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张伯礼

季刊

1673-9043

xuebaotxd@126.com

022-5959631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天津市教委中文核心期刊。本刊注重实用性,编排规范,栏目新颖丰富多彩,全面报道中医中药教学、科研、临床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全面提高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曹小霞边子妍丁金国董莹...
    193-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究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汇总瓜蒌皮注射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ADME数据库筛选其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与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中获取的冠心病的相关靶点交集获得核心靶点;其次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转换格式导入Cytoscape3.7.2 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和"相关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并分析关键靶点蛋白与活性成分;然后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将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来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的准确性进行虚拟验证.[结果]研究获得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可能相关活性成分10 个,核心靶点 7 个.瓜蒌皮注射液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控蛋白激酶B抗体(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热休克蛋白 90AA1(HSP90AA1)、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3)、雌激素受体 1(ESR1)、纤溶酶原(PLG)等核心靶点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白介素(IL)-17、叉头框蛋白O(FoxO)通路等信号通路以达到治疗冠心病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蛋白结合稳定,AKT1与 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二醇、木犀草苷和槲皮苷等对接更为稳定.[结论]瓜蒌皮注射液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来干预冠心病,为进一步揭示瓜蒌皮注射液的药理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瓜蒌皮注射液冠心病作用靶点

    清金益气方物质基准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田文丽惠玉玉钟雨虹杨梦茹...
    20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清金益气方物质基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为清金益气方物质基准质量标准的建立及清金益气方现代制剂的研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文章采用HPLC建立清金益气方物质基准指纹图谱,并对 10 批清金益气方物质基准指纹图谱进行了峰归属和相似度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行分析,进一步评价多批次物质基准间的质量差异.[结果]根据 10 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3个共有峰,共有峰之间的分离程度较好.此外,10批清金益气方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 0.90,满足指纹相似度评价的基本要求,能够为整体评价清金益气方物质基准质量提供参考根据;对比对照品,指认出 7个成分;通过化学模式识别将 10 批样品分为两类,并找出导致分类差异的4个主成分.分析发现导致10批差异分析的成分主要归属于黄芩和马鞭草,因此要严格控制黄芩和马鞭草的质量以保证物质基准质量稳定性.[结论]建立了稳定可行的清金益气方物质基准指纹图谱方法,全面地反映清金益气方物质基准的化学成分信息;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进行评价,使研究更加全面科学,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清金益气方物质基准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基于U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定量评价不同产地桑叶药材质量

    吕振国赵鹏武恬恬欧阳慧子...
    207-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桑叶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与多成分含量测定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桑叶药材质量.[方法]采用CORTECS UPLC C18 色谱柱(2.1 mm×100 mm,1.6 μm),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在 350 nm波长下进行梯度洗脱;建立 16 批桑叶药材UPLC指纹图谱,并对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及主成分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寻找不同产地桑叶药材的差异性成分.[结果]桑叶药材指纹图谱共标定出 14 个共有峰,通过比对标准对照品,指认出其中 8 个,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和紫云英苷;16 批药材相似度均大于 0.962,主成分分析将 16 批桑叶药材分为三类,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 5 个差异性标志物,差异显著性排序为 1 号峰(新绿原酸)>4 号峰(隐绿原酸)>3号峰(咖啡酸)>14 号峰>11 号峰.[结论]建立的综合评价方法稳定、可靠,可为桑叶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桑叶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含量测定

    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大鼠细菌清除效应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刘奉云安然王睦天李修齐...
    212-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PA)肺炎大鼠细菌清除效应及炎症因子和中性粒细胞(PMNs)浸润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 120 只,随机分为 5 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24 只,采用气管滴注法,建立肺炎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肌注头孢他啶,中药组予麻杏石甘汤浓缩煎剂灌胃,中西医结合组采用肌注头孢他啶联合麻杏石甘汤浓缩煎剂灌胃,分 4 个时点(造模后 0、12、24、72 h)处死大鼠,每组每个时点处死6 只,取肺组织及腹主动脉血,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肺组织匀浆细菌计数、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外周血PMN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1)造模后各组组内前后时点比较,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肺部炎症均逐渐改善,肺组织细菌计数均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时点,药物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肺部炎症均明显改善,肺组织细菌计数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外周血PMNs计数,模型组和西药组呈持续上升趋势,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组织MPO表达量,模型组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药物干预组均呈下降趋势;72 h时点,药物干预组MPO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因子比较,造模后 72h内,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血清IL-10水平均呈上升趋势,72 h时点,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IL-10 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0、12、24 h,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血清TNF-α、IL-8水平均呈上升趋势,24 h后,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TNF-α呈下降趋势,药物干预组IL-8 均呈下降趋势,72 h时点,药物干预组TNF-α水平较模型组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可促进机体清除PA,减少肺组织PMNs浸润,调节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IL-10水平,减轻肺部炎症损伤.

