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章永林

月刊

1008-7974

thsywk@126.com thsyld@126.com

0435-3208109

134002

吉林省通化市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战佩英何迪周丽威郑君...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铸魂育人功能,是地方高师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培养青年学生责任担当的最好教科书和精神滋养场域。该文在分析地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瓶颈的基础上,解读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必要性,提出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师院校的实践路径。新时代地方高师院校应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红色基因传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红色文化地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长征精神涵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逻辑及路径

    徐星华张雷蒋泽枫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精神动力,是可以影响世界的重要文化"软实力"的自我展现。将长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托"大思政"理念,探寻长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课主阵地、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契合点,充分发挥长征精神的价值引领和实践导向作用。

    长征精神精神谱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状及优化路径

    曹雷张巍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具体表现为思政课建设政策支持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参与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基于问题导向,未来要在以标杆课程建设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构建一体化思政课教学体系以及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方面深耕探索,不断优化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路径。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书院文化对现代大学书院制建设的启示

    刘智鹏张馨文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书院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弦歌不辍、传承千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书院在古代社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教育制度和育人模式。批判性吸纳传统书院文化中蕴含的教育智慧和弘扬传统书院人文精神是新时代继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教育理念的重要任务,能够为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传统书院文化现代大学书院制教育理念

    "融合与破圈":文旅类短视频国际传播的路径探析

    何君博王爽洁金佳林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文旅业与短视频的深度融合发展,文旅类短视频已经成为各大平台获取流量的新形式,其通过典型符号形式将各类文旅内容呈现给各国受众。该文以新媒体发展为大背景,从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和传播空间三个方面分析文旅类短视频国际传播融合创新发展的特点,从传播内容、文化认同、传播逆差和传播效果四个方面剖析文旅类短视频国际传播,破圈面临的困境,并从受众思维、共情策略、议程设置和资源整合四个方面入手为文旅类短视频国际传播提供相应的破圈路径选择。

    新媒体文旅类短视频国际传播融合破圈

    信仰与追逐:主旋律动作电影的差异化叙事

    姜贵欣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作电影一直深受全球观众喜爱。在我国,近年来以《战狼》《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为代表的作品成为主旋律动作电影的典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有冲击力的动作元素等吸引观众,积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中备受瞩目的一部分。传统的叙事模式在一些创作者的实践中已经受到挑战,差异化叙事逐渐成为创作者们探索的方向。差异化叙事不仅为主旋律动作电影带来了新的创作思路,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多样化和丰富的观影体验。差异化叙事不仅能增加电影的艺术深度,更能满足观众对创新性的需求,提高电影的市场竞争力。

    主旋律动作电影差异化叙事信仰元素追逐元素

    目标导向下的地方戏教育传承——以黄梅戏为例

    檀雨桐刘贵梅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高速推进发展的新时代,地方戏也在持续发展,但地方戏的传承却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戏曲人才数量急剧减少、受众群体大量流失等。黄梅戏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地方戏剧种之一,若能在教育传承过程中以教育目标为导向,根据与其文化艺术相关人群的不同定位、作用与特点,采用差异化的教育传承方式、路径与内容,形成完整有序的教育传承体系,就能有效解决其文化艺术传播和传承过程中"人"的问题,促进地方戏在新时代发展进步。

    地方戏教育传承代际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欧陆游学"与19世纪英国女性艺术史学家的涌现

    符莉陈丹艺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陆游学"作为英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现象,对19世纪女性艺术史学家的涌现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时期,众多英国女性踏上了穿越欧洲的旅程,通过"欧陆游学"期间所撰写的游记、评论和学术调查等文献,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的作品提供了精彩而独到的注解,为西方艺术史学科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英国欧陆游学女性艺术史学家意大利文艺复兴

    "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指导微课程的价值向度与开发策略

    许适琳李冬梅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减负提质的政策要求及有效实施,促使家庭教育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家庭教育指导力的高质量建设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议题构成。"微课程"具有内容精巧、形式灵活、受众广泛等特征,其对"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指导力提升具有"助力家庭教育指导的观念引领力""重塑家庭教育指导的技术和方法""建设家庭教育指导的示范性成果""研习家庭教育指导的反思性案例"等价值作用。面向"双减"的家庭教育指导微课程开发可以围绕五个基本策略展开,即:承接政策文本落实要求,对焦家长教育指导需求,围绕学生情感态度体验,挖掘地方资源开发价值以及建构家校社协同开发体。

    "双减"家庭教育指导微课程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双师型"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迟硕黄玥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对地方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立足于新文科背景,应用"英语+专业"协同教学模式培养"英语运用能力+专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英语人才,使学生英语能力更具行业导向性,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个性化培育需求,服务地方经济。为了突出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专业性和职业性,建设"双师型"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势在必行,这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专业化过程中实现向"双师型"教师角色的转变。该文基于此,明晰"双师型"大学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构成,分析其师资现状及困境,探索地方高校"双师型"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为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创新培养赋能助力。

    新文科地方高校双师型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