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勘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勘察
铁道勘察

刘家沂

双月刊

1672-7479

tdkc@263.net

010-51823763 51830165

100055

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15号中铁咨询大厦731室

铁道勘察/Journal 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查看更多>>《铁道勘察》(双月刊)创办于1975年,原名《铁路航测》,是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部专业设计院)主办的铁路勘察领域唯一的国家正式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重点报道我国铁路勘察领域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及时报道国内外勘察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特别是有关客运专线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路下承式连续钢桁梁桥静动力性能评估

    杨仕力王誉婷吴科龙洪彧...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昆铁路复线完工后,部分老线区段将并入复线,并开行时速为160 km的动车组.为评估老线中典型桥梁在开行动车组后的服役性能,通过数值仿真及现场静动力荷载试验的方式,对某 3×64m连续钢桁梁桥的静力及动力性能进行检测与评估.研究表明,静力荷载作用下,主桁杆件最大轴向拉、压应力分别为 143.1,175.4 MPa,均小于容许应力 240 MPa,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安全储备.第34、35、36 孔挠跨比分别为1/1 756、1/1 940、1/1 732,均小于规范规定的 1/1 250,表明该桥具备通行动车组的刚度条件.各工况下活动支座纵向位移最大值为 3.195 mm,小于支座纵向位移允许限值,表明各活动支座工作状态良好.动荷载作用下,主梁振型、自振频率与既有检定结果差异不大,且均小于理论计算值.主梁跨中竖向加速度、主梁跨中横向加速度、桥墩横向振幅及活动支座横向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表明该钢桁梁桥主梁、桥墩及支座等主要组成部分的技术指标均满足行车要求.

    成昆铁路下承式连续钢桁梁桥性能评估静动力载试验桥梁检测

    多源融合高精度定位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展望

    覃泽阳方杨李星星王铉彬...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是国家物资运输和人员流动的交通大动脉,从铁路建设阶段的控制点布设、线路设计,到铁路运维阶段的平顺性检测、变形监测、列车控制和管理,都离不开高精度的位置信息.传统的全站仪测绘方法存在人力成本高、时效性差等缺点;GNSS用于开阔无信号遮挡的环境效果良好,但用于信号遮蔽的复杂环境则无法定位.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趋于完善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利用卫星等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的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GNSS接收机、惯性导航设备、视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具有互补的特性,以这4 种导航传感器为例,利用图优化的方法,实现这些传感器数据的融合高精度定位.通过研究多种传感器融合定位在铁路工程领域的应用,将自动、高效和稳定的新兴技术引入铁路工程测绘,以满足铁路工程对于静态、动态高精度位置信息的需求,为铁路测绘的智能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多传感器技术高精度定位GNSS惯性导航视觉传感器激光质感器铁路工程

    铁路长大隧道横向贯通精度预计仿真计算软件设计

    吴石军
    16-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隧道横向贯通精度预计方法仅考虑方向、距离观测误差的影响,而忽视平面控制测量过程中其他多源观测误差以及测量网形等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往往与实测结果偏差较大.为了准确高效地预计长大隧道横向贯通精度,首先全面分析洞内外控制测量与进洞联系测量中测角误差、测距误差、方位角误差与对中误差等对横向贯通误差预计结果的影响,再基于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分别进行软件的需求分析、结构设计、功能设计与业务流程设计,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方法设计一套顾及多源观测误差影响的横向贯通精度预计仿真计算软件.经工程验证,该软件可获得综合影响下的横向贯通误差预计结果,并可应用于隧道平面控制测量方案的设计及优化.

    铁路隧道成兰铁路横向贯通精度影响因素仿真计算软件设计

    一种稳健空间圆拟合方法及其在地铁洞门环检测中的应用

    曾豆豆徐小左武瑞宏常航...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圆拟合在点云数据处理、地铁建设、工业检测中应用广泛,但存在计算步骤繁琐、拟合精度易受异常值影响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合改进的主成分分析和罗德里格投影的空间圆拟合方法.首先提出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在拟合空间圆所在最佳平面的同时也可以剔除测量中的粗差,该剔除粗差步骤简单、高效,也提升了算法稳健性;接着利用罗德里格投影将三维坐标投影到拟合的平面上进行平面圆的拟合,拟合后再投影至三维坐标系,该步骤进一步提高了算法便捷性;最后利用深圳某地铁车站洞门钢环实际测量数据和几种常见的空间圆拟合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改进算法的普适性和剔除粗差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空间圆拟合方法拟合结果可靠,能够有效地剔除观测带来的粗差,提升空间圆的拟合精度和工作效率.在有粗差的情况下拟合的平均圆度为 4.8 mm,较对比方法拟合平均圆度提高约50%.

    地铁空间圆主成分分析罗德里格变换洞门环

    DEM粗差权值衰减迭代探测算法研究

    李文威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剔除经滤波处理后的机载激光雷达(LIDAR)地面点云数据中的残留非地面点,提高由其制作生产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LIDAR点云数据所生成的不规则分布数据DEM粗差权值衰减迭代探测算法.该算法将滤波后残留的非地面点视为DEM粗差,基于地理学局部地形相似性原理,根据数据点密度及地形起伏变化程度确定局部窗口并进行二次曲面拟合,求解局部窗口内各数据点高程残差值,从而构建粗差相关检验量来定位粗差点.同时,该算法借鉴选权迭代粗差定位法思想,通过迭代,不断衰减含粗差观测点的权值,从而不断减小其对局部窗口二次曲面拟合产生的不良影响,降低地面点被误判为粗差点的概率.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能有效提升DEM粗差探测率并极大降低粗差误判概率,粗差剔除率为98.02%,粗差误判率为1.71%.

