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馆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论坛

李昭淳

双月刊

1002-1167

tsglt@zslib.com.cn

020-83825705

510110

广州市文明路213号

图书馆论坛/Journal Library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广东省文化厅主管,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单位主办。是社会科学学术理论类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坚守专业精神,谱写智创华章——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采编图灵"建设述略

    潘咏怡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研发的"图书采分编全流程智能作业系统'采编图灵'"是丰富智慧图书馆多场景应用、以技术驱动服务创新的典范.文章概述采编图灵的功能和效能;从需求分析、总体思路、建设内容等角度回顾采编图灵建设历程.文章认为,采编工作是生长的有机体,采编图灵作为智能作业系统,为采编业务创新注入时代的血液,促进了编目员回归专业化发展方向,推动了采编岗位的结构性调整,能够科学开展供应商服务评价,精准对接读者服务需求.

    图书采分编全流程智能作业系统采编图灵智慧图书馆专业化建设图书馆自动化

    科技在左,变革在右——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采编图灵"的创新与思考

    吴昊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变革则是对现有模式、观念和方法的思考和调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历经四年,成功研发图书采分编全流程智能作业系统"采编图灵",为业界贡献了新模式.文章回顾采编业务演变对图书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影响;结合采编图灵规划和建设,分析其关键技术应用特点和创新,探讨其为图书馆不同场景的新技术应用提供的经验,着眼于未来开展反思.

    采分编全流程智能化采编图灵图书馆自动化机器人智慧图书馆

    图书采分编的自动化技术运用——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采编图灵"为例

    肖燕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书采分编的自动化技术运用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概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图书采分编全流程智能作业系统'采编图灵'"自动化创新的探索,分析"采编图灵"自动化技术运用情况及其效能,探讨图书采分编自动化技术运用的原则、重点和难点.

    图书馆自动化智慧图书馆自动化技术采编图灵

    2023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

    广东图书馆学会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陈卫东陈杰...
    29-37页

    六十载风雨同舟 四代人薪火相传——广东图书馆学会六十年之传统与精神

    程焕文朱玲王昊
    3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回顾广东图书馆学会60年(1963-2023)的发展历史,以丰富详实的史料阐述杜定友先生"爱国、爱馆、爱书、爱人"的图书馆精神、广东图书馆学会"一个宗旨""两个法宝"的学会精神和现代图书馆"自由、平等、开放、共享"的专业精神,认为这三种精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广东图书馆学会的优良传统和广东图书馆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

    广东图书馆学会图书馆精神学会精神专业精神

    习近平文化思想开辟中国式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新境界

    陈建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引领与文化支撑,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魂脉、赓续根脉、守正创新,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转换跃升的重大契机.文章认为,通过以三重使命感催动升华,以四个维度的人民性引导落地,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再塑公共文化服务打通了双向贯通之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又可以借助价值治理进入实践环节,具体路径包括以价值吸纳强化内容元素的沁入力、以价值整合塑造多元主体伙伴关系、以价值保障增强人民文化获得感等.

    习近平文化思想公共文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价值治理

    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佳静孙红蕾张婷郑建明...
    7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数字文化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厘清了公共数字文化的概念;借助文献可视化工具VOSviewer梳理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相关研究文献,通过聚类提炼该领域的三大研究主题: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开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利用,并对相关主题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文章对公共数字文化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开展标准化体系构建和数据关联技术研究;推进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融合创新应用;深化用户反馈机制和供需精准匹配机制;重视数字包容、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研究.

    公共数字文化文化遗产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服务效能

    生成治理共同体: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化路径

    慈勤英袁瑜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多元治理促进公共文化场所的保护与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以质性研究方法对四川省文庙、龙神祠公共文化服务展开调查,发现存在因政府单一依赖、分散治理带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等状况,提出通过高校领办、政府负责、社会组织参与形成制度化的治理共同体是有效解决途径.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三方通过目标整合激发治理动能、责任分配整合治理资源、制度约定规范治理行为,形成目标、行动、利益共同体,激活多元力量的参与效能感,激发场所发展内生动力.这种多元治理模式表明,以协商、信任凝聚多元参与利益,以善治、多元互嵌重塑治理结构,以赋权、赋能和制度保障拓展社会组织参与渠道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多元治理的路径.

    治理共同体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参与社会组织

    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用户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识别

    贾宇婷吴丹
    9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识别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的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进行满意度分析,能够助益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文章构建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的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识别模型,运用mESM移动经验取样法、归纳式内容分析法,以故宫陶瓷馆三类移动服务平台为例,通过具体实践得到用户理想的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和三种移动服务平台的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识别结果及三种移动服务平台各指标要素的满意度,并进行关联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用户更满意小程序,且平台的美观性和是否能提升个人素养会对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文章从需求和平台两方面提出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优化建议.

    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隐性需求显性需求Kano模型移动经验取样法

    数字人文方法论应用及审思——对"最佳应对COVID-19"获奖项目的分析

    龙家庆
    10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方法论角度建立数字人文学术规范有助于学科发展,亦对人文科学研究方法构成补充.文章采用案例调研和内容分析法,聚焦数字人文方法论的具体应用场景,选取39项国际数字人文"最佳应对COVID-19"获奖项目作为样本;以WSR系统方法论为理论基础,抽取"物理维—事理维—人理维"框架下的方法论单元;对样本进行编码著录和内容分析,揭示数字人文方法论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样本项目善用数字人文方法论解决人文问题:在物理维度上,聚焦疫情现实问题,提供数字空间服务;在事理维度上,突破定量研究思维,强调阐释和实证并重;在人理维度上,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特征显著,回归人文现象观察与展示.文章建议研究者在应用数字人文方法论时,加强对数字资源利用的反思,即以人文属性为核心、计算属性为辅助,回答人文问题的本质.

    数字人文数字人文方法论WSR系统方法论国际数字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