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土壤与肥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土壤与肥料
中国土壤与肥料

黄鸿翔

双月刊

1673-6257

trfl@caas.ac.cn

010-82108656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土壤与肥料/Journal Soils and Fertilizers Sciences in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土、肥、水、微生物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经验交流、产品信息及国内外最新动态。信息量大,实用性强,适宜农业院校师生,科研、推广、环保与行政管理部门及肥料生产、经营部门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及广大农民技术员订阅。更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特约国家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协办单位,更全面地适应本行业发展的需要,促进行业内不同领域的沟通,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拓展刊登领域,提高期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氮肥减量氨基酸配施对新疆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郭小梦张凯陈国悦赵同舟...
    182-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氮肥减量氨基酸配施对新疆棉田棉花生长、养分吸收、产量构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新疆棉田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不施氮肥对照(0%N)、农户氮肥用量(130%N)、测土配方推荐氮肥用量(100%N)、氮肥减量(70%N)和氮肥减量氨基酸配施(70%N+AA)处理,测定了棉田植株生物量、各器官养分吸收量和籽棉产量,计算了棉田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1)棉花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随施氮量减少而降低的趋势;相比于氮肥减量处理,氨基酸添加显著提高了棉花植株生物量.(2)棉花各器官含氮量表现为随施氮量减少而降低,或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比于氮肥减量处理,氨基酸添加显著提高了棉花叶和絮的含氮量.(3)棉花氮素吸收量表现为随施氮量减少而降低的趋势;相比于氮肥减量处理,氨基酸添加显著提高了棉花氮素吸收量.(4)相比于氮肥减量处理(6679.48 kg/hm2),氨基酸添加显著提高了棉花的籽棉产量,在70%N+AA处理时达到 8230.44 kg/hm2.(5)棉田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减少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 100%N处理时最高,为 39.65%;相比于氮肥减量处理(18.19%),氨基酸添加提高了棉田的氮肥利用率,在 70%N+AA处理时达到 49.13%.综上,氨基酸配施可在较低化学氮肥用量条件下,提高棉花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可作为新疆棉田氮肥减施增效的有效措施.

    氨基酸氮肥减量氮肥利用率棉花生长棉花产量养分吸收

    一次性基施控混肥对苏北黄河故道直播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卫红蒋伟勤董青君谢昶琰...
    191-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苏北黄河故道地区沙性潮土漏水漏肥、氮肥投入量大等问题,优化该地区直播稻一次性施肥技术,探究氮素高效利用、一次性施肥实现稳产增产的机理特征,以苏秀 867 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田间试验和一年的盆栽试验,分析了农民习惯施肥(N 300 kg/hm2,CK)、控混肥梯度减量一次性基施(N 300、270、240、210 kg/hm2,N1、N2、N3、N4)5 个施肥处理对土壤-作物系统中水稻产量形成、氮素积累与利用、稻米品质特征、土壤中氮盈余和无机氮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条件下N1、N2 处理较CK增产 3.75%~10.14%,盆栽条件下则为 22.88%~27.59%,增产原因是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的显著增加,其中以N2 处理增产效果更优.田间和盆栽试验中的N3、N4 处理均与CK产量相当或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相较于CK,N1 和N2 处理在各主要生育阶段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均增加,增幅分别为 4.32%~25.08%和 5.65%~32.26%,结合其在水稻整个生育阶段的供氮特征,表明这 2 个处理的氮素供应与水稻生长匹配度更高.氮肥利用效率方面,相较于CK,田间条件下控混肥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6.86%~48.17%、5.08%~38.91%和 8.53%~50.81%,土壤氮盈余减少了 16.89%~51.14%;盆栽条件下各指标趋势与田间条件下基本一致.此外,控混肥处理还较CK提高了稻米食用品质,表现为籽粒蛋白质含量减少、直链淀粉含量增加.综上所述,在黄河故道地区,以减少 10%氮肥施用量的基础上一次性基施控混肥综合效果最佳,该结果可为该地区直播稻一次性施肥提供理论指导.

    控释肥粳稻产量氮肥利用土壤无机氮含量

    直播稻一次性侧深施用无机包裹缓控释肥的可行性研究

    郝祝霞余淋丰智松李月帅...
    200-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适用于上海市崇明区单季直播稻南粳 46 的最适施氮量和施肥方式,以期为崇明区水稻轻简化生产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方案.于 2022 年 6-11 月在上海市崇明区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不施氮、农户常规施肥、一次性施肥、分蘖期追施一次、分蘖期+穗期追施两次,共计 5 个处理;分析不同施氮量和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动态、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稻米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针对上海崇明地区主栽水稻品种(南粳 46)采用一次性侧深施肥技术,在施用专用缓释肥并保持纯氮养分投入量为225 kg/hm2 的氮肥运筹模式能够获得最佳的产量和稻米品质,相对当地农户常规施肥处理减氮 27.2%,同时减少水稻后期 2~3 次施肥,可降低 14.0%的成本,产投比达到 1.94.这种施肥方式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 47.5%,相较于农户常规施肥处理提升了 51.0%.一次性侧深施肥技术搭配新型肥料施用可以在纯氮投入量为 225 kg/hm2 的情况下实现最佳的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

