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学
体育科学

田野

月刊

1000-677X

bjb@ciss.cn

010-87182588

100061

北京市崇文区北京体育馆路11号

体育科学/Journal China Sport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反映国内体育科研最新成果,刊登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摘。设有体育理论、运动训练、体质研究、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统计、仪器场地等栏目。读者对象为体育科研人员、体育院校师生、教练员及运动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运动转化医学:从分子生物力学管窥主动健康

    樊春海程蜀琳
    3-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动在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大量研究已从多个维度提供了运动有益健康的科学证据,然而人们对其分子和细胞机制却知之甚少。不断深化运动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研究,破译特定类型的运动与人体特定组织之间的联系,并将相关知识转化到医学和健康实践中来,仍是目前生命科学面临的巨大挑战。在这方面,新兴的系统生物学从信号网络系统层面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建立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和干预方案奠定了基础。而一些全新的分子生物学概念及生物技术(如力敏感蛋白PIEZOs、自噬和微生物组学等)正在全面改变人类对运动(力信号刺激)影响人体系统的认知。研究分析了当前运动研究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建议从生物力学以及运动科学跨维度交互作用的视角重新认知运动,研究健康敏感指标与运动即刻响应和适应性的相互关系与可信度,促进运动转化医学的发展。

    运动转化医学主动健康生物力学机械刺激自噬多组学中西医结合

    全民健身战略推进中非正式体育组织的生成逻辑、问题桎梏与实践进路

    杜长亮刘东升王志文刘庆群...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在解析非正式体育组织内涵的基础上,厘清全民健身战略推进中非正式组织的生成逻辑,并针对现实困境提出未来的实践进路。研究认为:非正式体育组织的核心在于满足多元化体育生活需求,具有目标随机性、高度扁平化、强代理人属性、快速且广泛的生成性、价值双面性、数字技术依赖性等特征。理论上,非正式体育组织的生成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过程,涉及个体需求、社会关系、身份认同等多因素。从历史到现实,非正式体育组织均符合全民健身发展要求,在创新全民健身参与理念、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弥补正式体育组织短板等方面扮演关键角色。全民健身战略实施中,非正式体育组织面临嵌入渠道不畅、内生性不强以及体制冲突尚存等问题。建议通过疏通渠道、培育内生动力和促进体制相容等实践进路解决非正式体育组织面临的问题,提升其深入性、持久性和实效性。

    非正式体育组织全民健身体育组织体育参与

    从树立环境意识到引领社会变革:体育组织助力环境可持续性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陈怡莹刘波姚芳虹郭振...
    21-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可持续性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体育组织在助力体育领域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首先梳理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国际足球联合会等国际体育组织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区的国家(地区)体育组织在助力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发展历程;其次,总结了体育组织开展环境可持续性工作的4个阶段:即树立环境意识与开展初步行动阶段、回应外部压力以获取合法性阶段、环境战略制度化与规范化阶段、探索最佳实践以引领社会变革阶段;最后,通过挖掘体育组织在助力环境可持续性行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平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寻求环境类权威认证以及与环境类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的对策。

    环境可持续性体育组织发展历程阶段特征

    实体化背景下我国单项体育协会合规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朱洪军黄海超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合规管理体系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监管效能,促进协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完善单项体育协会内部监督体系、树立单项体育协会公信权威、降低体育行政部门监管成本、接轨国际体育组织合规行动是我国单项体育协会合规管理体系构建的现实动因。实现自治互益、提高法治遵从、加强德治维系、追求完美善治是我国单项体育协会合规管理体系构建的目标要求。全面的合规计划、系统的合规组织、专业的合规行动、严格的合规监测是国际体育组织合规实践的先行经验。结合实体化背景下我国单项体育协会的现实情况,建议从制定合规管理指南、嵌入合规管理框架、培育合规管理文化、培养合规管理人员、重视合规管理监测五大方面,系统构建我国单项体育协会合规管理体系。

    单项体育协会国际体育组织实体化合规管理

    多法统筹视角下我国体育仲裁管辖权界的协调论

    黄晖段营营
    3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我国体育仲裁作出许多创新规定,深度推进我国体育纠纷治理,管辖权是其核心议题。因多头划界,体育仲裁管辖范围与周边解纷机制存在交叉。研究认为,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多法统筹视角下,解析我国体育仲裁管辖权界协调问题,并实现体育仲裁与周边解纷机制在管辖权上的"三重协调":1)事际协调旨在厘定商事仲裁、劳动仲裁与体育仲裁的管辖权界,核心是根据争议事项的法律性质和关系结构,明确三者的各别管辖和合并管辖范围;2)空间协调旨在厘定体育组织内部、国内与国际3种体育争端解决机制间的管辖权界,核心是确立专属管辖、先后位序与意思自治原则,准确实现管辖分流;3)程序协调旨在厘定调解、仲裁与诉讼3类体育解纷程序间的管辖权界,核心是明确可调解性、可仲裁性和可诉性三者之间的包含与监督关系。据此划定我国体育仲裁管辖权界,并在多法统筹视角下提出其与周边解纷机制的协调方案。

