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

唐萌

双月刊

1671-7562

xdyx@pub.seu.edu.cn

025-83272479,83272481

210009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现代医学/Journal Modern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现代医学》前身为《铁道医学》,原由铁道部主管、南京铁道医学院和中国铁道学会医学委员会共同主办出版。创刊于1964年,1966年停刊,1976年复刊。2000年4月,南京铁道医学院并入东南大学,经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铁道医学》从2002年第2期起更名为《现代医学》,新刊号为CN32-1659/R,主管单位改为教育部,主办单位改为东南大学。《现代医学》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年来,该刊一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天元数据网》全文收录,同时被《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收录。1999年荣获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奖,2000年在首届《CAJ-CD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获“执行优秀奖”。 《现代医学》是一本综合性医学刊物,以中高级卫生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医疗卫生工作者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科研成果以及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基础医学研究。《现代医学》设有专家论坛、论著、经验交流、临床病例讨论、综述、个案报道、误诊误治、中医中药等栏目。《现代医学》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定价:8.00元/期,48.00元/年,邮发代号28-69,全国各地邮局订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术中无交界区心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消融策略

    朱伯谦王沛宋兵战陆敬平...
    827-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消融术中无交界区心律(junctional rhythm,JR)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及消融策略.方法:纳入2014 年1 月至2023 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行电生理检查诊断为AVNRT患者276 例,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分析消融过程无JR患者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结果:无JR组共6 例患者,与消融中有JR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等无明显差别,无JR组患者基础心率更高、成功消融靶点A/V比例更大、消融时间更长.结论:AVNRT消融术中无JR患者相对少见,对于AVNRT消融过程中无JR患者应在每次消融后进行电生理检查诱发心动过速,避免过度消融引起并发症.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交界区心律

    高血压人群颈动脉超极速脉搏波速度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李惠玲赵淳黄辉朱正球...
    831-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年龄对颈动脉弹性的影响价值,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超极速脉搏波(ufPWV)检测方法的定量评估.方法:纳入2018 年9 月—2022 年 9 月于江苏省中医院体检及入院的 159 例高血压受试者(实验组),另将同期体检的253 例血压正常者纳入研究为对照组.通过ufPWV检测方法测量收缩开始时(PWV-BS)和收缩结束时(PWV-ES)的脉搏波速度,并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所有研究对象被划分为6 个不同的年龄段,分别是19~29 岁、30~39 岁、40~49 岁、50~59 岁、60~69 岁、≥70 岁.对比分析各年龄段内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的PWV-ES值和PWV-BS值.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WV-BS、PWV-ES值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PWV-BS为(6.0±1.7)m/s、PWV-ES为(9.0±2.6)m/s、cIMT为(0.063±0.026)cm,对照组PWV-BS为(6.1±1.4)m/s、PWV-ES为(7.7±2.4)m/s、cIMT为(0.053±0.010)cm,两组之间分析结果显示PWV-ES和c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WV-B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在被划分的6 个不同年龄段内,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者之间比较显示PWV-E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仅为30~39 岁、40~49 岁、50~59 岁3 个年龄段(分别P<0.05、P<0.01、P<0.001).PWV-BS在各年龄段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及对照组PWV-ES及PWV-BS值均与年龄呈显著相关(实验组r1=0.337、r2=0.173;对照组r1=0.659、r2=0.350).结论:ufPWV技术是评估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有价值的检测方法,其中PWV-ES和cIM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尤其在30~39 岁、40~49 岁、50~59 岁3个年龄段内的高血压人群中更具价值.年龄与ufPWV技术指标及动脉硬化风险密切相关.

    超极速脉搏波年龄高血压内中膜厚度

    SGLT-2i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宋思凡童嘉毅魏芹于复超...
    836-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SGLT-2i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有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住院的204 例高血压病合并2 型糖尿病的LVH患者,根据是否使用SGLT-2i分为SGLT-2i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02 例.收集了所有纳入患者的基线时及再次至来院复查时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用药情况、左心室结构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等.并比较两组间的基线和复诊的相关指标.结果:对基线资料的分析发现,年龄、糖化血红蛋白、IVST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时相比,对照组LVMI、LVM、LVDd、LVPWT、舒张压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GLT-2i组LVMI、LVM、LVDd、IVST、LVPWT、空腹血糖、肌酐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1∶1 倾向性评分匹配平衡混杂因素后,SGLT-2i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LVMI差值、LVM差值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显示,SGLT-2i治疗与LVMI及LVM降低有关(LVMI:β=-0.303,P=0.002;LVM:β=-0.303,P=0.002).但SGLT-2i对LVEF没有影响(P>0.05).结论:SGLT-2i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LVH具有逆转作用.

