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丁力

月刊

1005-8214

LSCL@chinajournal.net.cn

0951-5085019、

750011

宁夏省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8号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Journal 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虽远处江湖,却心怀宇宙,努力践行专业期刊宗旨;既立足西垂,更面向东南北中,失志不渝学术杂志本色。长期关注理论前沿,时时追踪行业热点。鼓劢学术争鸣,扶持新人新作。每每有巨擘赐稿,期期有原创佳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社会实践到个人信息世界——基于"实践—经验—心灵"交互性的信息分化理论框架

    于良芝
    1-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释了作者根据其主持的数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结果而提出的、旨在解释社会成员之间信息分化成因的整体性理论框架.该理论采纳、发展或提出了实践、实践的信息环境、信息获取、信息活动、信息经验效应、心灵状态、个人信息世界等概念,并通过这些概念间的关系解释了信息分化(特别是其中的信息获取差异)的发生.本研究比较了该理论与以往信息分化理论的区别,同时针对老年人的数字化落伍现象展示了该理论框架的解释力优势.

    信息分化信息获取差异实践理论个人信息世界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

    黄安妮陈雅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融合是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的重要时代特征,拓展了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延伸了公共图书馆的空间.本文在搜集各个图书馆近年来与文旅融合相关的空间建设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公共图书馆外部空间、内部空间、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美丽乡村空间、虚拟空间的建设实践路径,同时在剖析实践路径和现实案例的基础上,提出面向未来的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策略,以期为公共图书馆把握文旅融合的发展机遇、构建空间建设与服务的新生态提供借鉴和思考.

    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实践路径策略研究

    我国公共图书馆受控数字借阅模式的著作权困境与出路

    魏远山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现行著作权法规则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馆藏作品并向借阅者提供作品数字化复制件的行为涉嫌侵犯作品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通过考察域外争议,文章发现在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理念指引下,合理使用制度可为受控数字借阅制度辩护,但较好的做法仍是在未来修法中将其纳入合理使用范围.研究认为公共图书馆在践行受控数字借阅制度时,应制定明确的操作规范并严格限制借阅者操作权限,尽量使其效果与传统线下借阅模式趋近,以避免对著作权人造成不合理影响.

    受控数字借阅公共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侵权

    基于ELM-UTAUT模型的阅读推广类短视频采纳行为研究

    刘倩王君丽张聪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背景下,短视频已成为阅读推广的重要形式之一.阅读推广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取决于受众的采纳行为,因此本文以ELM和UTAUT为理论框架构建了阅读推广类短视频受众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有用性、信源可信度和社会影响是影响受众采纳意愿的重要因素,而采纳意愿又会对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同时,文章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阅读推广类短视频的优化策略.

    阅读推广类短视频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技术接受使用模型采纳行为

    学龄儿童分级阅读智慧服务研究

    冯玉娇李玉海
    36-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阅读发展理论对学龄儿童的阅读认知规律进行了科学归纳,从智慧图书馆的角度提出了学龄儿童分级阅读的智慧服务策略.文章认为对到馆读者阅读需求进行感知是图书馆开展学龄儿童分级阅读的前提和基础,进而基于"阅读循环圈"理论,提出到馆分级阅读读者的阅读需求、读物需求和分级阅读指导服务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内容、基于兴趣爱好以及基于时间的图书馆学龄儿童分级阅读智慧服务策略.

    学龄儿童分级阅读服务需求智慧服务

    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检视及其完善路径

    郎平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农家书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的有力抓手,在数字技术赋能下,数字农家书屋呈现出馆藏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以及用户数字化的"倒金字塔式"图景.文章立足数字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图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评价体系对其进行检视,针对其凸显的供需失配和数字鸿沟两大问题,建议通过拓宽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的资金来源、建立群众需求反馈互动机制、提升数字农家书屋服务的包容性等途径来均衡供需、纾解数字鸿沟.

    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数字包容农家书屋

    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振兴建设双向赋能路径研究

    王丽培陈雅王丹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乡村振兴建设语境下公众需求变化是推动变革的根源,深化改革本地化服务成为其互利互惠的重要路径选择.研究以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为基础,审视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本地化发展与乡村振兴建设间的互动关系,提出新时代以深化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本地化发展的方式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的观点,探究互助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根源,并以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适合度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为目标开展策略选择.

    互动仪式链理论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振兴本地化双向赋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研究

    汪全莉叶茂琳
    61-6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乡村振兴背景出发,通过文献分析法阐述国内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研究现状,深入思考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现实价值,提出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实施要点和建设策略.研究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以文化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繁荣,进而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面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空间重构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胡媛邹小敏谢守美
    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主流模型的梳理,从形式、内容、效用三个维度构建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一系列科学验证,最终得到由机构支撑力、管理服务力、社会效应力 3 个一级指标,经费资源支撑、数据资源管理、用户素养教育、学术影响力等 11 个二级指标,成本效益分析、数据使用规范、用户素养教育内容、科研成果产出等 35 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构建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为国内实践研究提供评价工具的同时,也可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规范化发展.

    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轻量级微服务发展策略研究——以微信小程序为例

    周玲元方先涛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微信小程序作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展轻量级微服务的切入点进行调研,分别从微信小程序的功能建设、服务方式、运行状态三个方面对其发展现状进行阐述,进而发现"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小程序存在维护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竞争压力较大的问题,并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小程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意见和建议,以帮助高校图书馆通过小程序构建自身的轻量级服务体系.

    高校轻量级微服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