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姜子昂

双月刊

2095-1132

trqjj@petrochina.com.cn

028-86013137 86012432

610051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府青路一段19号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Journal Natural Gas Technology
查看更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川渝油气田,面向天然气(石油)行业,宣传天然气产业政策,宣传天然气与环境关系,宣传天然气安全知识,为天然气界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形象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能源转型背景下天然气储运高质量发展路径

    余晓钟杜全燕章阐引白龙...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气作为能源转型的一种过渡性资源,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储运环节仍面临储气设施基础薄弱、管网连通性不足以及安全与环境风险等多重挑战.为此,立足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提升天然气利用效率以及降低碳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多元化角度,提出了天然气储运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能源革命驱动天然气储运高质量发展,应立足于四个革命与一个合作的视角,以推动能源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储运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为核心,以价值创造为前提、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持续为根本路径,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推动天然气储运与的数字化、信息化、国际化和可持续化发展;②具体路径而言,应重点关注绿色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在天然气储运领域的应用与创新;强化天然气管道、储气库及调峰设施的建设与升级;完善储运和管网等基础设施的网络布局;构建高效的天然气市场监测体系和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能源通道合作创新机制;并积极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天然气储运专业人才.结论认为,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推动天然气储运向安全化、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进而顺利、平稳地实现能源转型,促进能源产业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革命天然气储运高质量发展问题路径

    丁山区块常压页岩气压裂认识及实践

    林孝礼周向东支林邓翔元...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四川盆地盆缘丁山常压气藏压裂裂缝复杂度低且缝控储量不足、压后排液难产能释放慢、可采储量低效益开发难三项技术挑战,以改造区储量充分控制、减轻排液负担及降低改造成本为目标,研究形成了以极限限流射孔促均衡技术、压-排一体化综合降负技术为主的技术措施和"减阻剂+助排剂"简易配方为降本措施的丁山盆缘常压页岩气高效低成本改造工艺.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极限限流射孔"保证多簇均匀起裂,单段覆盖率由75%提高至90%,改造体积较前期提高15%;②通过"压-排一体化综合降负技术"降排液负担,优化用液强度15~20 m3/m,加砂强度1.5~2.0 m3/m,配套压后不闷井快速开井排液、初期即下油管、气举助排等手段能够保障改造体积同时实现储层产能释放;③采用"低伤害低成本压裂液体系",能够在储层改造需要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实践证明,2022-2023年新一代常压气藏低成本高效压裂技术已推广实施6井次,较前期实施井改造效果提高60.2%,压裂成本降低15.3%,为后续低品位常压储层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经验.

    四川盆地盆缘丁山常压页岩气藏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低成本高效压裂限流射孔压排一体降本

    长裸眼水平段超深井完井液密度对井壁稳定的重要性剖析

    傅玉蒲杨
    15-1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平段长度超过2 000m的深层长裸眼水平段超深井,因投产周期长、管柱结构复杂而对井壁稳定要求很高的特点,进行了完井液密度对井壁稳定性方面重要性的研究.为了保证井壁稳定性,通过数值建模、Drucker-Prager强度破坏及有效塑性应变井壁失稳判断准则,来模拟分析不同生产差压对有、无裂缝情况下井眼稳定性的影响,形成了一套保证井壁稳定的完井液密度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无考虑裂缝的情况下,沿水平井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水平井稳定最好及随井斜角的增大,井眼的稳定性逐渐增强;②在考虑裂缝的情况下,沿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倾角为90°的裂缝发育时,水平井最稳定,随裂缝走向由水平最小主应力方向变化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时,水平井的井眼稳定性依次变好,随裂缝倾角增大,水平井稳定逐渐增强.

    完井液密度裸眼水平井井壁稳定性

    纳林河地区深部煤层气水平井轨迹控制关键技术

    乔博何鎏周国晓李楠...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鄂尔多斯盆地纳林河地区深部煤层气水平井轨迹控制难度大、有效储层钻遇率低的问题,以JA-31NH6井为研究对象,综合钻井工程、测井、地质录井和三维地震分析,开展了"多因素考虑优选井位、多级标志层控制入靶、多手段精准导向"等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三维地震结合趋势构造精细刻画微幅度构造,并综合煤层厚度、成熟度和顶底板岩性等因素,优选水平井井位;②根据以毛儿沟灰岩为代表的6套标志层,逐级调整井斜精准入靶;③综合钻井、测井和录井等多种资料,尤其是近钻头方位伽马和元素录井等技术手段,建立纵向岩性组合剖面和各岩性综合参数表,准确分析钻遇岩性,判断钻头位置,精细水平段导向;④在水平段实施过程中,统筹考虑煤层厚度、微幅度构造、井眼轨迹和井筒质量等因素,地质地震工程一体化,精细调整水平段轨迹,提升水平井开发效果.结论认为,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JA-31NH6井煤层钻遇率从50.7%提高到91.6%,实现了该区深部煤层气水平井科学高效优快钻井,相关成果可以为其他地区深部煤层气水平井钻完井提供借鉴和参考.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气水平井井位优选轨迹控制

    再生尾气水蒸气分离及处理系统优化研究——以相国寺储气库为例

    蒋华全姜婷婷张仁亮蒋春健...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气生产脱水再生尾气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高含水量再生尾气将增加灼烧炉运行负荷,甚至导致灼烧炉频繁故障.针对此问题,以壳管式热交换器作为热能回收装置,采用翅片式换热器作为强制冷却装置,提出一种两级冷却水蒸气分离方法.首先,分析再生尾气中水蒸气的冷凝分离机理,并结合仿真计算分析两级冷却水蒸气的分离效果;然后,基于计算结果优化相国寺储气库再生尾气处理系统,将系统运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恒定压力下冷却再生尾气,可以提高再生尾气水冷凝分离率;②该方法可以减小进入焚烧炉的再生尾气流量,通过减轻焚烧炉的运行负荷,降低了焚烧炉的故障发生概率;③优化后的再生尾气处理系统发挥热能回收功能,不仅降低了焚烧炉能源消耗量,而且还有效减少了碳排放量.结论认为,该壳管换热器热回收及翅片换热器强制空冷方法可实现再生尾气的深度脱水,进而降低灼烧炉运行负荷,消除灼烧炉频繁故障现象.

