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马建标

双月刊

1673-095X

yxb@mail.tjut.edu.cn

022-23679427 23679375 23679631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红旗南路263号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时效对Sanicro25钢/P92钢异种钢焊接接头组织及元素迁移的影响

    赵志航申俊杰李博阮涛涛...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种焊焊接部长期服役下的组织演变及元素迁移会对其服役安全性产生影响。文中采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对Sanicro25/P92 钢进行焊接,焊丝选用ERNiCrMo-3。将焊接接头在650℃下时效0,500,2 000 h后,观察热时效对焊接接头组织演变和元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部中不同区域的微观组织存在较大差异。P92 钢的组织分为P92 钢热影响区(heat affected zone,HAZ)和P92 钢非热影响区(non-heat affected zone,Non-HAZ),时效后组织中的晶粒尺寸增大,Laves相的数量增多,Laves相主要分布在晶界上;在焊接部P92 钢粗晶热影响区(coarse grained heat affected zone,CGHAZ)中观察到δ铁素体,时效后δ铁素体数量逐渐增多形成δ铁素体带。Sanicro25 钢和焊缝的组织分别是奥氏体晶粒和树枝状结构,热时效后Sanicro25 钢的组织变化不明显,焊缝中的枝状结构更加清晰。在P92 钢和焊缝的交界处出现元素迁移,时效2 000h后元素迁移趋于稳定。时效后,焊接部P92 钢CGHAZ的硬度值下降最多。

    Sanicro25钢P92钢异种焊微观组织元素迁移

    皮质骨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力仿真与研究

    朱玉莹郑清春张春秋张善青...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开颅手术中,磨削作为传统精密加工方法可以实现骨组织的高效切除。针对过大的磨削力容易造成骨裂纹、骨组织损伤这一问题,基于普通磨削与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运动学方程,建立皮质骨超声振动辅助磨削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试验结果获得磨削参数和超声振动参数与磨削力的二次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磨削速度、磨削深度和超声振幅对磨削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磨削力随着磨削速度与磨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选取的超声振幅范围内,随着超声振幅的增加,磨削力先减小后略有增大;合理地选择磨削参数可以有效降低磨削力。

    皮质骨磨削超声振动磨削力响应面分析

    基于分块模板匹配的印刷品文字缺陷图像检测方法

    王旭周海波王军豪窦富超...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自动化生产的飞速发展,印刷品缺陷检测逐步成为提高印刷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印刷品文字缺陷检测中,由于受纸张表面柔性等因素影响,存在局部模板匹配精度偏低的问题,导致误检率偏高,为进一步提高其检测精度,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分块模板匹配的印刷品文字缺陷图像检测方法。该方法将模板图像作为检测标准,利用霍夫直线法检测印刷品裁切线,完成扫描图像整体位姿与大小矫正,并采用分块模板匹配法,完成模板图像与扫描图像的局部高精度匹配,随后经图像正负差分与图像融合处理,获得漏印、墨斑及墨色不均等缺陷图像,最后进行连通域分析去除伪缺陷,进而实现印刷品文字缺陷图像检测。经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较好满足检测要求,在印刷品行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印刷质量模板图像扫描图像分块模板匹配缺陷检测

    加工误差影响下微谐振器的非线性分析

    赵懿炜王冲冯晶晶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精度的限制以及偏置的加工方法,导致其形状发生变形,出现浅拱形态。这种加工误差存在的方式可归结为微梁厚度方向上的变形和初始变形,将影响微谐振器的非线性特性。文中同时考虑微谐振器模型的初始变形与厚度形态误差,研究其对系统动态频率响应的影响。应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微梁的数学模型。通过伽辽金法对模型进行降价,并使用多尺度法以及Runge-Kutta法分析了系统的软硬特性。通过分析截面系数、初始上升系数和直流电压之间的变化关系,使系统实现线性振动,从而为谐振器性能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初始变形厚度误差微谐振器多尺度法Runge-Kutta法

