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通信与信息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通信与信息技术
通信与信息技术

温培毅

双月刊

1672-0164

028-87011905

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71号四川省通信管理局313室

通信与信息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MF-FFT的北斗B2a信号捕获算法研究

    刁彦华李凯丽姚远王晓君...
    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北斗三号B2a信号进行快速且准确地捕获,提出了一种基于PMF-FFT的捕获算法.首先,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PMF-FFT算法的特性;然后,对PMF分段长度、FFT运算点数、相关积分时间、非相干积分次数和判决门限等参数的选取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最后,利用Matlab工具对PMF-FFT捕获算法性能进行了仿真与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为算法的实现解决了首要问题.

    B2a信号捕获PMF-FFT捕获算法性能

    GPS现代化L1C民用信号体制分析

    王轲张健铤商晓燕吴振伟...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满足全球范围内不断增长的PNT服务需求,美国不断进行现代化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升级改造,2020年启用并播发新的民用信号L1C就是重点改造内容之一.针对新形势下日趋激烈的频谱资源竞争环境,在对GPS四个民用信号基本特征梳理归纳的基础上,阐述了L1C频点信号的选择背景及意义,分析了该信号的基本结构,重点研究了L1C信号的具体调制方式及重要特征,最后对伪码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研究深入剖析L1C信号体制,对其他GNSS未来新体制信号的设计及工程实现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卫星导航GPS现代化L1C民用信号信号体制

    超低轨道卫星发展对6G的影响

    周春梅胡迎刚陈金鹰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轨道高度分类基础上介绍了各轨道卫星通信的技术,研究了空间轨道竞争对发展卫星通信的潜在影响,分析了超低轨道(VLEO)通信卫星用于6G的技术特点和问题,探索了我国VLEO卫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认为,快速提高我国在超低卫星轨道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是确保我国6G夺取制高点的关键之一.

    卫星通信卫星轨道6G移动通信

    高动态卫星导航信号多普勒频率模拟方法

    王彦朋苏嘉松王晓君姚远...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卫星导航信号模拟源在高动态场景下对多普勒频率模拟难度较大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重置的三阶DDS导航信号模拟算法.该方法从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相对运动物理模型着手,建立了一种基于数字电路的三阶DDS模型,可有效地模拟出高动态场景下导航信号中含高阶项的多普勒频率.此外,通过对三阶DDS模型中关键参数进行相位重置以避免累计误差.在计算机中进行仿真,其结果表明在速度为10000 m/s,加速度为1000 m/s2,急动度为1000 m/s3的高动态场景下,该算法相较于传统算法多普勒频率模拟精度提升了31 dB,且不会因急动度增加导致精度恶化,多普勒频率模拟精度可达-36 dB或更高.说明该方法在高动态场景下可精确地模拟导航信号的多普勒频率,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多普勒频率高动态三阶DDS模拟精度

    "北斗+5G"天地一体化系统赋能文旅行业发展探析

    刘增祥耿海顾至欣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斗系统具有高精度、全球覆盖、全天候监测等优势,可以为室外应用提供精准的定位和导航服务,5G网络则具有高速、低延迟、大容量等特点,能够为有5G网络覆盖的区域提供更稳定、更快速的数据传输和网络定位服务,将北斗系统与5G系统综合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实现更快速、更准确的联合定位服务.基于北斗与5G的天地一体化系统在文旅行业的应用,能够为文旅行业的交通出行、景区导览、饮食安全、非遗保护、应急救援等提供定制化、精准化的服务,推动文旅行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并促使文旅行业个性化服务迈向更高的层次.

    北斗5G天地一体化文旅

    一种基于差分极性判别的AIS船载信号解码技术

    张灵珠程瑞聂绪飞刘继成...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信号格式与频谱特征,给出了一种能够对AIS船载信号进行正确解调并获取AIS报文内容的方法.利用脉冲检测获取AIS信号,通过相位差分以及频率极性判别,能够准确对AIS进行解调.进一步依据信号结构,通过寻找开始和结束标记,匹配消息ID,成功获取AIS报文数据.通过仿真分析和搭建平台实测,对采用的算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对AIS船载信号进行解码.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差分极性判别GMSK解调译码

    基于高动态环境下B2a信号的双通道跟踪算法

    郑石磊姚远王晓君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北斗三号B2a信号中,针对在高动态环境下信号多普勒变化较大,导致导航接收机跟踪环路收敛速度较慢、稳定性差等问题,基于北斗B2a信号传统跟踪环路算法设计出基于三阶锁频辅助四阶锁相的双通道联合跟踪载波跟踪环,并对此跟踪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双通道联合跟踪算法对信号的利用率明显提升且环路收敛速度快,在信号较差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稳定跟踪,并且稳定性和准确度明显提升.

    北斗三号B2a频点信号载波跟踪环路双通道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大数据技术"课程为例

    高志荣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大数据技术"课程为例,对基于BOPPPS的混合式教学进行了探索,选择"MapReduce"章节内容,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充分体现BOPPPS教学模型的6个环节,并辐射到整个课程中.通过课前总量适中的线上前测,课中问题导入、目标展示、问题讨论、学生总结等多种教学手段,课后难度适宜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后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深度参与,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课程教学的目标.

    新工科BOPPPS模型混合式教学大数据技术

    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电气专业多模式实践教学探索

    廖宇耿东山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在电气工程领域扮演着核心角色,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至关重要.在泛在电力物联网(Ubiquitous Power Internet of Things,UPIoT)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电气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该研究以UPIoT技术的融合为契机,以电工及电子工艺实训课程为例,对传统电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构建了一个新型的虚实结合、强弱电融合的多模式交叉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不仅强调了虚拟与现实、强电与弱电技术的紧密结合,还重视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模式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学习,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多模式实践教学的落实不仅满足了当前电气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也为培养适应未来技术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UPIoT虚实结合强弱电融合多模式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群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周建儒李武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双高计划"的背景下,某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改革,构建了基于课堂革命、工作室培养、校外实训三位一体的软件专业群教学模式.经过实践验证,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专业技能提升、教学关系及课堂教学效果改善、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课堂革命教育数字化三位一体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