    水稻新型肥料侧深施肥产量氮素利用率经济效益

    硫酸铵增效措施对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郝小红张斌刘越闫双堆...
    209-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工业副产硫酸铵高效资源化利用途径,设置利用不同增效剂和工业副产硫酸铵制备成的 3 种增效硫酸铵肥料处理(ASN,硝化抑制剂+硫酸铵;ASG,油脂包膜+硫酸铵;ASH,腐植酸+硫酸铵),分别以单施尿素(U)和单施硫酸铵(AS)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氮素特性、玉米生长发育和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与U处理比,AS处理可使玉米产量增加22.63%,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 30.92%.3 种增效硫酸铵肥料可以增强硫酸铵肥料的肥效,进一步促进玉米植株生长,ASN、ASG、ASH处理分别使玉米产量增加11.07%、25.26%、58.92%,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 6.17、18.27、27.57 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 5.10、9.57、20.16 kg/kg.可见,与普通尿素肥料相比,普通硫酸铵肥料促进玉米生长,增加玉米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3 种增效硫酸铵肥料可以进一步提高硫酸铵肥料的增产增效作用.其中,腐植酸+硫酸铵的施用效果最好,这为工业副产硫酸铵在农业上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硫酸铵增效措施玉米产量氮肥利用

    沼液营养液对基质栽培蔬菜生长、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纪涛史向远王保平周静...
    216-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沼液营养液在基质栽培蔬菜上的应用效果,试验以芹菜(Apium graveolens L.)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试验材料,以浇灌清水为对照(CK)、设置商品水溶肥营养液(WSF)、沼液(BS)、沼液营养液 1(BSF1)、沼液营养液 2(BSF2)4 个处理,分析不同营养液对蔬菜生长、SPAD与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WSF、BSF1、BSF2 处理增加了 2 种蔬菜的生长速率(GV)和生物量(BW).与CK相比,WSF、BSF1、BSF2 处理的芹菜GV分别增加了 94.74%、110.53%、102.63%,番茄GV分别提高了 18.27%、49.04%、29.81%;芹菜干重(DW)分别增加了 55.98%、85.42%、73.46%;番茄DW分别增加了 82.58%、137.33%、135.58%.BS处理的蔬菜生长量鲜重(FW)和DW与CK无显著差异.(2)WSF、BSF1、BSF2 处理显著提高了基质栽培蔬菜的总氮(TN)含量、提高了养分积累量(NAA)和肥料生理效率(PEF).与WSF处理相比,BS处理显著降低了 2 种蔬菜的肥料农学效率(AEF)、肥料利用率(UEF)、肥料贡献率(CRF),而BSF1 和BSF2 处理提高了番茄的AEF、UEF、CRF,分别提高了 78.24%、135.11%、36.60%和 85.63%、127.56%、41.83%.(3)采用平均加权法,通过对GV、BW、SPAD、UEF、AEF5 个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在基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依次为BSF1>BSF2>WSF>BS.综上分析,沼液均衡型营养液可通过提高基质栽培芹菜、番茄的GV和BW,增加TN含量、NAA和PEF,最终提高AEF、UEF、CRF,以BSF1 的效果最佳.

    沼液基质栽培养分吸收番茄芹菜

    定植沟不同处理方式对苹果幼树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守仕谢克英孙文英乔宝营...
    223-231,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确定植沟不同处理方式对果树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通过合理的定植沟处理方式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果树养分利用率、降低肥料用量提供依据.以新定植苹果幼树为试验材料,设定植沟施有机肥、有机物料、增氧型袋控缓释肥、有机肥+增氧型袋控缓释肥、有机物料+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和对照(不添加)6 个处理,采用微根管技术结合根系挖掘法研究定植沟不同处理方式对苹果幼树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和有机肥+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根系密度显著高于有机物料处理和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20~40 cm土层根系密度明显高于 0~20 cm土层.有机肥+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分支数和交叉数等参数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但一级、二级侧根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小于 2 mm细根以有机肥+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最高.定植沟各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下扎能力,有机物料+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定植沟各处理提高了根系中值寿命,显著降低了根系周转率.定植沟各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土壤矿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保持养分稳定.除 11 月 20 日取样时间,其他时间定植沟各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土壤氧气含量,土壤氧气含量有机物料+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定植沟采用有机肥、有机物料、增氧型袋控缓释肥以及组合处理后,均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氧气含量,保持土壤养分浓度稳定,显著提高根系密度、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分支数和交叉数等参数,降低根系粗度,提高根系下扎能力,延长根系中值寿命,降低根系周转,有机肥+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效果最好.有机肥处理对土壤氧气含量影响小于有机物料处理,对细根影响更大.有机物料处理和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处理对根系生长、发育影响相似,其对粗根影响更大.