    分流叶片长度及周向位置对氢气离心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陈春刘原野韩剑英童志庭...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分流叶片长度及周向位置对氢气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机制,利用NUNECA软件对不同分流叶片长度及周向位置的氢气离心压气机模型展开了数值模拟计算,同时深入探究了压气机特性线和内部流场,得到了不同分流叶片长度及周向位置下氢气离心压气机的性能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叶轮内部添加分流叶片可以降低主叶片压力面的载荷,从而使氢气离心压气机的性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过长的分流叶片会导致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流道内摩擦损失增加,同时也会导致进口出现堵塞,从而降低了压气机的效率和压比。随着分流叶片长度及周向位置系数的增加,叶轮的总压比和等熵效率特性线整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对内部流场进行分析,发现当分流叶片长度系数为0。8,周向位置系数为0。5 时,叶轮气动性达到最好。

    氢气离心压气机分流叶片数值模拟气动性能

    基于传递函数的IGBT模块结温估计及老化监测方法

    孙谢鹏杜明星胡经纬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模块的Cauer模型与可靠性密切相关,因此研究Cauer模型及其参数的提取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此,以三阶Cauer模型为例,研究了基于底板温度传递函数的热网络模型参数提取方法,并利用该模型实现了结温准确估计和老化状态监测。首先,建立了底板温度传递函数与热网络模型参数的关系,确定了三阶Cauer频域模型的热阻和热容。其次,根据得到的三阶Cauer频域模型反推出结温传递函数,进而求得结温表达式,实现IGBT模块结温估计并实验验证其准确性。最后,将该方法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标准下的总热阻计算方法相比,计算误差小于 1%,且实现了结温的准确估计。此外,基于此方法可以实现对IGBT模块、热界面材料(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TIM)和散热片散热效果的状态监测。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Cauer频域模型传递函数结温估计状态监测

    软磁材料磁特性测量研究综述

    张跃跃赵浛宇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磁材料是生产、生活以及国防科学技术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如硅钢片、铁铝合金等。在全球软磁材料行业中,中国的产量以及市场份额均超过了70%,处于主导地位。设计、制造软磁材料和器件都要以材料的各种磁性参数为依据,因此磁特性测量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目前国内外对磁特性测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测量装置的激磁结构、复合传感器结构中B、H的测量方法以及考虑多物理场耦合情况下的磁特性测量等内容,文中比较详细地对国内外当前磁特性测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磁特性测量激磁结构综述B、H的测量方法多物理场耦合研究现状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安全共享模型研究

    姜鑫王春东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医疗数据的集中存储、共享效率低和隐私泄露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安全共享模型。首先,基于可验证延迟函数(verifiable dely function,VDF)对实用拜占庭容错(practical Byzuntine fault tolerance,PBFT)算法进行改进,实现了主节点的分布式选举,保证了主节点的可靠性;其次,使用闪电网络技术构建链下匿名通信交易通道,解决数据共享过程中匿名通信问题,提高了数据共享效率;最后,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医疗数据共享方案,实现不同实体之间的数据安全共享。与现有数据共享方案相比,该方案在安全性和共识效率方面具有优势。

    可验证延迟函数医疗数据共享闪电网络共识机制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FTIR温室气体检测系统研究

    李浩马旭邢少松徐智宏...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社会的急速发展使得能源利用率大幅度增加,二氧化碳(CO2)等气体的排放引发了温室效应,环境污染防治问题也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方面,实现对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的高效检测成为了当务之急。文中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实现对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 O)的浓度检测,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 squares,PLS)的浓度反演方法,对所测气体的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仿真模型的预测浓度与实际浓度的拟合关系。实验得到两者线性相关系数接近1,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同时,以CO2 为样气,对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多次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良好,满足实验条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偏最小二乘法浓度反演温室气体

    基于改进有限时间的电力系统混沌控制

    王红君李淑一赵辉陶纪中...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电力系统会受影响产生混沌振荡现象,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比如,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无功功率将会导致电压相角偏移,从而进一步引发电力系统混沌振荡现象。通过对电力系统相对电角度和相对角速度的调控和观测,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控制。文中首先对二阶电力系统模型(model of second order power system,MSOPS)进行混沌振荡的动力学分析,综合利用反步法和固定时间控制器等方法,设计了一种改进有限时间(finite-time,FT)的控制器,既实现了对电力系统混沌振荡的抑制又减轻了计算负担、提升系统收敛速度。最后采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表明: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快速抑制电力系统的混沌状态,验证了控制方法的鲁棒性和快速性。

    电力系统有限时间混沌控制反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