    体育仲裁管辖权商事仲裁劳动仲裁

    人工智能赋能兴奋剂管制: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发展策略

    徐伟康
    50-58,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兴奋剂领域对技术的变革有着天然的敏感性,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兴奋剂管制渐趋迈向智能化。通过调研文献资料、运用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兴奋剂管制的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发展策略。研究认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反兴奋剂情报整合和检查、样本检测和分析、智慧管理为兴奋剂管制带来情检一体、多维锁定、全链支撑的模式变革。但是,兴奋剂管制中人工智能的应用也面临着模型误差、意识无涉的技术性难题,权益侵害、责任模糊的合法性挑战,算法歧视、黑箱效应、技术僭越的伦理性风险。为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兴奋剂管制中的应用,应当从数据质量控制、算法驱动变革、加强设计保护完善技术控制;从运动员权利保护的构建、数据和算法规制的形塑、监管和责任的设置优化法律体系;从技术辅助的定位、数字人权的导向、多方参与的治理增强伦理适配。

    人工智能兴奋剂管制数据分析风险规制权利保护

    经验与借鉴:发达国家健身步道发展与我国建设路径研究

    马志杰陈玉忠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设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健身步道系统,对发达国家健身步道的兴起、建设进展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健身步道体系的基本国情与现实困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9世纪中叶,欧美"自然主义""环境保护"等思想的兴起及二战后西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等因素推动了发达国家健身步道系统建设。当前,发达国家健身步道建设形成了结合区域特点建设特色化标准健身步道、多元协作管理、回应民众需求及注重步道建设特色等特点。在结合发达国家健身步道经验特征及我国国情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健身步道建设的若干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统领中国特色健身步道建设,以国家步道建设标准体系为基准突出区域发展特色,以科学规划打造中国特色健身步道网络布局,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服务型健身步道。

    健身步道域外经验中国特色建设路径

    急性运动对负性情绪信息有意遗忘的影响

    孙潇金雨薇刘荣宋耀武...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运动是否可作为一种干预手段作用于大学生负性情绪信息的有意遗忘,以及情绪材料的性质和时间耦合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将102名大学本科女生随机分为编码前运动组、编码后运动组和对照组,以10 min中等强度持续运动为运动干预方式,采用项目法有意遗忘范式,以低唤醒负性词、高唤醒负性词和中性词为记忆材料,比较不同组别被试在自由回忆正确数、再认的辨别力指数d'及相对应的有意遗忘效应值上的差异。结果:编码前运动组在再认任务中的有意遗忘效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编码前运动组忘记指令词语d'显著低于对照组,编码后运动组的自由回忆正确数呈现出低于编码前运动组和对照组的趋势。结论:编码前运动通过提升个体对信息的抑制控制能力促进有意遗忘的执行,编码后运动则通过干扰记忆巩固过程降低整体回忆表现。提示急性运动可提升个体主动抑制负性情绪信息记忆编码的能力,而在经历负性情绪事件后进行的急性运动能够帮助个体更快遗忘相关负性信息。

    急性运动有意遗忘负性情绪信息时间耦合

    理解老年人的身体活动:基于时空行为视角的研究

    成佳俐仇军James F.Sallis于洪军...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时空行为视角对建成环境与老年人户外身体活动的时空行为特征进行研究,为促进我国老年人身体活动水平提升和应对老龄化趋势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和三维加速度计对126名老年人时空行为数据进行同步收集,通过空间算法将环境暴露数据与身体活动数据相关联,总结其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频率、出行范围等特征。结果:1)老年人户外身体活动存在"点-线"型、"候鸟"型、"条链"型、"自由"型、"邻里"型、"综合"型6种时空模式;2)老年人主要户外身体活动范围为家附近500 m左右;3)老年人近45%的热量消耗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发生在户外空间,主要户外活动兴趣点为休闲娱乐、购物和运动健身;4)老年人户外身体活动特征以出行频率高和短时耗为主,出行次数对身体活动水平有显著影响,出行次数每增加1次,平均每周户外身体活动水平增加20。5 min。结论:我国老年人户外身体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时空行为模式,未来可以将增加出行次数作为促进老年人身体活动水平的切入点。

    时空行为建成环境老年人户外身体活动

    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元分析的选题和方法学问题

    徐恺殷明越王然
    88-96,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元分析的选题和方法学问题,进行评价和举例分析,提出相应建议。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6本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的元分析研究为对象,依据Cochrane手册和经典元分析文献探讨体育科学领域元分析存在的选题问题,并评估所选元分析研究的方法学问题。方法学问题的主要评估指标为:1)是否存在异常值(效应量>3);2)是否将标准误换算成标准差;3)是否忽略了研究内的相关性;4)是否忽略了研究内的方差;5)是否关注研究内而非研究间;6)报告多个效应量的研究是否仅提取某一个效应量。结果:在选题方面,71。1%的中文元分析的研究主题与既有英文元分析相似,其中27。3%的中文元分析题目名称与英文元分析几乎相同。在方法学方面,82。2%的元分析至少存在1个方法学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43。8%的元分析结果发生变化。结论:元分析应以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问题为出发点。在进行元分析时,研究者应仔细检查原始数据的报告形式,并采用多种效应模型、分析方法、合并策略、元分析软件及展示方式,通过团队合作确保元分析结果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需在方法部分详细介绍和解释分析过程,以提高研究的透明度和可重复性。

    元分析选题方法学效应量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