    SGLT-2i左心室肥厚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仲蕾张会许静陆雅维...
    845-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中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2023 年5 月—2023 年12 月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349 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2 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构建可视化的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了验证.结果:2 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率为16.9%(59/34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每周锻炼次数、BMI、小腿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营养状态评估(MNA-SF)得分是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肌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82[95%CI(0.968,0.995)];最佳临界值为0.366,灵敏度为0.966,特异度为0.934.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2.446,P=0.964;Brier评分为0.036.结论: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可为医护人员进行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老年人中年人2型糖尿病肌少症预测模型

    基于医联体分级教育干预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

    王小清李庆胡文俞伟男...
    852-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三级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家庭医生分级教育的干预新模式对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从 2014—2015 年市社保中心管理离退休人群中,选取本院紧密型医联体签约的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社区家庭医生管理基础上由专科医师及护士给予一年系统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社区管理,社区家庭医生接受三级医院专科团队一年2 次的培训.4 年后,共记录数据完整的T2DM患者456 例,其中女282 例,男174 例,平均年龄(61.82±0.35)岁,干预组168 例,对照组288 例,比较两组随访干预前后生化指标及心血管疾病情况.结果:(1)干预后,所有患者血糖、血脂、收缩压等较基线下降(P<0.05);(2)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LDL-C无明显升高;(3)对照组冠心病的风险是干预组的2.53 倍(P<0.05);(4)干预组的肾功能无明显下降,矫正混杂因素后,生活方式干预是肾功能下降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基于紧密型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三级医院专业团队介入,对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干预的新模式,可有效降低2 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

    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紧密型医联体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心血管疾病

    基于LASSO回归的缺血性脑卒中经鼻喂养患者吞咽障碍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唐诗颖文晓宇李军文赖莉...
    858-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经鼻喂养患者吞咽障碍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回顾性分析2018 年5 月—2022 年4 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因吞咽障碍接受鼻胃管喂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111)与预后良好组(n=176).采用LASSO回归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脑卒中后经鼻喂养患者吞咽障碍康复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 287 例患者,共111(38.68%)例患者发生吞咽障碍预后不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71±11.49)天,平均院内鼻胃管喂养时间为(13.36±9.71)天.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年龄>70 岁[OR(95%CI)=4.86(2.32~10.17),P<0.001]、中风次数>2 次[OR(95%CI)=5.65(1.63~19.50),P=0.006]、既往高血压[OR(95%CI)=11.65(5.23~25.95),P<0.001]、电解质紊乱[OR(95%CI)=7.20(3.53~14.67),P<0.001]、气管插管[OR(95%CI)=2.88(1.15~7.23),P=0.024]、入院时的NIHSS评分[OR(95%CI)=6.24(1.11~34.99),P=0.038]和入院时的Barthel指数[OR(95%CI)=0.06(0.01~0.47),P=0.007]是缺血性脑卒中经鼻喂养患者吞咽障碍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从年龄、中风次数、既往高血压、电解质紊乱、气管插管、入院时的NIHSS评分和入院时的Barthel指数等方面对缺血性脑卒中经鼻喂养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筛选预后不良的高风险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进行精准干预,以改善其疾病预后.

    脑卒中吞咽障碍恢复影响因素分析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患者痴呆风险的网状Meta分析

    邢雨涵张月张浩永许方蕾...
    86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与维生素K抗凝剂(VKA)对心房颤动患者痴呆发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基于PICOS原则纳入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影响心房颤动患者痴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3 年9 月,使用RevMan 5.4 软件和R 4.2.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 13 篇文献,共2 187 211 例心房颤动患者.结果显示,NOACs和VKA造成痴呆风险比较存在差异(HR=0.88,95%CI 0.82~0.95);对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依度沙班和华法林对比存在显著差异(HR=0.36,95%CI 0.11~0.93).结论:NOACs在预防心房颤动患者痴呆发生方面优于VKA,未来还需要更多临床试验证实该结论.

