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陆行素

月刊

1005-6610

TSGG@chinajournal.net.cn

022-23620095 23368221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15号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Journal Library Work and Stud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和“双向”方针,坚持知识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立足本市,面向全国,为推动图书馆学研究和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图书情报界工作者及图书信息系教师、学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智场域下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升级图景与实现路径

    杨杰张新鹤
    5-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图书馆场域变迁视角,从资源、空间、服务3个维度构画数智场域下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升级图景,并提出相应实现路径,即优化资源交互系统,促进资源交互从现实情境向虚实融合的智能化情境迁移;强化空间核心技术统筹,将图书馆打造成多元融通的智能体空间;通过智能工具开发、用户活跃度提升和大数据中心建设夯实图书馆服务生态要素集群.

    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场域变迁数智场域数字智能数智技术

    移动图书馆用户画像数据获取与隐私保护平衡机制研究

    刘安达李凯周颖玉刘海鸥...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移动图书馆用户画像数据获取与隐私保护冲突的缘由、形式和特征入手,分析指出移动图书馆用户画像数据获取与隐私保护平衡须遵循数据传输与用户同意、安全性与匿名性、合理使用与目的正当性、服务内容与数据提供对等的原则,并基于法制维度、管理维度和技术维度提出实现移动图书馆用户画像数据获取与隐私保护平衡的策略,即明确并保障用户知情权和控制权,合理确定用户数据管理要件,引入区块链技术保障用户数据流通安全.

    移动图书馆用户画像数据获取隐私保护平衡机制

    AIGC应用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段荟张海孔晔晗
    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基础,从信息人、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4个维度构建AIGC应用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沉浸体验、自我效能和社群影响显著正向影响AIGC应用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信息质量、任务情境和相对优势显著影响AIGC应用平台用户的沉浸体验;技术拟人化程度显著影响用户的自我效能.据此,提出改善用户使用体验、提升大语言模型理解力和算法技术透明度、增强平台社交属性和功能等AIGC应用平台发展建议.

    AIGC应用平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使用行为用户沉浸体验自我效能

    弥合接入沟:农村老年人数字阅读接入主体性困境及破解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万馨
    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扎根理论对G村老年人访谈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和提炼,探索农村老年人数字阅读接入主体性困境的成因.研究发现,感知觉退减、有限注意和思维退化造成农村老年人主体认知结构局限,从而限制接入数字阅读;信息闭塞、社交隔离和回避心理造成农村老年人"个体-社会"陌生适应,导致回避接入数字阅读;要素阻碍、负面感知和自我防御造成农村老年人"自我-技术"消极感知,致使拒绝接入数字阅读.基于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农村老年人数字阅读接入主体性困境成因模型,并提出"自我—家庭—社会"三层接入的困境破解路径.

    数字阅读老年人农村数字接入沟主体性困境扎根理论

    数智赋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理论思考、现实依据与实现路径

    车宝晶吴瑾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阐释数智赋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的必要性,通过调研42家"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总结数智赋能学科服务现状与现实困境,据此提出数智赋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路径,即完善智慧学科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利用数智技术丰富智慧学科服务场景,多措并举提升学科馆员智慧素养,构建虚实交融、功能优化的智慧学科服务空间,搭建开放共享、优质高效的智慧学科服务平台.

    高校图书馆数智赋能学科服务智慧服务数智技术数智化

    数智技术驱动下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建设研究

    陈芳芳
    52-5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网络调查、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调研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证数智技术应用于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的建设路径,即依托数智技术高精度采集纸本古籍信息,对其进行有序化、标准化数字转换;借助数智技术结构化组织古籍数据库内容,并深化其服务功能,提高古籍数字化整理效率;开发基于数智技术的古籍数字文创产品、古籍数字文旅活动与古籍推广渠道矩阵,扩大古籍数字化推广受众范围.

    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数智技术古籍数据库

    数字化视域下红色文献整理与利用研究

    马清峰察应坤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梳理红色文献相关研究,结合红色文献数字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数字化视域下红色文献整理与利用策略,即建设专业人才队伍,促进跨区域技术交流;推进红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针对性开展红色文献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红色文献数据库,整合红色数字资源;实现多主体多学科合作,推进红色文献数字化建设;着力抢救民间文献,扩充红色文献资源库;结合文旅融合环境,激活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献红色文化数字化整理利用

    基于研学旅行的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研究

    蒲姗姗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阐述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物主题游径的内涵与价值,从主体、内容、价值和渠道四方面分析基于研学旅行推进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基于研学旅行的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策略,即与业内外机构建立优势共融的有机整体,设计可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的游径内容,创造古籍文物主题游径的附加价值,构建全场景覆盖与全链协同的渠道生态.

    公共图书馆文物主题游径古籍研学旅行文旅融合

    基于5W模式的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培育路径

    朱丹阳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培育工作现状与问题的分析,运用5W模式分析法提出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培育路径,即整合校内外主体的数字素养培育优势资源,设计兼具层次性与功能性的数字素养培育内容,创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素养培育方法,设计可触达用户需求的数字素养培育方案,建立数字素养培育效果评价闭环管理体系.

    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5W模式数字素养培育

    公共图书馆与社群合作开展视障服务研究——以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为例

    董娜牛育芳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网络调研法和文献调研法,选取北京市一级公共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从合作形式、合作对象和合作内容三方面梳理公共图书馆与社群合作开展视障服务情况,总结分析共建共享、互利共赢、延伸服务和志愿服务4种社群合作模式,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公共图书馆与社群合作开展视障服务的策略,即加大政府层面的引导和支持,完善社群参与视障服务的制度标准,强化公共图书馆的社群合作意识,加强视障资源共建共享.

    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社群合作社群视障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