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章永林

月刊

1008-7974

thsywk@126.com thsyld@126.com

0435-3208109

134002

吉林省通化市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BOP模型的电商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陈仁萃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电商行业高速发展,加速了各大企业之间的产权交易,对各大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精确评估企业价值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该研究首先分析了二项期权定价模型评估电商企业价值的适应性,然后以企业实体自由现金流为根本构建二项期权定价评估模型,最后选取10家电商企业作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构建的评估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股价的偏差值,最高约为20。14%,最低约为9。51%,平均约为10。96%,偏差值在预期范围之内,说明该研究构建的模型可以对电商企业价值进行准确评估,同时也可以为同类型的企业价值评估提供参考。

    二项期权定价模型价值评估产权交易股价实物期权电商企业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案例分析及思考——以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

    张杰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民阅读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阅读推广已经成为新时代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工作。红色文化凝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伟大民族精神,是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高校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了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的成功案例,总结出可供我国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工作借鉴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出完善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的策略,旨在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的价值、困境与纾解

    杨红梅梁波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历史纪录,记录着人类活动的真实情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在各种历史实践中形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成档案,转化为有形的记录,可以真实地反映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的价值、困境及其纾解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具有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强化民族与社区的文化认同、为研究与教育提供珍贵资源、促进文化多样性与国际交流等重要价值。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存在存储技术手段局限性明显、经费与资源支持力度缺乏、档案管理和规范体系缺失、社会公众遗产认知度较低四方面建设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引进现代数字化技术、拓宽经费筹集途径、增强跨部门与跨学科合作、加强社会宣传推广和公众认知教育的纾解之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档案管理

    DNN模型训练之学习率调整策略探究

    胡秀建赵慧丁远远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率调整策略是深度学习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现有的学习率调整策略存在调整方式不灵活、逃离鞍点的能力不足、精确度不高、泛化能力不强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学习率的调整策略进行研究和实验,提出了有效训练状态的概念和有效学习率区间的查找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学习率调整策略——带预热的可变周期学习速率(Variable Cyclic with Warm-up Learning Rate-schedule,VCWLR)。采用VGG16、Resnet18等BaseLine模型在Cifar10基准测试平台上对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证明了 VCWLR比现有的学习率调整策略更灵活高效。使用VCWLR不仅弥补了深度学习课程中知识点的不足,更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理解网络模型训练过程,提高学生训练DNN的能力和水平。

    深度神经网络优化器学习率VCWLR

    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策略研究

    孙子淇田世全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要在贯彻终身教育政策理念的要求下,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满足更多学习者的教育需求。可以通过开放教育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推进远程教育等方法,促进高等教育积极融入终身教育体系,进而推动自身的转型和发展。

    终身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终身学习教学改革

    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天文学入门"课程为例

    徐志伟夏正宇赵红艳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天文学入门"为例,针对课程性质、授课对象和育人目标,提出了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思政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和建设重点,并进行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实践表明,"天文学入门"的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同向同行,增加了课程的思想性、价值性和人文性,拓展了课程的广度、深度、高度和温度,实现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立德树人的目的。

    天文学课程思政通识教育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俄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关慧颖蔡欣航王烨姝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理念因其对传统课堂的重构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已引起我国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该文在深入剖析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俄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出可供高校俄语专业课堂教学借鉴的思政教育有效融入策略,帮助高校俄语教师运用多方资源创新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文科高校俄语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许晶刘飞丁洪山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借鉴了韦伯分析模式,构建出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框架,结合过程性目标内容,从教师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在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和知识分布平衡性四个维度,以及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内容领域的九个主题内容,研究了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过程性目标内容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目标内容与课程标准在统计学意义上具备一致性。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程标准一致性

    农村初中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五三"模式构建研究

    周丽威吴波王亚娣牛冬平...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村初中劳动教育课程面临课程资源开发欠缺、课程理念认知不清、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课程实施形式单一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该研究遵循本土性、实践性、时代性原则,构建了农村初中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五三"模式。具体包括课程开发主体三方协同、课程目标三层递进、课程内容三项融合、课程实施三化贯穿、课程评价三大要点五个方面。完善农村初中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体系,对促进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五三"模式

    基于 2014-2023 年 CNKI 的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数据分析

    宫婷樊丽娜
    13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孤独症儿童数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聚焦于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这一新兴趋势,通过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方法,探讨了融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数据来源包括2014-2023年间中国知网的244篇相关文献,研究内容涵盖教学策略、师资培训、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在教学、课堂管理和教学策略等方面面临复杂性,师资力量薄弱且专业化水平不足,外部支持尤其是社会和家庭参与存在不足。基于此,提出了三点改进建议:一是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加强视觉支持和结构化教学;二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三是增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支持力度,建立全面的支持体系。

    孤独症自闭症融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