    麻杏石甘汤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细菌清除中性粒细胞炎症因子

    穿刺垫棉绑缚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脓肿的临床研究

    赵文洁于加乐张董晓徐子寒...
    220-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穿刺垫棉绑缚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共纳入患者 72 例,分为穿刺垫棉绑缚组和切开常规换药组两组,按 2∶1 进行分配,穿刺垫棉绑缚组纳入48 例,采用穿刺抽脓后垫棉绑缚的方法治疗,切开常规换药组纳入 24 例,切开引流后根据疮口情况换药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脓肿缩小程度、疼痛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乳房外形改善、换药次数、不良反应.[结果]穿刺垫棉绑缚组在脓肿缩小程度、乳房疼痛时间、VAS评分,乳房外形改善、换药次数方面与切开常规换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穿刺抽脓、垫棉绑缚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脓肿临床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穿刺垫棉绑缚

    中医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研究结局指标分析

    葛昭刘春香杨志华王贤良...
    225-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梳理中医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评价指标,构建中医药治疗老年ISH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应用中药联合长效钙拮抗剂(CCB)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剂(ACEI或ARB)干预老年ISH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 12月31日.[结果]纳入38篇RCT,共计2848例患者,涉及 396 个指标,频次排列前16 位的指标依次为:诊室收缩压(7.04%)、降压有效率(6.31%)、中医证候疗效(6.31%)、诊室舒张压(5.56%)、肝功能(4.29%)、肾功能(4.29%)、血常规(4.04%)、尿常规(3.79%)、不良反应发生率(3.54%)、夜间平均收缩压(3.28%)、24 小时平均收缩压(3.03%)、日间平均收缩压(3.03%)、中医证候积分(3.03%)、诊室脉压差(2.78%)、日间平均舒张压(2.78%)及夜间平均舒张压(2.78%).[结论]中医药治疗老年ISH的指标选择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差异性较大、指标测量时点差异大、缺乏中医药特色等,需加快研制老年ISH;核心指标集.

    核心指标集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

    关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变更为月刊的通知

    230页

    八段锦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影响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孙鑫张春梅张大伟翟静波...
    231-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八段锦功法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PDM)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万方和VIP数据库,收集八段锦运动对PDM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22 年 9 月.由 2 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RCT研究,包括 6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糖代谢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八段锦功法运动可降低空腹血糖[MD=-0.46,95%CI(-0.60,-0.31),P<0.01]、糖化血红蛋白[MD=-0.46,95%CI(-0.82,-0.10),P=0.01]、空腹胰岛素[MD=-1.32,95%CI(-2.06,-0.57),P=0.000 5]和胰岛素抵抗指数[MD=-0.60,95%CI(-0.87,-0.33),P<0.01].2)形体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八段锦功法运动可降低身体质量指数[MD=-1.04,95%CI(-1.28,-0.80),P<0.01];腰臀比指标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八段锦功法运动可降低PDM患者腰臀比[MD=-0.03,95%CI(-0.04,-0.02),P<0.01],与健步走或步行对照组相比,两组的腰臀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1,95%CI(-0.03,-0.01),P=0.43].3)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八段锦功法运动可提高生理健康评分[MD=8.68,95%CI(5.06,12.29),P<0.01]和心理健康评分[MD=6.95,95%CI(4.86,9.04),P<0.01].[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八段锦功法运动能改善PDM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身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提高生理健康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安全性较好,对于PDM患者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糖尿病前期八段锦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国内中医药防治肺癌临床试验注册现况分析

    孙璇田之魁王东军张乃金...
    24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注册内与中医药防治肺癌相关的临床试验,探讨其注册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ChiCTR数据库从建库至 2021年12月31 日中医药防治肺癌相关的临床试验.对检索到临床试验进行查重并提取相关数据.应用SPSS 26.0软件对纳入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归纳临床试验特征.[结果]共纳入中医药防治肺癌临床试验94项,其中预注册 85项;临床试验注册单位分布在中国 17个省级行政区,40家临床注册机构.临床试验注册排名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经费来源位居前3 位依次为:地方财政 24 项(25.53%)、国家财政 17 项(18.06%)、自筹经费 14 项(14.89%);研究类型以干预性研究为主,仅有17 项研究使用盲法.[结论]中国中医药防治肺癌临床试验注册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研究者临床注册意识显著提高,但试验设计及规范性欠佳,且试验注册存在明显地域分布不均衡,倡导研究者加强临床试验注册规范化,建议管理部门建立更完善的注册审核制度,以期未来能更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防治肺癌的优势.

    肺癌中医药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针对乳腺癌患者症状群的针灸干预方案思路探讨

    崔鑫赵天易赵美丹任晴晴...
    247-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经过不同阶段治疗会引发一系列症状集群,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已有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相关不良反应.近几年随着症状群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症状管理领域逐渐由单一症状向症状群转变.因此,文章从不同分期对乳腺癌患者症状群进行了分析、总结,共包括4组症状群:肢体及肌肉骨骼症状群、精神心理症状群、激素相关症状群及胃肠道相关症状群,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团队前期开展的针灸干预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不良的临床研究思路,参考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2017 年发布的《针灸的科学机制、临床研究证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的会议共识,提出针灸可以分别从以上 4 组症状群的角度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管理,以经络辨证为主,在局部腧穴的基础上依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选穴、配穴原则,制定针灸干预方案.

    症状群乳腺癌针灸经络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