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章永林

月刊

1008-7974

thsywk@126.com thsyld@126.com

0435-3208109

134002

吉林省通化市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出土《日书》所见先秦礼俗的特点

    刘伟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土《日书》作为一种实物史料,弥补了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之处,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直接了解先秦社会礼俗的契机。出土《日书》能够看出先秦礼俗具有实用性、地域性、传承性及约束性,这些特点是礼俗自身发展的结果。从生子、服饰、建筑、农业及祭祀礼俗等方面可以看出《日书》中礼俗的实用性,从内容的设置方面也能看出先秦《日书》中礼俗的实用性。目前发现的先秦《日书》主要包括秦、楚二国,从这两种《日书》可以看出秦楚两国礼俗的差异。《日书》所见先秦礼俗具有传承性主要体现在生命礼俗、生活礼俗及生产礼俗方面。《日书》中关于礼俗的约定性可以从相关礼俗的禁忌日期与禁忌后果两方面看出。

    《日书》先秦礼俗实用性地域性传承性约束性

    从口头言辞到书面载录:甲骨卜辞的记言机制

    王秋萍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记言是先秦散文的主要书写方式,《国语》《左传》《战国策》均有精彩的记言部分。先秦散文记言的成功并非凭空而来,记言的源头在哪,以何种形式存在?它的动机是什么?从文学史的角度,以上问题值得厘清。甲骨卜辞是目前我国最早的成体系文献,具有典型的记言性质。为此,文中将从记言的类型、技巧、动机三方面梳理卜辞的记言机制,探寻散文记言的重要源头,揭示卜辞记言在中国散文书写中的价值。

    卜辞记言机制

    "网言微语"流行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刍议

    孟婷周佳强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言微语"于网络圈群中蓬勃兴起,历经从圈内暗语到圈外语言再到网络流行语的蜕变,成为智能时代崭新的话语符号与独特的文化表征。"网言微语"的创生和流行一方面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更多元化、趣味性、时尚感的话语资源;另一方面,"网言微语"因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在话语特色、话语言说、话语传递等方面存在差异而给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有效传递带来挑战。鉴于此,如何辩证取舍、合理借鉴"网言微语"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与"网言微语"耦合的"合力效应",最大限度发挥"网言微语"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助力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言微语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

    算法推荐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应对路径研究

    童桂林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推荐时代,算法以强大的技术功能、鲜明的意识形态倾向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变量。算法的内容生产、信息分发和事实还原逻辑呈现出娱乐化、功利化、猎奇化等多种样态,不利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自身的价值引领、文化建构及意识形态塑造功能。对此,高校应当在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优化算法媒介生态的同时巩固文化传播阵地、提升主体专业素养,再以此为基础不断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完善研判预警机制,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算法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增权作用。

    算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源探析

    徐德斌胡金红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实践观点的理论同源与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同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蕴生了高度契合的内在逻辑,实现了从话语交融向理论与实践交融的范式转化。而在这种转化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以其深厚底蕴与强大感召力,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培育主体力量,进而完成了通过唤醒主体自觉来构建精神生活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因此,深度挖掘并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教育,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的兼治之策。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高校"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与路径研究

    刘东张鹤馨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对外传播中拥有话语、平台和信息等优势,这为高校"讲好中国故事"打下了重要基础。新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高校独特优势,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高校国际话语体系、建立国际化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与多元化对外传播保障机制,推进高校在"讲好中国故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校讲好中国故事国际影响力

    投机氛围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研究

    钱润红孙嘉琪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管理层所作出的投资决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投机行为,企业投资效率是否受到企业所在地的投机氛围的影响呢?该文以2008-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投机氛围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所在地投机氛围越浓厚,企业投资效率越差,外部监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机氛围对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投机氛围通过提高代理成本降低企业投资效率。该文拓展了对于投机氛围和投资效率相关领域的研究也进一步研究了投机氛围等非正式制度对于公司治理的作用,揭示了地域文化对微观实体经济的影响。

    投机氛围投资效率地域文化

    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一项以上市公司为例的实证研究

    冯艳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技术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尚无具体研究。为探究互联网发展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具体影响,对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均值为3。078,文娱、体育业均值为2。99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行业均值为2。800。这三类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性地高于其他行业。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回归系数为0。036,表明互联网发展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发展水平越高,企业的审计费用越高。根据分析结果,研究提出了整合信息系统、建立自动化审计流程、强化内部控制、持续专业发展等建议,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可靠和可信赖的财务信息,这将促进经济活动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对企业制定合理的审计流程、降低审计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发展水平审计费用上市公司回归分析

    论曹禺经典话剧的意象构成

    葛胜君付洪蕊
    1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话剧的翘楚,曹禺凭借《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经典剧作让人望尘莫及。爬梳曹禺经典剧作,其中的诗意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而与其直接相关的意象研究同样不容忽视。如果可以对曹禺经典话剧作出宇宙意象、自然意象、人文意象的界说给予纵横,那么,爬梳曹禺经典话剧的象征、暗示、隐喻、渲染、对立统一、简义串联、复义叠加等意象构成的艺术技巧,似乎可以更好地认知曹禺对于生命的理解和对身边世界的体悟,也能更有效地领会曹禺经典话剧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曹禺经典话剧意象构成

    周小燕先生民族音乐艺术精神论析

    慕漫红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小燕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的奠基人和卓越代表,堪称中国声乐教育的一面旗帜。作为一名胸怀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声乐教育家,她对演唱曲目的倾向选择、对声乐艺术归宿的解读,以及为中国声乐学派构建付出的不懈努力,无不印刻着一位人民艺术家饱含浓厚家国情怀的民族音乐艺术精神。通过该文细读周小燕先生之音乐生涯,体会、学习、发扬周小燕先生的民族音乐艺术精神。

    周小燕民族音乐艺术精神中国声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