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张伯礼

季刊

1673-9043

xuebaotxd@126.com

022-5959631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天津市教委中文核心期刊。本刊注重实用性,编排规范,栏目新颖丰富多彩,全面报道中医中药教学、科研、临床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全面提高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经脉理论讨论《黄帝内经》两种脉诊法

    钟胜禹王泓午袁卫玲
    961-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脉诊法是中医诊法中极为特色的一种,《黄帝内经》主要应用的脉诊法为遍诊法和寸口脉法,而脉诊的形成深受经脉理论的影响.在经脉理论发展中形成气血经脉和脏腑经脉两种经脉模式,并分别成为遍诊法和寸口脉法的基础.历代医家多着重于论述寸口脉法,而忽略了曾与寸口脉法并存的遍诊法,这使得脉诊的含义受限.脉与经脉的概念来自水,"经脉"一词正来源于诊脉,在经脉理论发展前后出现两种不同的经脉模式,即气血经脉和脏腑经脉.基于气血经脉的遍诊法诊察对象为十二经脉经脉的病候,基于脏腑经脉的寸口脉法诊察对象为脏腑病候.

    经脉遍诊法寸口脉法《黄帝内经》

    通心络胶囊结合丁苯酞治疗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潘立燕程淼李亚侃刘少坤...
    96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结合丁苯酞治疗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河北以岭医院收治的80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术后对照组40例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预后.[结果]观察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血糖达标率、血脂达标率对比(P>0.05),但观察组数据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NO)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比(P>0.05).因复诊意识薄弱、交通、就诊距离远、通讯地址更换等原因,观察组失访2例.随访期间,两组缺血事件、再狭窄发生率对比(P>0.05),但观察组数据较低.[结论]通心络胶囊结合丁苯酞用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能修复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进程、调节炎性因子、促血液循环,降低远期再狭窄及缺血事件.

    通心络胶囊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再狭窄血流动力学

    UHPLC-MS/MS法同时测定补骨脂药材中17种成分的含量

    夏宁张孝莹成丽媛张玥...
    971-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UHPLC-MS/MS法同时测定25批补骨脂中17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技术检测,色谱柱为Thermofisher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100 mmx2.1 mm 1.9 μm),流动相为水(A)-乙腈(B),梯度洗脱,进样量为3 μL,流速为0.2 mL/min,柱温40℃;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ESI);在多反应检测(MRM)模式下正、负离子同时测定.[结果]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4,5-去氢异补骨脂定、补骨脂查尔酮、异补骨脂色烯查尔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补骨脂宁、补骨脂定、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8-甲氧基补骨脂素、异补骨脂二氢黄酮、新补骨脂异黄酮、5-甲氧基补骨脂素、巴库查尔酮、Corylifol A 17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5.66%~101.38%,RSD为0.77%~3.04%;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57%,符合分析要求.含量测定显示,不同批次补骨脂中各成分含量差别较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适用于补骨脂的质量控制研究.

    补骨脂UHPLC-MS/MS含量测定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肾苏合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

    刘辰霈林燕
    978-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名老中医曹式丽教授"辛通畅络法"的代表方剂—肾苏合剂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平台筛选肾苏合剂的活性成分,通过R studio软件获取活性成分的相关靶点,并添加靶点名称的缩写,将方剂的靶点信息与Uniprot数据库信息进行规范化.通过Gene Cards、OMIM、CTD数据库获取DN的相关靶点.运用韦恩图在线绘制平台获取药物、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将"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可视化.将交集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进行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肾苏合剂活性成分66个,靶点504个,DN靶点2 646个,交集靶点243个.共获得PPI靶点241个(2个游离节点被删去),包括清蛋白基因(ALB)、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胰岛素基因(INS)、白介素-1β(IL-1β)等.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DNA-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转录因子结合、受体配体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结论]肾苏合剂可能通过多个靶点、通路治疗DN,本研究为肾苏合剂的临床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肾苏合剂糖尿病肾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STING/NF-κB信号通路探讨蓟黄素对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

    黄成硕林娴陈驹郑锦畅...
    987-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蓟黄素通过调控STING/NF-κB信号通路对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影响.[方法]取40只SPF级雌性C57BL/6小鼠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Sham)、模型组(CIA)、甲氨蝶呤组(MTX,1 mg/kg)和蓟黄素组(JHS,100mg/kg),通过胶原免疫法建立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实验结束,分别检测后爪肿胀度、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左侧膝关节形态学变化,测定右侧膝关节STING/NF-κB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IA组相比,MTX组和JHS组小鼠后爪肿胀度明显降低(P<0.01),血清TNF-α、IL-1β、IL-6、IL-10和MDA水平明显降低,而SOD活性明显增加(P<0.01),膝关节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软骨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膝关节STING和p-NF-κB p65/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蓟黄素可明显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STING/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蓟黄素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甲氨蝶呤STING/NF-κB信号通路

    宣肺败毒方调控TLR4/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抗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邱先哲黄晨瑶李彩霞张淑坤...
    992-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信号通路研究宣肺败毒方(XFBD)对IgG免疫复合物(IgG-IC)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药效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采用IgG-IC诱导小鼠构建ALI模型,灌胃XFBD 4 g生药/kg和8 g生药/kg,单次给药;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测定细胞活力;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以及TLR4/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组织TLR4、NLRP3和消皮素D(GSDMD)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连接蛋白1(ZO-1)以及TLR4/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隙增厚,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和肺组织脏器系数显著升高,LDH及细胞因子表达明显升高,Occludin和ZO-1表达下调,TLR4/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XFBD显著缓解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降低细胞因子表达,上调Occludin和ZO-1,显著下调TLR4/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结论]XFBD可通过调控TLR4/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发挥抗小鼠ALI的作用.