    心房颤动痴呆抗凝新型口服抗凝药维生素K抗凝剂

    关节镜清理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Meta分析

    何舰叶斯哈提·木拉提别克陈汉东张悦...
    874-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关节镜清理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计算机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检索关节镜清理联合PRP治疗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时间范围为从数据库建库开始至 2023 年8 月.运用RevMan 5.3 软件和Stata 14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2 064 篇,筛选后最终纳入 17 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1 280 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1)与单用关节镜清理术相比,关节镜清理联合PRP注射治疗的有着更高的临床有效率(OR=5.37,95%CI 3.21~8.99,P<0.001).(2)与单用关节镜清理术相比,关节镜清理联合PRP注射治疗的VAS评分(3 个月:MD=-1.50,95%CI-2.04~-0.96,P<0.001;6 个月:MD=-1.33,95%CI-1.77~-0.89,P<0.001;12 个月:MD=-1.30,95%CI-1.98~-0.62,P=0.000 2)、Lysholm评分(3 个月:MD=10.26,95%CI 5.49~15.04,P<0.001;6 个月:MD=4.95,95%CI 0.59~9.31,P=0.03;12 个月:MD=9.76,95%CI 7.89~11.63,P<0.001)以及TNF-α水平(MD=-22.55,95%CI-41.70~-3.40,P=0.02)、IL-1β水平(MD=-24.38,95%CI-30.85~-17.90,P<0.001)均有着更好的结果.(3)关节镜清理联合PRP注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用关节镜清理术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关节镜清理术相比,关节镜清理联合PRP注射治疗KOA的临床疗效更好,具体表现在提高临床有效率、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方面,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RCT来进一步验证.

    膝骨关节炎富血小板血浆关节镜Meta分析

    不同干预措施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应用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程敏刘芹甘皓月刘航呈...
    884-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干预措施对ICU获得性衰弱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数据库,搜集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 年5 月.由2 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5.1 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 29 篇RCT,包括2 188 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MRC评分最佳概率排序中效果最优的是中药治疗+针灸治疗.APACHEⅡ评分最佳概率排序中效果最优的是中药治疗+针灸治疗.MBI评分最佳概率排序中效果最优的是康复训练+体外膈肌起搏.ICU住院时间最佳概率排序中效果最优的是早期康复训练.机械通气时间最佳概率排序中效果最优的是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总住院时间最佳概率排序中效果最优的是早期康复训练.IL-6 最佳概率排序中效果最优的是早期康复训练.结论:当前证据表明,12 种干预措施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均有所帮助,其中,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早期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体外膈肌起搏可能是较为有效的干预方式,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论证.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患者临床疗效网状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微波消融联合仑伐替尼及HAIC或TACE治疗进展期HCC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赵敬兵钟晓蓉汪杰李钊...
    892-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微波消融术(MWA)联合仑伐替尼及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进展期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评价方法,收集2019年10 月至2022 年10 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MWA联合仑伐替尼及HAIC或TACE联合治疗进展期HCC的96 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其中MWA联合仑伐替尼及HAIC方案治疗的患者43 例,MWA联合仑伐替尼及TACE方案治疗的患者53 例.根据mRECIST评价标准评估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不良事件发生发生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HAIC联合治疗组43 例患者总体疗效评价ORR为67.4%,DCR为84.4%.TACE联合治疗组53 例患者总体疗效评价ORR为32.1%,DCR为69.8%.HAIC联合治疗组、TACE联合治疗组中位PFS分别为13 个月(95%CI 8~18)、9 个月(95%CI 7.2~10.8)(P=0.042).两组患者中位OS分别为18 个月(95%CI 11~25)、14 个月(95%CI 10.7~17.3)(P=0.342).HAIC联合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腹痛、下肢静脉血栓及化疗相关骨髓抑制,TACE联合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腹痛、肝功能异常及血小板减少,并且两组患者均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结论:MWA联合仑伐替尼及HAIC治疗进展期HCC相比于MWA联合仑伐替尼及TACE组治疗进展期HCC有更高的PFS,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动脉灌注化疗微波消融仑伐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