环境中的抗腐能力(如采用气密性混凝土、硫酸盐水泥替代硅酸盐水泥、无碱速凝剂)等防治措施;并通过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分层喷射厚度试验,发现喷射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相对于矿粉具有更强的抗硫性能,确定了6~7cm的分层厚度更有利于控制混凝土的掉块回弹现象.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硫化氢环境中喷射混凝土的施工提供有效借鉴.

    隧道硫化氢喷射混凝土砼破坏机理防治技术

    下穿运营线路的黄土塬盾构隧道的施工风险与对策

    沈海瑞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位于黄土塬区的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南干线引水隧洞为依托,探讨分析了黄土塬地区盾构引水隧洞下穿高速公路路基段和运营线路造成的地层扰动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注浆、地层预加固、控制盾构土仓压力及出土量等措施以减少地层不均匀沉降的施工风险;针对盾构掘进穿越黄土塬区地层时,由于地下水位高,砂土渗透性强导致掘进困难,每环掘进漏泥多,清理时间长,盾尾涌水及螺旋出土机喷涌现象频繁发生的问题,研究了盾构喷涌的形成机理,据此制定了渣土改良、盾构掘进参数优化等防喷涌的施工对策;形成了针对黄土塬区盾构法引水隧洞下穿运营线路的施工风险分析与对策,为现场作业和相似工程提供施工指导.

    盾构隧道下穿喷涌

    强富水裂隙岩体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惠云杰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控制隧道穿越强富水裂隙岩体围岩稳定性,以天河山隧道为例,采用三维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衬砌水压力特征,得出相较于传统的无环向盲管而言,有环向盲管的配置使得衬砌背后水压力轻微减小;在衬砌结构的关键交接点上的衬砌背后水压力的数值相对于非交叉位置衬砌背后水压力值较小;围岩底部排水系统和衬砌环向与纵向盲管排水系统之间相互配合,此种设置能够降低高水压富水裂隙岩体隧道衬砌背后的水压力.同时提出了"反压土石回填+型钢支撑+小导管注浆+超前管棚注浆"控制措施.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隧道钢拱架最大受力位置为拱顶,受拉值为45.3 MPa,最大围岩压力出现在左侧拱墙,为0.129 5 MPa,且二者在仰拱施作完成后围岩压力趋于稳定,说明整体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强富水裂隙衬砌水压力模型试验围岩压力控制措施

    水平层状高铁隧道岩体爆破成形控制研究

    张黎杰
    139-14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爆破开挖引起的水平层状围岩隧道成形困难的问题,以在建西延高铁宜君隧道为工程依托,分析了水平层状岩体隧道爆破成形影响因素,包括地质因素、设计因素和施工因素,并提出了爆破参数优化措施,调整了影响隧道爆破成形效果的光爆层厚度和周边眼间距参数,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水平层状岩体隧道爆破模型,对优化后爆破方案进行分析,通过对层状岩体隧道围岩损伤特征和超欠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爆破参数优化后,隧道超挖最大量控制在0.21 m,有效改善了水平层状岩体爆破成形效果,提高层状岩体围岩稳定性,确保隧道爆破施工安全.

    水平层状围岩光面爆破参数超欠挖控制爆破成形

    隧道二衬拱顶混凝土纵向连续灌注施工技术研究

    熊小锋
    142-14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隧道二衬施工工艺受灌注方式、现场管理、实际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隧道二衬冲顶时混凝土无法在拱部空间充填密实,进而形成二衬结构在不同程度和范围内出现混凝土松散、衬砌背后空洞甚至衬砌结构厚度不足等情况.为解决隧道二衬传统施工工艺上存在的问题,依托老鼻山隧道工程,提出隧道二次衬砌拱顶混凝土纵向连续灌注技术和装备总体设计,新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能大幅度提高二衬拱顶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彻底解决了目前隧道工程普遍存在的二衬拱顶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和红线问题.新技术在成昆铁路隧道施工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获得了高度的社会评价.

