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
体育科技

吴数德

季刊

1003-1359

tykj1979@vip.sina.com

18977182992

530031

南宁市星光大道3号

体育科技/Journal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体育刊物,主要刊登与体育运动项目有关的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技术、战术和运动医学、生理、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学术论文,并介绍国内外有关学科的先进成果,为提高体育运动水平提供各种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合模式的案例分析——以玉溪师院校园竹竿舞竞赛活动为案例

    余贞凯陈镜妃
    95-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竿舞具有教育性、参与性、表演性、观赏性和民族性的特征,近年来在云南高校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其影响力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把竹竿舞项目融入到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能够进一步拓展云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路径,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为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创建良好平台,进而为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做出贡献。文章试图以玉溪师院校园竹竿舞竞赛活动为案例,对竹竿舞竞赛活动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合的模式做一个初步的分析。

    校园竹竿舞竞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水族赛马研究述评

    张江龙申彦昌龙宇晓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赛马运动在水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文化存在,在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维系民族认同、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对相关论著的梳理和内容分析表明,经过研究者们多年来的努力,水族赛马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可圈可点的的学术成果,不仅积累了一批有价值的基础文献,开拓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研究主题,也提出了一些较有新意的学术观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为研究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缺乏深描研究,研究方法较为陈旧、单一,理论借鉴十分有限且明显老化。该研究领域亟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研究议题,引进前沿理论和新兴方法,以促进水族赛马研究的纵深发展,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水族赛马运动和赛马产业发展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

    水族赛马传统马术行动者网络理论地方性知识多物种民族志

    民俗体育项目间的采借与发展研究——基于两个国家级舞狮非遗项目的田野调查

    李拥理赵芳刘德军韦金琼...
    100-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化圈和文化采借理论,考据民俗体育项目间的采借与发展,厘清民俗体育项目间的采借途径,探析民俗体育项目采借后的发展。研究认为:从起源、技艺以及道具进行考证,佛山醒狮与藤县舞狮存在渊源与关联;藤县舞狮通过文化交流、人口流动和竞赛表演等途径采借佛山醒狮;藤县舞狮融合采借后参与群体增多、舞狮技艺提高、社会影响深远,是舞狮技艺发展中的璀璨明珠。

    民俗体育项目舞狮采借发展田野调查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休闲农业的融合研究——以昆明宜良耿家营马蹄湾为例

    赵惠杨永梅杨建美张沙...
    102-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将会为休闲农业的结构转型、创新升级提供新的方向。文章对耿家营马蹄湾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休闲农业开展情况进行调查,探索两者的融合模式与路径,研究提出"旅游+体育""民族文化+体育""农业活动+体育"三种融合模式,可通过挖掘休闲农业产业资源、传承和创新特色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效应的融合路径来促进耿家营马蹄湾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乡村振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农业融合

    纳西族传统体育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葛锦润和丽娟和继荣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纳西族传统体育传承与保护现状和丽江地区全域旅游实施现状调查分析,并对纳西族传统体育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制定纳西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计划、打造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市场潜力的精品体育文化、文旅融合发展布局、培养传统体育与全域旅游专业人才、构建东巴文化主导的纳西族传统体育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五个方面的纳西族传统体育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为丽江全域旅游实施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新思路,为其他省市或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及全域旅游的实施提供案例参考。

    纳西族传统体育全域旅游传承与保护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休闲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王英伟朱梅新
    107-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需要探寻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做好文化传播,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背景下,促进社会经济再创新。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得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支柱,两者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域旅游和健康中国理念提出后,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获得了制度支持。关于在体育和旅游这两个产业,《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中指出:全面小康是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重要步骤,需要创新发展模式,依靠人民的辛劳和智慧,创新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我国户外体育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在旅游行业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情况下,需要明确旅游和体育产业定位,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在发展模式上积极调整。为了满足新形势发展要求,需要成立休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发展基地,获得地方资本的支持,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文章使用理论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形势下休闲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提出发展方案。

    旅游产业休闲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发展路径

    情景认知理论下的操舞类体育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余照铖兰林玉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情景认知理论,设置动作解读、情景设置、思政结合三个环节,实现教材与专业相结合,体育与育人相结合,为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方法提供参考。

    情景认知理论操舞类课程思政

    项目导向教学法在高校气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杨盼旺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项目导向教学法在高校气排球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探究,为促进项目导向教学法在高校气排球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项目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学生掌握气排球技术皆有显著的效果,前者的教学效果优于后者;前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气排球技术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与终身体育意识,改善课堂氛围,促进人际交往,增强职业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项目导向教学法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公共气排球课

    核心素养下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差异性因素分析

    邱妍妍
    114-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教育发展的科学化趋势要求更加注重青少年核心素养下体育价值观的构建与培养,将"德"与"育"融合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当下我国青少年受家庭化、学校化、社会化、自身化的差异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青少年存在价值观定位不清,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正确积极的价值导向,自我思考意识不强;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监护与评估效不高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必然要催化政府政策的干预,媒体的渲染,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师资团队的梯形构建,精确培养当下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核心素养,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青少年体育价值观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德育发展路径研究

    赵伟科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价值、困境和路径。高校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德育价值,即弘扬体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引导正向价值观;培养协作精神,锤炼道德品质;增强意志品质,塑造健康品格;提升规则意识,强化法纪观念。当前存在体育教育主体德育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体育教学重知识技能习得轻德育渗透、体育文化环境建设与德育结合度不高、课外体育活动德育渗透不足等问题。研究建议:应从德育主体出发,走共建、共享、共有路径;从体育文化活动出发,走多渠道感化路径;从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出发,走规范、导向、激励路径;从社会实践出发,走协同共育发展路径。

    "立德树人"高校体育文化德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