    铁路勘测粗差探测数字高程模型机载激光雷达选权迭代

    盾构隧道洞门钢环空间三维坐标及形态拟合算法

    王昊宇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盾构隧道洞门钢环的快速测量,介绍一种根据观测点拟合空间圆形,来得到洞门钢环"圆心三维坐标、半径、圆度、平整度、垂直度"等位置和姿态信息等的算法.利用洞门钢环为标准圆形的特性,根据"空间圆形弦长的中垂面相交于圆心点"的几何关系,推导多观测点拟合空间圆形的算法公式.通过"最小二乘法"和"附有限制条件的平差模型"理论,将公式方程进行线性化联立,组成矩阵方程;再使用计算机编程,将矩阵方程具体化,并介绍"弦长组合方式、平面拟合方法、限制条件联立、最小二乘解算形式"等各个计算步骤;最后,通过天津地铁Z2 线工程的洞门钢环安装案例,将本文算法与商业隧道测量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

    地铁盾构隧道洞门钢环三维坐标形态拟合算法

    普速铁路桥梁灾后应急保障测绘研究——以太焦铁路白水河八号桥水害抢险修复工程为例

    张廷雷王晓磐代文晨席海鹏...
    39-4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桥梁抢险修复项目中的应急保障测绘,具有客观限制条件多、时间紧迫、容错率极低、工作难度大、专业融合程度高等特点.以太焦铁路白水河八号桥水害抢险修复工程为例,开展普速铁路桥梁灾后应急保障测绘的相关研究工作,在分析工程特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制定以无人机航测技术为主的普速铁路桥梁抢险修复工程的应急保障测绘工作流程,可短时间内快速获取灾区地形数据,为抢险方案决策和设计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经工程实践验证,应急保障测绘方案可在最短时间内获取现场测绘成果并完成相关设计工作提供专业保障,工后监测数据为修复工程是否具备通车和线路恢复正常运营的条件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铁路桥梁既有线测量应急保障测绘无人机倾斜摄影变形监测

    强干扰环境下高铁隧底隐伏岩溶探测应用研究

    李伟唐宇豪罗威赵思为...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测在建高铁隧道强干扰环境影响下隐伏岩溶空间分布,采用地震映像时-频综合分析技术进行隧底隐伏岩溶探测.先利用地震映像法获取隧底地质体的时间域信号,基于魏格纳-威尔分布算法将其转化至频率域,再通过获取的时-频信息综合判定隐伏岩溶发育区,并确定其空间分布.将该研究成果应用于贵州某在建高铁中,多个隧道岩溶探测结果表明,在时间域中岩溶区地震反射波走时相比同相位高出5 ms,同时在频率域中岩溶区频率降低至240 Hz以下,由时间-频率域共同圈定物探异常区,在此异常区的验证钻孔均发现岩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强干扰隧道隐伏岩溶中取得较好的探测效果,可为隧底隐伏岩溶精细、快速探测提供新的思路.

    高速铁路隧底隐伏岩溶地震映像法魏格纳-威尔分布算法时-频综合分析

    花岗岩地区地铁风井深基坑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岳建刚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区域断层构造影响带内的深基坑工程地质条件,以"面→线→点"的总体思路,采用地质调查、地面物探、孔内物探、机动钻探、岩土测试等"五位一体"的综合勘察手段,查明基坑范围内的断层产状及宽度、地层分布规律、岩土体力学性质等,归纳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的深基坑工程的勘察方法.首先,开展地质调查,从"面"上查明基坑工程位于F2 区域断层影响带内,发育 3 组交错节理,断层构造加剧了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导致基坑范围内岩体破碎、差异风化严重;然后根据瞬变电磁法,从"线"上获得断层及影响带宽55~65 m,初步建立基坑结构与断层构造的空间关系;最后根据机动钻探及孔内电阻率测试,从"点"上揭示基坑纵向岩土体"软硬相间"的分布特征,地层受构造挤压严重,断层影响深度达60 m,岩体风化程度高、强度低,以散体状为主,间夹碎块状,空间上无规律性,表现为典型的断层构造带特征.研究表明,通过利用不同勘探手段的优势,相互验证、综合分析,可查明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工程的地质条件和岩土力学特征,为设计方案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地铁深基坑综合勘察断层构造带差异风化瞬变电磁电阻率测井

    城际铁路隐伏活动断层勘察方法研究

    李海张婉李鹏博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际铁路隐伏活动断层探测易受城市复杂环境的影响,传统勘察方法效果不佳.为了查明某城际铁路沿线隐伏活动断层的空间特征,揭示隐伏活动断层周围地下介质的分布规律和深部地质环境,首先采用测氡法对城际铁路沿线隐伏活动断层进行初步勘察,将断层的位置确定至 500 m范围内;其次在测氡法的成果基础上,采用微动法与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OCTEM)进行详细勘察,将隐伏活动断层位置确定至150 m范围内,并查明隐伏活动断层空间发育特征与覆盖层厚度等信息;最后对上述勘察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隐伏活动断层的位置分布特征等相关信息.该勘察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不易受城际铁路沿线环境的影响的特点,能够在复杂的城区环境下迅速查明隐伏活动断层,研究成果可为以后相关类似勘察提供借鉴.

    城际铁路隐伏活动断层测氡微动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