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苏北黄河故道地区沙性潮土漏水漏肥、氮肥投入量大等问题,优化该地区直播稻一次性施肥技术,探究氮素高效利用、一次性施肥实现稳产增产的机理特征,以苏秀 867 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田间试验和一年的盆栽试验,分析了农民习惯施肥(N 300 kg/hm2,CK)、控混肥梯度减量一次性基施(N 300、270、240、210 kg/hm2,N1、N2、N3、N4)5 个施肥处理对土壤-作物系统中水稻产量形成、氮素积累与利用、稻米品质特征、土壤中氮盈余和无机氮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条件下N1、N2 处理较CK增产 3.75%~10.14%,盆栽条件下则为 22.88%~27.59%,增产原因是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的显著增加,其中以N2 处理增产效果更优.田间和盆栽试验中的N3、N4 处理均与CK产量相当或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相较于CK,N1 和N2 处理在各主要生育阶段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均增加,增幅分别为 4.32%~25.08%和 5.65%~32.26%,结合其在水稻整个生育阶段的供氮特征,表明这 2 个处理的氮素供应与水稻生长匹配度更高.氮肥利用效率方面,相较于CK,田间条件下控混肥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6.86%~48.17%、5.08%~38.91%和 8.53%~50.81%,土壤氮盈余减少了 16.89%~51.14%;盆栽条件下各指标趋势与田间条件下基本一致.此外,控混肥处理还较CK提高了稻米食用品质,表现为籽粒蛋白质含量减少、直链淀粉含量增加.综上所述,在黄河故道地区,以减少 10%氮肥施用量的基础上一次性基施控混肥综合效果最佳,该结果可为该地区直播稻一次性施肥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