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与情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与情报
图书与情报

郭向东

双月刊

1003-6938

tsyqb@126.com

0931-8270072;8278172

730000

兰州市南滨河东路488号

图书与情报/Journal Library and Inform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图书与情报注重文章的学术底蕴和思想深度,着眼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追求文化的流播和传承,具有深厚的理论性、思想性和鲜明的文化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资本理论发展透视:源起、应用与展望

    张一涵钱晨李凯袁勤俭...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越来越高,数智技术和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学界提出"数字资本"的概念并形成数字资本理论体系.为帮助学界深入了解数字资本理论,为后续相关实证研究提供参考,文章在梳理并总结国内外数字资本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源起与发展、内涵与外延、测量与量化、应用与展望四个方面对数字资本理论进行系统而深入地探究.研究发现:Ragnedda等在布尔迪厄资本观基础上提出的数字资本,是对个体所拥有的具有一定社会效用的数字资源的概括,包括数字能力和数字技术两个方面,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量化,是影响用户对信息系统及服务采纳、开展某种信息行为的重要因素,为理解数字鸿沟和社会不平等提供了理论框架.

    数字资本理论数字鸿沟布尔迪厄资本观信息系统

    数字资本视角下旅游虚拟社区用户基于信息资源的价值共创行为研究

    王瑞袁勤俭
    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明晰用户数字资本和社会资本如何作用于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行为.通过问卷调研方式收集用户数字资本、社会资本和价值共创行为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数据.结果表明:用户数字接入与其价值共创行为并不直接相关,用户数字能力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数字资本的积累有助于增进其社会资本的持续累加,数字接入和数字能力对结构社会资本、关系社会资本和认知社会资本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结构和认知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其价值共创行为,关系社会资本则产生负向影响.为提升旅游虚拟社区用户价值共创水平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旅游虚拟社区数字资本社会资本价值共创

    数字资本视角下知识问答社区知识交流效果影响机制研究

    肖雨王瑞袁勤俭
    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知识问答社区繁荣发展,但也面临着用户流失、知识增长缓慢、知识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并由此导致社区内的知识交流效果不佳.理解知识交流效果的影响机制能够帮助个体充分利用知识问答社区实现高质量知识交流,同时为知识问答社区提供持续发展的路径.为此,文章基于数字资本理论视角构建了组态分析理论模型,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数字资本与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知识问答社区的知识交流效果与其前因条件之间存在因果复杂性:就感知贡献而言,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组合是提升感知贡献的核心条件,但数字资本可弥补其中社会资本或文化资本的缺失;就感知学习而言,数字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是提升感知学习的核心条件.

    知识交流效果数字资本感知贡献感知学习知识问答社区

    面向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话语体系构建思考

    初景利王珏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推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的背景下,进一步厘清学科更名对其话语体系的影响有助于推动学科发展、适应时代变化.文章首先采用文献调研方法梳理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话语体系的发展现状,对学科话语进行解构并阐述了核心概念和学科语境的变化过程,又以2012年-2022年间"北大核心"和"CSSCI"两大数据库的期刊论文为语料,通过构建语义网络等方法探索近十余年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学术话语的状态与发展态势,进而探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结构与构建路径.

    话语体系信息资源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科建设

    细读、粗读与远读:从传统阅读到数字人文的范式演变

    夏明宇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文化与接续文明的重要手段.技术、物质、思想等的瞬息万变,使得阅读主体、阅读载体及阅读媒介也发生变革,由此而引发了阅读方法的范式演变.在传统纸媒阅读时代,崇尚逐字逐句的"细读",同时辅以概览式的"粗读".但在屏幕阅读时代,随着计算技术的突飞猛进,开展大数据阅读的"远读"方法,不知不觉地影响了大众的阅读生活.文章拟就细读、粗读与远读的关系与内涵进行梳理与探讨,试图揭示阅读范式生成与演变的内在逻辑,以及如何在数字人文语境下理性应对阅读方法的时代变革.

    细读粗读远读数字人文范式

    日本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基础设施的建构模式与启示

    时晨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面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持数据的保存、获取、使用、发布以实现数据的可复用、可关联与可聚合,能有效助推人文社科研究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文章以日本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项目内容、建设模式、项目优势等角度展开分析,发现该项目以研究者对研究数据的共享、使用流程为基础,力求在数据生产、数据处理、数据保存、数据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且该项目具有协作主体有序分工、数据标准重开放兼容、数据使用重规范、文化形成重培育等特点,能给我国的数字人文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实施统筹管理、发挥机构聚合优势与完善数据标准等启示.

    日本学术振兴会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基础设施构建模式

    数字经济与大城市群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臧红敏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与大城市群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时代趋向.文章依托产业融合理论,深入阐释数字经济与大城市群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逻辑,通过系统分析数字经济与大城市群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产生效应,提炼出数字+内容主导型、数字+服务主导型、数字+消费主导型三类数字经济与大城市群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并以此提出实现三类融合发展模式的基本路径,为大城市群文化产业差异化发展及实现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数字经济大城市群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国际图联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75周年历程回顾与展望

    李雅何彤瑶
    7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组织之间的发展与合作事关国际发展大局,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是国际专业组织和国 际社会机构的代表,合作历 程悠久.分析其合作历程有助于 了解图 书馆事业和国 际社会的发展,为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提供借鉴.文章通过文献和网络调研法,回顾分析了 IFLA和UNESC O之间开展合作的缘起,梳理其75年合作间不同阶段的重要事件并进行讨论与展望.75年的实践证明,IFLA与UNESCO之间的合作有着重要意义,二者共同促进了全球合作与发展,推动了国际文化可持续发展,推动了社会多元化的发展.

    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历程

    促进数字公平:美国公共图书馆的举措与启示

    曾粤亮汪莘桐黄芷琪
    8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数字化转型中促进数字公平的重要力量.文章结合文献和案例调查,剖析美国公共图书馆促进数字公平的背景,在《2020年美国公共图书馆技术调查》《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以实现全民数字公平》报告基础上结合其他文献与案例归纳举措.研究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促进数字公平的举措主要包括:馆内外技术资源供给、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线上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或资源、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启示包括:增强网络与数字技术设施的可及性、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丰富线上数字资源类型与服务形式、重视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教育和计算机技能培训、通过专门项目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寻求外部多元合作.

    公共图书馆数字公平数字鸿沟数字不平等美国公共图书馆

    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的合作生产: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袁硕李少惠
    99-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合作生产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是顺应中国乡村公共文化治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促进乡村从传统文化事业管理迈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乡村公共文化高质量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合作生产视角切入,不仅探索性地提出了乡村公共文化治理的概念,强调其中的合作生产核心要义.同时,将上述概念内涵进一步融入到包括乡村公共文化治理转向、资源系统、资源单位、治理系统、行动者、行动情景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中,建立起了文化治理理论与合作生产理论的关联,为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的合作生产提供一个通用的理论分析框架.但作为一种发展中的命题,仍需在中国乡村公共文化治理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乡村公共文化治理合作生产理论分析框架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