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张惠元

双月刊

1009-5837

xuebaosk@tyut.edu.cn

0351-6018486

030024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太原理工大学主办、主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采用国际标准16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己任,结合多科性大学的办学特点,开展经济、管理、法学、英语、高等教育等学科的研究与交流。主要栏目有:高教改革,教研课题经济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等。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学校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桥梁,是展示学校办学水平和风貌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存论意蕴

    齐承水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生存问题为发展导向.关注人的生存处境、破解人的生存难题与维护人的生存利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关切人的物质生存与文化生存相协调,人的技术生存与生态生存相和谐,人的个体生存与公共生存相统一,从而变革了人的生存方式.中国式现代化优化了人的生存环境、拓展了人的生存空间、提升了人的生存质量、变革了人的生存模式,从而捍卫了人的生存利益.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生存价值建构为发展指向,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生存价值主体,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生存价值原则,以破解社会主要矛盾为生存价值实践,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生存价值旨归.

    中国式现代化人的生存方式人的生存利益人的生存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分析

    裴文霞陈瑞旭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成功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背后拥有强大的动力源泉.这股强大的动力并非单一,而是由多种动力密切结合、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动力系统.根据动力系统中每股力量发挥的功能不同,可以大致将其分为内源驱动型动力、基础保障型动力、价值影响型动力三种类型.这三股力量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飞速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内源驱动型动力基础保障型动力价值影响型动力

    人·社会·自然: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性系统超越的三重向度

    刘江赵海月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主义现代性是人类文明转向现代文明的第一种形态,这一形态的转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系统性的现代危机,主要表现为单向度主体的渐次生化、经济理性至上的泛化、社会两极的进一步分化,以及人与自然二元关系的不断恶化.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实践,所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社会、自然三个维度中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性的系统性超越,即交互性主体的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单向度主体的西方现代性;"共同体思维"的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西方现代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生态系统性危机的西方现代性,从而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与时代特征的现代化新道路,为人类文明开创了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主体西方现代性社会自然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的精神共同富裕:指标构建与实践进路

    尚子娟芦媛媛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体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从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对精神共同富裕提出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迫在眉睫.文章探究了精神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阐释了其系统性、长期性和阶段性特征,并以相关政策精神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理论支撑,确立了精神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针对精神共同富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固本强基,打牢坚实的物质基础;突出供给,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凝聚共识,培育人的主体性力量;价值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解决措施.

    精神共同富裕整体性治理视域指标体系

    "重建个人所有制"视阈下个人富裕与社会富裕的统一——兼谈对共同富裕的启示

    武文凯谢卓芝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个人富裕与社会富裕的有机统一.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与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高度探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下个人与社会的财富积累状况,并认为个人所有制的重新建立将会统一实现个人富裕与社会富裕.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后,可以发现劳动是实现个人富裕与社会富裕的核心,而且在个人所有制被重新建立之后,仍然需要通过劳动来确证人的本质,推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与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具有同构性,前者是后者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具体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全面深刻认识和把握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对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大意义.

    重建个人所有制个人富裕社会富裕劳动共同富裕

    新时代十年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动向——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张楚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学界围绕意识形态安全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成就.通过对2012年以来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且期刊所属类别为CSSCI的共计2148篇文献进行量化与可视化分析,便于直观了解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现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和绘制关键词共现时序图谱,能够科学、有效地把握新时代十年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前沿热点和演进趋势.分析发现,新时代十年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极具拓展性、关联性和时代性,但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原则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新时代十年意识形态安全可视化分析研究动向

    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坚守——基于历次党代会报告的考察

    赵佳佳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是内蕴丰富的情感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付出真情实感获得衷心拥护和爱戴的历史.从情感维度考察百年党史有助于深化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成功密码,也有助于拓展中共党史的研究视域和研究方法.党代会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一定时期内最为集中的思想宣言和行动遵循.历次党代会报告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担当之情、政党自信之情、对马克思主义的坚信之情、对人民的敬重之情和对人类的贡献之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恒久不变的情感坚守.

    中国共产党党代会报告情感

    企业预防反腐败"长臂管辖"风险的合规调查程序构建

    孙鹏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面临国内外反商业腐败形势日益严峻,涉案风险大为增加.合规风险全球化下,企业可能遭遇的商业腐败风险不仅包括内部人员直接腐败,还包括企业因不作为所连带承受的间接腐败.对重要商业伙伴开展合规调查已成为合规管理的重点领域,其在企业预防间接腐败风险时作用尤为突出.根据商业腐败构成特征,企业可在建立风险等级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对风险等级不同的合作对象开展程度相适的合规调查流程,最终实现分割企业责任与第三方责任的目的.

    企业合规商业腐败间接腐败尽职调查

    对毒品犯罪案件中法官运用经验法则的研究

    刘祎铭
    6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刑事诉讼中,毒品犯罪由于证明难度较大,法官往往需求助于经验法则,通过经验法则的运用以有效打击毒品犯罪.经验法则在毒品犯罪案件证明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事实认定与证据评价两方面.在事实认定领域,经验法则主要作用于定罪事实与量刑事实的推定;在证据评价领域,经验法则主要被运用于评价毒品犯罪中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的真伪.尽管经验法则在毒品犯罪中的运用具有重要价值,但因经验法则的运用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法官在毒品犯罪案件中运用经验法则还存在一些误区,如运用不具有高度盖然性的经验、经验法则的运用范围不当、缺乏完善的程序保障经验法则的运用,以及封闭式运用经验法则等,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规制.因此,在运用经验法则时法官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并规范经验法则的运用程序,以及规范裁判文书释理和赋予辩护方以经验法则为由上诉的救济权利等,以保障毒品犯罪案件中经验法则的合理运用,有效发挥经验法则在诉讼中的独特价值.

    毒品犯罪经验经验法则司法证明

    检察机关"案-件比"案件质量评价体系运行探析

    肖峰
    7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司法责任制配套改革和检察制度改革背景下,案件质量评价体系对于监督和规范检察权运行的作用日渐凸显.为解决既往案件质量评价体系之弊端,检察机关创新性地提出了以"案-件比"为核心的案件质量评价体系.相较过往案件质量评价体系,"案-件比"评价体系在引导检察工作精细化管理、兼顾公正与效率、彰显程序正义方面有着开拓性突破,对检察工作的规范化与检察管理的现代化具有正向引导作用.在知悉"案-件比"评价体系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为防止该体系的运行走向误区,可通过明晰"案-件比"指标差异、健全程序回转相关法律规定、提升检察业务水平、规范检察引导侦查,以及发挥捕诉一体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优势等措施因情施策,以助力刑事案件质效的优化.

    检察权案-件比程序回转案件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