    定植沟有机肥有机物料增氧型袋控缓释肥根系生长发育

    添加不同辅料对猪粪堆肥重金属钝化效果的影响

    常会庆阳沅橦宋盼盼黄琳琳...
    232-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规模化猪场脱水猪粪为堆肥主料,采用自制好氧堆肥装置,探讨添加 3%过磷酸钙、3%腐殖质和 5%膨润土等辅料对堆肥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变化与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前猪粪原料中重金属含量依次为Zn>Cu>Cr>Pb>Cd,其中Pb、Zn的有效态含量较高,分别占总量的 15.48%~40.30%、19.17%~34.58%.堆肥结束后,各处理有机质含量在 50%~60%范围内,总P含量在 0.64%~0.98%之间,pH稳定在 6.80~7.40 之间,EC值均低于 4 mS/cm,满足腐熟堆肥的标准;各处理的重金属含量较堆肥前增加了 7.91%~157.90%,表现出明显的"浓缩效应",其中CK处理的Zn总量超标 23.10%.添加不同辅料整体上促使各重金属向有效性较低的方向转化,但对各重金属的钝化表现并不一致.其中,3%腐殖质对Cu、Zn的钝化率分别为 52.11%、32.11%;复合配料(3%过磷酸钙+3%腐殖质+5%膨润土)对Cr、Cd、Pb的钝化率分别为 46.43%、47.05%、51.76%.堆肥主要参数与各有效态重金属的关系表明,堆肥主要理化参数与各重金属有效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堆肥结束后,各处理堆肥产物的内梅罗污染指数表现为低,等级处于安全水平.

    重金属钝化猪粪腐殖质膨润土过磷酸钙

    城市绿地土壤解磷菌的筛选及促生效果分析

    许昌超冼卓慧韩晓鸽张俊涛...
    242-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从城市绿地土壤环境中筛选解磷菌,明确其菌属,并从中获得具有促生效果的优势解磷菌株.以园林绿地土壤为对象,通过解磷圈观察从筛选平板上获取解磷菌株,分析 16S rDNA片段序列同源性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钼锑抗显色法检测菌株的解磷能力,同时测定其培养基pH.挑选 3 个解磷能力强的菌株,对应T1、T2 和T3 处理组,设置未接菌对照(CK),通过矮牵牛栽培试验检验其促生效果.结果表明,从绿地土壤中筛选出的 29 株解磷菌分属Kluyvera、Pantoea、Enterobacter、Burkholderia、Paraburkholderia和Ochrobactrum属.菌株的解磷能力分布在 8.67~632.62 mg/L之间,对应培养基的pH分布在 6.38~4.42 之间,二者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2=0.8775).3 株优势解磷菌能显著提升矮牵牛的冠幅、叶片数、花芽数和干重,对株高和SPAD无明显作用.另外,T3 菌株能显著提升根体积,T2 和T3 菌株均能提升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磷含量,T1菌株则对上述生长指标无明显促进作用.综合来看,绿地土壤中获得的 29 株解磷菌酸化培养基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解磷能力.挑选的 3 株优势菌均对矮牵牛有促生效果,解磷能力最强的T3 菌株表现最佳,具备进一步开发为菌剂的潜力.

    城市绿地土壤解磷菌矮牵牛促生

    生物炭协同生物措施防治土传病害的研究进展

    李兰若马飞王露璐和苗苗...
    249-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传病害造成的作物减产、低质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传病原菌种类多、致病机理复杂使得其防治难度较高,仅采取一种措施难以达到稳定且高效的防治效果.生物炭的孔隙结构及吸附特性在土壤改良和修复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其防治效果与不同原料类型有关,且不能直接去除病原菌.生物措施具有绿色、可持续等优点,但土壤微生物群落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可能会导致防治效果不稳定.将生物炭与生物措施协同施用对环境无害且效果稳定,比单一处理更能降低病原菌致病水平,因而逐渐成为植物病害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土传病害的致病机制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详述了生物措施、生物炭单独防治及其协同防治土传病害的效应及机制,为生物炭协同生物措施在防治土传病害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土传病害生物炭生物防治土壤健康土壤微生物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肥料中总镍、总钴、总锑含量

    伍志波周兆海谢晓欣谭嘉欣...
    260-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总镍、总钴、总锑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此方法准确可靠,校准曲线线性均良好,方法检出限较低,准确度试验中所有元素含量结果均在肥料中镍、钴、硒、钒、锑和铊标准物质给定值范围内,被测元素不受肥料中共存离子干扰,加标回收率为102.3%~103.5%,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 0%~6.20%,符合标准要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肥料总镍总钴总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