    宣肺败毒方急性肺损伤TLR4/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炎症

    基于正交设计探讨复方蕨麻胶囊对低温低氧失血性休克大鼠微循环的影响

    苗晓雪刘瑞曹忠平王振华...
    1000-1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正交设计,探究不同条件(空气氧含量、环境温度及药物浓度)对失血性休克(HS)大鼠微循环的影响,为预防低温低氧HS提供最优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海拔(用空气氧含量模拟)[3 551.7 m(13.5%)、3 080.7 m(14.5%)、2 751 m(15.2%)]、环境温度(5~10 ℃、10~15 ℃、15~20℃)及药物浓度[复方蕨麻胶囊低(27 mg/kg)、中(54 mg/kg)、高(81 mg/Kg)剂量]三个因素,每个因素各选取三个水平,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按照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共得出9种组合.将27只350~400 g雄性SD大鼠根据正交设计的干预方案分为9组,每组重复3次,进行HS大鼠的造模.实验过程中采集并记录放血前(T)、复苏前(T0)、复苏后1 h(T1)、复苏后2 h(T2)、复苏后3 h(T3)、复苏后4 h(T4)、复苏后5 h(T5)共7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肠系膜微循环指标[包括血管流速、灌注血管密度(PVD)和微循环血流指数(MFI)].采用相关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先筛选出实验最佳观测时间点,而后选出本实验条件下对改善HS大鼠的最优方案.[结果]筛选实验最佳观测时间点:对9组大鼠的MAP、HR、肠系膜流速七个时间点进行比较.1)MAP:①各组大鼠的MAP在不同时间点变化趋势一致(F=1.471,P=0.051);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2,P=0.467);③各组MAP在不同时间点不全相等(F=417.804,P<0.001).2)HR:①各组大鼠的HR在不同时间点变化趋势一致(F=0.782,P=0.730);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47,P--0.729);③各组HR在不同时间点不全相等(F=947.477,P<0.001).3)肠系膜血管流速:①各组大鼠的肠系膜流速在不同时间点变化趋势不同(F=4.933,P<0.001);②组间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41,P=0.086);③各组T在不同时间点不全相等(F=82.425,P<0.001).4)小结:根据以上数据选定T1为最佳实验观测点.本实验条件下最优方案的选择:①改善血管流速的最佳组合为第二组;②改善PVD的最佳组合为第二组;③改善MFI的最佳组合为第二组;④小结:第二组(即氧含量13.5%、温度10~15℃、药物浓度为中剂量)在实验条件内的组合最佳.[结论]HS大鼠复苏后的五个观察点内,T1这个时间点各指标改善最优;复方蕨麻胶囊中剂量对3 500 m左右的HS大鼠复苏效果最佳.

    失血性休克高原大鼠复方蕨麻胶囊正交设计肠系膜微循环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药复方辨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进展分析

    朱蕊李娜任晓亮王萌...
    1008-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高频使用中药复方,分析其复方组成和临床使用频率,梳理总结中药治疗CINV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近十年(2010-2021)有关中药复方治疗CINV的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治疗CINV频次前12的中药复方(非传统汤剂)的作用特点及制剂发展等方面,使用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和关键词时间线绘制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相关文献185篇,其中治疗CINV频率最高的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分别为旋覆代赭汤和陈皮.各中药复方临床常见制剂形式为颗粒剂和配方颗粒.现有治疗CINV的中药复方制剂相关研究庞杂,主要研究热点集中于试验类型、临床症状、机制研究关键指标、制剂类型等.[结论]现有中医药临床治疗CINV药物主要来源于经方,且目前进入制剂开发和机制研究的主要阶段,但目前制剂形式单一,现代中药制剂产品研发仍具有紧迫性.

    中药化疗性呕吐化学治疗文献计量学恶性肿瘤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期与临床蛋白尿期证候比较研究

    许艳超郑曙琴
    1017-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KD)相关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比较微量蛋白尿期与临床蛋白尿期中医证候特点,以期为临床规范分期治疗DKD提供新思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自2014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收录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证候和症状的提取、名称规范及拆分.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对DKD的微量蛋白尿期与临床蛋白尿期相关证候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文献3 506篇,最终纳入文献79篇.证候方面微量蛋白尿期以气阴两虚、血瘀证、湿热证、阴阳两虚和阴虚燥热最为常见;临床蛋白尿期以气阴两虚、血瘀证、阴阳两虚、湿热证和痰湿证最为常见.症状方面,微量蛋白尿期常见症状为倦怠乏力、口渴多饮、口干咽燥、肢体麻木、视物模糊、夜尿频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肢体疼痛;临床蛋白尿期常见症状为倦怠乏力、肢体麻木、水肿、视物模糊、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口渴多饮、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尿浊.[结论]随着病情进展,DKD的临床蛋白尿期相比于微量蛋白尿期,证候种类更加复杂多样,阳虚相关证候比例显著上升.

    糖尿病肾病数据挖掘中医证候微量蛋白尿期临床蛋白尿期

    远志及其复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柯敏萱李松哲孙跃峰郝志华...
    1021-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多因素综合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群体数目在不断增长,这已经成为了社会重大的医疗挑战.远志,作为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能安神益智、开窍祛痰、交通心肾、消肿散结,其活性成分多样,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上疗效显著,具有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阻止微管相关蛋白tau(Tau)磷酸化,保护血脑屏障,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神经细胞焦亡和炎症反应,抑制铁死亡,调控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等重要作用.以远志为主要成分的复方方剂具有整体调节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更全面的效果,能够更优化、更有效地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治疗.现对近年来远志及其复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价值.

    阿尔茨海默病远志复方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