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余春红

月刊

1009-4539

editor@rctech.com.cn

010-51011592

102600

北京大兴县康庄路9号

铁道建筑技术/Journal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铁道建筑技术为全国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实用技术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铁道部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杂志改版为大16开本,扩大了容量,开辟了"本刊特稿"栏目,申办了广告经营业务。本刊刊登范围较广,论文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隧道设计与施工数字化平台搭建研究

    周萌
    88-9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面对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各环节关键数据,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库标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来改变决策方式,实现人的决策向机器决策转变意义重大.研究面向隧道设计与施工阶段,运用GIS+BIM的web技术实现隧道虚实结合,完成隧道地质、线路、结构等方面数字化平台搭建,为地质围岩分析、动态设计、动态施工、隧道质量检测与监测等方面提供技术基础,对隧道设计施工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做出贡献.

    隧道设计及施工数字化智能化平台搭建

    金华洲际酒店结构设计

    丁建为
    91-94,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华洲际酒店地上23 层,塔楼为酒店,裙房为宴会厅等酒店配套用房.塔楼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体系,裙房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结合裙房功能需求及结构布置特点,进行性能化设计,对关键构件进行加强.针对塔楼核心筒长宽比较大、楼板不连续、局部楼层位移比超限等不利条件,采用两种结构体系的包络设计并针对重点部位、重点构件采取加强措施.通过优化下挂钢结构设备夹层设计方案,避免了主体结构竖向刚度突变引起超限问题.创新提出高空悬挑钢结构造型分榀设计方案,并对大跨度预应力梁结构布置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工程设计结构布置合理,设备夹层、悬挑钢结构造型等设计优化方案合理,经济效益、外观效果等较好.

    酒店结构设计结构方案优化设备夹层悬挑钢结构预应力结构

    盖挖逆作深基坑钢栈桥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刘甲振
    95-9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栈桥因具有安拆方便、易于回收利用等特点,成为解决盖挖逆作深基坑作业空间有限、基坑出土及施工用料运输困难等难点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针对盖挖逆作富水砂层深基坑钢栈桥的设计与施工进行研究,对钢管柱顶与贝雷梁的连接形式进行探讨,针对性研发出"坡型"连接端.连接端在钢管柱挖出后再进行焊接,保证了钢栈桥安装精度,且提高了施工效率.优化了桩柱支撑的构造方式及施工方法,采用先插法将钢管柱与抗拔桩钢筋笼可靠连接后在施工作业面吊装至设计标高,保证了抗拔桩和钢管柱的垂直度,钢栈桥贝雷梁、钢管柱间支撑随土方开挖分段分层安装,保证了钢栈桥的整体安全稳定性.借助Midas有限元软件对钢栈桥主要构件及钢管柱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钢栈桥安全可靠,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盖挖逆作深基坑钢栈桥连接端贝雷梁数值分析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王海龙
    99-10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相关规范和标准不断推出,各地政府均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预制构件供应商积极响应,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但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建造成本和工期,而且产生了安全隐患.依据规范标准,结合多个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实施情况,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环节存在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管控措施和改进要点,以推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健康发展,减少工程隐患和质量事故.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改进要点

    基于预训练神经网络的混凝土病害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胡姝婧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结构使用过程中可能因多种因素导致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缺陷,例如裂缝、渗漏、碳化、钢筋锈蚀、混凝土剥落等.这些病害会对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存在可靠性低、成本高、受主观性影响大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提出使用预训练神经网络进行混凝土病害图像识别.该方法利用现有的预训练网络,只需导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下的图像,并激活相应神经网络特征层,即可计算健康状态下大样本的统计阈值.通过比对测试集的统计阈值,能够实现病害图像分类以及异常区域的标记.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具有精度高、不受人为经验影响、灵活性高、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

    混凝土病害图像识别预训练神经网络深度学习

    福州都市圈市域铁路线网规划阶段既有铁路利用研究

    彭赛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国内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项目效果及存在问题,明确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仅能作为都市圈市域铁路规划网络的重要补充.从与城市、铁路的关联度两大角度,构建铁路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州都市圈范围内的快速、普速、支线铁路进行初步筛选,得出与福州都市圈市域铁路概念网强相关线路.从分圈层、分廊道角度对强相关线路进行功能替代及复合利用分析,提出将公交化改造后可替代和一般性改造后增开市域列车两类利用既有铁路线路纳入福州都市圈市域铁路规划网络.

    既有铁路功能替代及复合利用关联度铁路利用评价指标概念网强相关线路

    大型预制钢梁三维激光扫描检测技术研究

    暴环宇齐成龙
    111-11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钢结构桥梁一般采用分段、分体的方式制作,传统的预制钢构件出厂检测方法存在耗时耗力且无法获取高精度数据的缺陷,检测成果缺少可信度.本文结合三维激光扫描(TLS)技术,研究基于三维激光点云逆向建模的大型钢结构桥梁结构检测方法;提出基于球特征的大场景高精度点云拼接技术,阐述基于三维模型切片的高精度预制构件尺寸检测方法,获取模型特征平面切片,进而提取钢构件检测尺寸.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高效完成钢构件尺寸检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钢梁结构激光扫描点云拼接尺寸检测配准

    基于BIM的三维激光扫描及VTA预拼装

    张蔚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预拼装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高新技术,为与BIM进行跨领域结合建立了必要的信息化框架.而此三者的结合,将会为工程项目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和更高效的进度管控.本文以临猗黄河大桥的钢梁制造为出发点,诠释BIM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以及VTA预拼装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桥梁钢结构BIM三维激光扫描质量检测数字化虚拟预拼装

    基于反向聚类法的公铁分离桥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评价

    陈忠旭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公铁分离桥吊装施工为例,基于反向聚类法分别从五个方面选取二十六项典型风险因素,对公铁分离桥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秩效应最大风险因素为违章操作,其值为41.56,是影响桥梁吊装施工安全风险主要因素;对桥梁吊装施工影响程度最低的是吊装安全警示标识不明显,其值为 11.11.对桥梁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影响程度较高因素为第一类与第二类分析,人员、现场管理、技术方案等为影响梁桥吊装施工关键因素;低于平均水平的风险因素为第四类、第五类,主要包括环境、设备等因素.结合分析,提出桥梁吊装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吊机支腿作业安全管理、装吊工安全管理、施工现场联系安全管理、现场防护人员安全管理.

    反向聚类法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黄土地区地铁运营隧道侧壁开洞及开挖风险控制技术研究

    苏航州
    122-12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安地铁4 号线西安站是西安市第一个先隧后站工程,也是极其少见的需要对运营中的地铁隧道进行开洞改造的工程.为了降低黄土地区地铁隧道不停运状态下的隧道侧壁开洞及开挖风险,保障地铁安全运营,对黄土地区地铁运营隧道侧壁开洞及支洞开挖风险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运营隧道侧壁开洞接口处预留暗梁,采用WSS全断面注浆工艺保障支洞开挖的围岩稳定以及采取静态切割、分块切割、夜间停运期切割的施工方式进行侧壁开洞,并辅以对运营隧道隔离防护等可靠措施后,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反馈,地铁运营隧道各项监测指标均未超出预警值,表明在不中断运营的情况下,地铁隧道侧壁开洞及支洞开挖施工能够保证地铁运营安全.

    黄土地区地铁运营隧道侧壁开洞开挖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