    天然气脱水再生尾气水蒸气分离换热器

    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技术经济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

    尹涛徐晓炜何益萍何春蕾...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盆地是中国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2019年—2023年,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2×1012 m3,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常规气勘探对象转向深层—超深层,要求高水平的钻完井技术和高的投资保障;致密气储层非均质性强,气藏类型多样,低成本勘探开发配套技术还需攻关完善;页岩气属于新兴非常规能源,是未来天然气规模增储上产的主要接替领域,面临投资控制难度日趋增加.为了解决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的投资与效益、技术与经济以及跟踪调整等发展不对应的问题,开展了技术经济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①构建贯通技术经济一体化工作全流程的三层次管理体系,可实现全生命周期技术经济一体化工作闭环;②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管理,可通过构建一体化办公环境,应用"三阶段"管理流程和"五步走"的闭环管理方法,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③强化组织保障、完善配套制度、强化人才培养以及搭建数智平台,将保障技术经济一体化的实现.结论认为,在四川盆地天然气大发展的背景下,对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技术经济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不仅可以为天然气开发投资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最优化提供指导,也可以为其他油气田开发和管理提供借鉴.

    四川盆地天然气管理体系管理模式技术经济一体化经济效益

    石油化工产业创新链的内涵、结构与动力

    张凡勇雷悦心巩前胜赵梦远...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培育石油化工产业创新链,增强石油产业竞争力,运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理论,对石油化工产业创新链的结构与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石油化工产业创新链是石油化工产业创新链的全过程,是石油化工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多链条融合的链条,其形成的核心在创新链上各主体"合作剩余"的产生;②培育和完善石油化工产业创新链,是当前提升石油化工产业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选择;③政府应该努力打造良好的环境,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和支持产业创新链的形成;④积极发展石油化工产业科技中介,降低合作成本,促进创新链的形成;⑤发挥大企业在合作创新当中的积极性,制定合理监管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链上的合作提供法律保障.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参考.

    石油化工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产业创新链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天然气营销策略理论创新与应用——以川渝地区为例

    熊伟陈宇光韦颖涂廷健...
    51-5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新的环境下取得市场竞争新优势,以A公司在川渝地区的天然气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天然气营销利益相关者地方政府、天然气公司、竞争对手、客户、金融机构等的利益诉求,指出了根据利益相关方创新天然气营销策略理论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建立了一个包括天然气供应商、政府、客户三方博弈的分析框架,提出了针对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天然气营销策略;②A公司创立新型营销理论与策略是必要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天然气营销策略考虑了相关方的差异性;③以A公司2015-2023年营销实践为例,提出了优化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天然气营销领域应用的建议.结论认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了新形势下的天然气营销模式,对利益相关方实施多种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有效适应了市场化改革的要求,重构新形势下A公司天然气营销竞争优势,实现了天然气供应商、政府、客户等多方共赢的效果.

    川渝地区利益相关者理论天然气营销策略创新应用

    PI AF在罗家寨气田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实践

    兰云霞李洋张莉刘欢...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的罗家寨气田采用PI AF二次组态方式,在分析气田生产需求、应用现状及对PI AF工具的深入研究基础上,自主创建了多个基于实时/历史数据的管理模型,搭建了基于业务需求的场景应用平台,实现了生产数据、工艺事件的跟踪分析,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研究结果表明:①罗家寨气田通过PI AF二次组态,搭建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数据孪生模型,实现了数据资产再利用;②通过对多源数据资产的自主整合、计算和分析,形成了覆盖气田采、集、输、净化装置、设备的数字工厂,实现了在办公网进行气田生产监控、预警和异常事件处置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油气生产效率和决策能力,③从方案制订到组织实施,低成本实现了生产数据从生产网向办公网的跨网应用,为数字化转型之路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结论认为:罗家寨气田在探索应用的基础上,采用自主开发二次组态的低成本方式,为该气田推进"油公司"模式下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从"数"到"智"的跨越打下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PIAF数据资产二次组态数字化转型川东北罗家寨气田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单井效益评价研究

    程晓雯余果焦小朋敬代骄...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突出效益最优的投资管理理念,提高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前瞻性地开展了单井效益评价研究.聚焦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含硫的特殊性,以项目现金流量为计算基础,以内部收益率为核心指标,以基准收益率为判断标准,提出了适用于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不同内部收益率、单井配产、单井投资的优化组合关系,构建起以含硫量为约束条件的中高含硫、特高含硫气井单井效益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当中高含硫气藏单井配产为(8~30)×104 m3/d、基准收益率为8%时,对应的经济极限单井投资为10 840~40 700万元;②当特高含硫气藏单井配产为(20~60)×104 m3/d、基准收益率为8%时,对应的经济极限单井投资为27 600~82 820万元;③单井预估投资超过经济极限投资时,单井及方案存在效益不达标的风险.结论认为:①通过中高含硫、特高含硫气井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可用于确定碳酸盐岩气藏单井井位部署、地质设计、工程设计、工程实施等各阶段的钻完井投资目标制订;②可建立起气井动态管理预警机制,明确后续单井投资管控措施,支撑单井决策阶段及实施阶段钻完井投资目标的预判,对于优化技术经济指标、加快气藏效益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单井极限投资效益评价内部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