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路计算机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路计算机应用
铁路计算机应用

刘春煌

月刊

1005-8451

tljsj@rails.cn

010-51849246 51849236 51874939

100081

北京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

铁路计算机应用/Journal Railway Computer ApplicationCSTPCD
查看更多>>刊物介绍:《铁路计算机应用》期刊于1992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主管,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学会计算机委员会主办,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承办。是铁路系统可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行业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期刊(月刊)。该刊被国外英国INSPEC、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CS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波兰《哥白尼索引》等数据库检索机构收录,被国内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是中国铁路行业信息技术领域的窗口和权威性期刊,在全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和中国IT业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期刊致力于全面、迅速、准确地刊登反映国内外铁路计算机应用的最新科技成果、计算机技术在铁路各专业领域的学术与理论探索、工程实践和发展综述及动态的论文,沟通国内外铁路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信息交流,服务铁路信息化事业,倡导市场导向,汇集综合IT业界信息,促进铁路计算机应用,发布政府权威信息及方针政策,交流轨道交通信息,研究管理理念和方法,坚持学术与普及相结合,沟通政府与企业的交流。遵循“应用为本、专注行业、诚信办刊、服务社会”的理念,加快和推进铁路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培育大批献身于路内外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优秀科技骨干和人才。主要栏目: 主要刊登信息技术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和高水平的学术与技术应用论文,辟有研究开发、铁路信息系统、轨道交通信息系统、计算机与通信信号、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管理与维护、技术与方法、动态信息、技术服务园地等栏目。发行对象: 发行对象主要为铁道部,各铁路局及其分属铁路办事处,各铁路站、段,地方铁路及合资铁路公司,有关政府部门,全国高等大专院校及路外有关单位,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运输和信息化规划与应用部门,国家图书馆及各大中城市图书馆和有关科技信息技术公司,关注中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信息技术发展的科技精英与领导者、政府科技和信息技术部门的管理者、科技企业高级经理人、CEO、首席信息官、技术总监、研究者和专家、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路综合视频分转发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白根亮陈中雷郭星宇郭志华...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铁路综合视频数据的分转发服务需求,设计并实现了铁路综合视频分转发中间件.详细阐述了其总体架构、技术架构、功能架构、关键技术,以及实时监控、云台控制、历史回放、业务告警等功能.该中间件已在铁路线路安全环境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并在全国铁路范围内试用;试用结果表明,该中间件可提供高性能、大规模的视频数据管理服务,实现视频资源集成与共享,规范统一视频传输方式,对多条线路视频数据进行集中整合,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带宽利用率,具有推广价值.

    铁路综合视频分转发中间件智能化

    云平台的负载预测及弹性伸缩方案研究

    刘佳王冰王琛刘振博...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云平台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文章提出一种基于ARMA-CNN-SVR的负载预测组合模型,通过融合多种预测模型的优点,提高预测云平台资源使用情况的准确率.基于该负载预测组合模型,进一步优化了弹性伸缩策略,有效解决资源调整的滞后性问题,增强了云平台的主动性和智能性,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质量.

    云平台负载预测弹性伸缩组合模型资源利用率

    基于超椭球Markov的列车控制中心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王康齐金平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设备可用度对列车控制中心(TCC,Train Control Center)的影响和预测TCC的剩余使用寿命(RUL,Remaining Useful Life),降低TCC的故障发生率,确保车辆安全运行,构建TCC动态故障树模型.通过引入Markov理论,将其转化为Markov模型,设计了TCC可用度评估与RUL预测方法;考虑了TCC的失效率和共因失效,利用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对失效数据作数据融合处理,得到TCC设备初始故障区间概率;在此基础上,采用超椭球模型约束设备初始故障区间概率,得到更加精确的底事件故障区间概率;画出Markov状态转移图,用矩阵推导出TCC可用度和RUL的函数关系式,且对可用度的计算还考虑了维修因素.以兰州—乌鲁木齐客运专线某TCC数据作为分析案例,用该方法计算TCC及其各设备的可用度,并预测TCC的RUL.结果表明:与通用方法相比,评估结果相同,但评估信息更丰富.

    列车控制中心可用度剩余使用寿命(RUL)Markov超椭球模型证据理论

    基于AnyLogic的地铁站台客流引导方式优化

    杨文禹武慧荣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避免地铁车厢客流过度集中,引导站台乘客分散乘车,文章以地铁各车厢客流均衡为目标,以均衡度标准差为指标,综合考虑车厢现有人数、候车人数及预计下车人数,优化地铁站台客流引导方式.通过AnyLogic仿真软件,模拟广州地铁珠江新城 5号线站台条件,对比了客流量范围在 12万人/日~60万人/日条件下,不同引导方式对车厢乘客分布不均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站客流量达到 24万人/日时,考虑预计下车人数的站台客流引导方式下的车厢客流均衡度标准差明显提升;与不考虑该站下车人数的引导方式相比,客流均衡度标准差提升幅度最大达到 25.6%,相比人工引导方式的提升幅度达53.6%,有效提升了地铁精细化服务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站台客流引导AnyLogic仿真均衡度标准差

    城际铁路智能乘车码系统

    王兴成武婷婷甘人才李燕波...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铁路旅客对城际铁路公交化的出行需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城际铁路旅客快速进出站、便捷支付的现实需求,设计了城际铁路智能乘车码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双离线动态乘车码生成与解析及旅客身份智能识别,旅客可随到随走,通过铁路 12306支付宝小程序扫码进出站,显著提高了旅客出行效率.此外,依托铁路电子支付平台的支付结算能力及支付宝金融产品的支付与风控能力,通过支付交易多重加密与验证及完善的交易对账及差异处理,实现旅客电子支付账户免密代扣及支付宝垫资保付,既保证了旅客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风险可控性,也确保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运输收入准确无误.该系统已在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应用,实现铁路旅客先乘车后支付的出行体验,促进铁路客运服务方式转型和铁路客运服务水平的提升.

    城际铁路铁路12306乘车码先乘车后支付异常处理交易对账

    福厦高铁—灾害监测大数据分析应用

    封4页

    福厦高铁—铁路客站智能视频分析平台

    后插1页

    福厦高铁—动车组智能运维平台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