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馆杂志
图书馆杂志

缪其浩

月刊

1000-4254

tsgzz@libnet.sh.cn

021-54051586 54039581

200040

上海市长乐路746号

图书馆杂志/Journal Library Journal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图书馆杂志》(月刊)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1982年创刊,以理论探索与实践并重著称,尤其关注当代图书馆活动的总结与交流,受到读者欢迎。创刊3年邮发量即攀升至全国同类刊物之最,20年来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理论探索、工作研究(辖公共、学校、科研图书馆分栏)、新技术应用、海外眺望、专业教育、新书推荐和文史天地等8个内容版块,全面传递专业活动与研究的最新信息。刊中刊2种:“讲座经典”刊出上海图书馆讲座每月最佳报告文本;“悦读时空”为名家读书、评书的动态报道。在历年来各种核心、优秀期刊评比中,得到专业内外、专家同行一致肯定,全部上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全流程管理的专家协同知识生产系统设计与实现——以家谱联合编目系统为例

    朱武信夏翠娟吴建伟
    4-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智时代,传统编目系统面临着挑战,难以满足基于智慧数据生成的知识生产要求.上海图书馆对传统编目流程进行改进,融入基于众包理念的专家协同知识生产与全流程管理理念,设计了面向全流程管理的专家协同知识生产系统——家谱联合编目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利用上海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已有的人、机构、地、时、事等基础知识库,实现了编目过程中跨网域的规范控制,不同机构的家谱编目专家,共享基础知识库中已有的知识、共同补充丰富编目过程中缺失的知识,实时构建知识关联和语义链接;并将编目流程和知识生产与家谱知识服务平台打通,由此知识生产与知识服务无缝地链接起来,实现了从采购、捐赠、著录、查重、质量检测、规范控制、知识服务、关联数据发布的全流程管理;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家谱编目数据审校的路径.

    数字人文全流程数据加工联合编目众包AIGC

    语料库与近代西北水利档案的数智化应用方式探索

    潘威徐娟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新疆、甘肃、宁夏三省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水利建设,尤其是在抗战时期,西北成为"大后方"的背景下,三省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水政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西北分省水利档案,这批档案绝大多数是民国时期新疆、甘肃、宁夏各省的水利委员会工作档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面向的学者群体规模较小.这样的专业性档案特别需要语料库的支持,本研究在阐述语料库在近代西北水利档案管理和研究中的必要性的基础之上,设计并搭建了"近代西北地区水利档案"语料库,初步实现了针对该档案的智能化检索和知识挖掘.本研究以部分近代"宁夏水利委员会档案"为例,展示了该语料库在近代西北水利史研究中的巨大作用.

    语料库近代西北水利档案词性标注

    我国古籍保护工作中社会力量的参与维度分析

    孙悦帆包平
    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社会力量在古籍保护工作中的参与维度,是新时代古籍工作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文章从多元数据出发,利用NVivo14软件对古籍保护工作中社会力量的各参与维度进行编码分析,并以协同理论为指导构建社会力量各维度参与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成立省古籍保护协会、未来锚定古籍数智化领域等实践启示,为我国古籍保护工作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借鉴.

    古籍保护社会力量参与维度

    基于BIBFRAME的馆藏书目数据知识组织研究

    崔靖华朱学芳
    3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馆藏书目数据进行知识组织研究,揭示馆藏书目数据内部隐藏的知识及知识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满足CNMARC的转换、BIBFRAME的实施需要.研究采用构建馆藏书目数据本体的方法,复用BIBFRAME本体.首先从作品层、实例层、单件层以及连接字段分别对馆藏书目数据到BIBFRAME字段之间的类、子类以及属性的映射进行了研究,并绘制概念模型.其次对已构建的馆藏书目数据本体利用Protégé进行了可视化,并利用Neo4j分别实现对图书和期刊类馆藏书目数据本体的存储与查询.研究基于BIBFRAME,在对馆藏书目数据进行知识组织的过程中,梳理我国目前CNMARC在向BIBFRAME转换过程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解决,最终实现了对馆藏书目数据的知识组织、关联存储、可视化与查询.

    馆藏书目数据知识组织BIBFRAME本体

    朱仁与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考述

    沈伟
    46-5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在近现代中国图书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朱仁深度参与了该馆的建设,见证了诸多历史事件.通过研究学界尚未充分利用的《律师朱仁日记》这一档案资料,采访朱仁的后裔,考证朱仁的教育及工作经历,揭示其参与合众图书馆的动因,厘清他与叶景葵、顾廷龙的交谊,梳理他在合众图书馆从事的工作内容.能够再现彼时的一部分历史场景,展现出朱仁的重要贡献及合众图书馆的办馆经验,进而丰富学界对合众图书馆史及叶景葵、顾廷龙等人物史的研究.

    朱仁合众图书馆叶景葵顾廷龙

    民国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群体对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黎飞罗雯文
    53-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图书馆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统计民国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数量基础上,考察了这一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群体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通过图书馆学术研究、图书馆工作实践、图书馆人才培养、图书馆社团活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民国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图书馆事业

    高校图书馆数据增值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王一博刘丹张俊娥罗鹏程...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新技术开展数据增值服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对高校图书馆数据增值服务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校图书馆数据增值服务体系框架,该框架由"4+3456"型的数据增值服务体系组成,即:4层主要架构;3类服务方式、4类服务用户、5类数据服务产品、6类主题数据,并介绍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展数据增值服务的实践经验.可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数据增值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高校图书馆数据资源人工智能数据增值服务北京大学图书馆

    多元融合视域下的大学图书馆未来学习空间建设研究

    李赛男欧阳猛刘华
    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转型要求大学图书馆建设适应新型学习模式的未来学习空间.本研究追溯学习空间演变历程,梳理未来学习空间建设现状,厘清其发展特点及探索盲区.通过分析悉尼科技大学学习中心的实践案例,明晰未来学习空间建设方向,构建多元融合视域下的未来学习空间设计框架和设计理念,总结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以自身实际为基石,用户需求为导向,学科发展为抓手,打造多元融合的未来学习空间.

    未来学习空间空间建设大学图书馆

    基层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以厦门市翔安区图书馆为例

    张胜峰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职责所在.本文以全国首批文旅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厦门市翔安区图书馆的文旅融合实践为例,阐述基层公共图书馆要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要求,从团队、场馆、平台、业务、活动、项目"6个融合"全面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初步探索了基层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路径方法,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启示,旨在为基层公共图书馆推进文旅融合提供参考.

    基层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探索翔安区图书馆

    我国知识服务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基于CSSCI期刊论文

    王曦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999-2022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的1 341篇知识服务研究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工具SATI、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梳理我国知识服务研究的发展脉络.包括识别重要期刊、核心作者和高频机构,描画知识服务研究热点演化和走向,并提出在主体协作、学科融合的趋势下,我国知识服务领域研究视角更加多样、知识服务研究更加深入、智库知识服务研究更加突出.

    知识服务知识图谱数字出版学术出版数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