    隧道二衬拱顶纵向连续灌注

    阿联酋铁路大断面隧道关键技术研究

    怀平生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隧道的不断建设,我国隧道施工技术飞速发展,自"一带一路"启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向海外拓展,走上国际舞台.以阿联酋为代表的中东地区国家,缺乏大断面隧道关键技术施工经验,国内的隧道施工经验仅能提供参考借鉴,给隧道施工安全、质量及进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依托阿联酋联邦铁路大断面隧道,对中东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明确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阿联酋铁路大断面隧道快速施工专用设备,提出了大断面隧道空孔直线掏槽爆破及振动控制技术、石棉隧道施工防控技术及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可为今后中东地区大断面隧道设计施工提供相应参考.

    中东地区铁路隧道大断面关键技术

    不同掏槽孔角度下节理岩体隧道爆破效果研究

    卢剑
    149-15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节理岩体隧道中掏槽孔角度对掏槽爆破效果的影响,以节理裂隙发育严重的下寮隧道为工程依托,理论分析掏槽孔角度对掏槽爆破效果的影响,并列举选用掏槽孔角度常见的两种方法,最后结合数值模拟软件对掏槽孔角度分别为60°与70°的两种隧道模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量化分析两种模型的损伤面积与峰值有效应力,并基于结果选用合适的掏槽孔角度.结果表明:节理裂隙的存在会改变应力波的传播方向和能量分布,影响爆破效果;在Ⅴ级围岩中,70°的掏槽孔平均峰值有效应力是60°的1.36 倍,爆破损伤范围比60°大且分布连续,选用70°的掏槽孔有利于提高隧道掘进效率.

    节理岩体隧道掏槽孔角度爆破效果

    一种地下工程底板主-被动联合抗浮治理方法

    吴行州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浮不足是我国城市地下工程运营期最常见的严重病害之一,及时有效治理底板抗浮问题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社会意义.当地下工程内部净空高度明显不足时,传统配重法因需占用一定室内净空高度而难以应用,而锚杆增设抗浮不仅成本高还会一定程度上损伤既有底板,亟须研究一种新型方法来治理既有底板抗浮不足难题.以南充市某城市下穿隧道为例,针对地下工程内部净空受限特殊条件,研究提出了一种以抗浮预应力混凝土增强底板作为主动抗浮措施、以底板临时增重为被动抗浮措施的主-被动联合抗浮方法来治理底板抗浮不足病害,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城市地下工程抗浮不足预应力混凝土抗浮底板增重主-被动联合抗浮

    一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漂移原因及控制措施

    周双禧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机在砂砾土和泥岩组成的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时,盾构机及管片姿态控制难度大,盾构姿态偏差过大易导致盾构隧道偏离设计轴线,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如何快速安全纠偏至关重要.依托某地铁盾构隧道工程,分析盾构掘进过程盾构姿态漂移量大的原因,为降低盾构姿态偏差对管片的影响,提出盾构机超前抽土的方法,在盾构机前盾下方采用钻孔设备抽土,形成一定大小的空腔,配合千斤顶分区控制措施,成功使盾构机姿态漂移量调整至规定范围,最大纠偏量达120 mm,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盾构机姿态漂移控制提供借鉴.

    盾构隧道上软下硬地层盾构姿态漂移纠偏

    地铁穿越上软土下岩体地层中加固措施研究

    王鹏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阳市轨道交通S1 线一期工程某区间地铁隧道穿越上软土下岩体的地层,土石分界线位于隧道上台阶位置,针对这一地质条件,提出了袖阀管注浆加固淤泥地层、中管棚和小导管超前支护相结合的隧道围岩加固措施,并采用有限元分析了该加固方案下地铁隧道施工过程,揭示了隧道施工过程中支护内力、围岩变形的分布及发展规律,并对隧道的施工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终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支护过程中支护内力、围岩变形满足要求,表明了加固措施的可行性.

    上软下硬地层地铁隧道开挖支护加固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