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中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中学刊
天中学刊

朱占青

双月刊

1006-5261

hhxytzxk@vip.163.com

0396-2879006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路

天中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Tianzhong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统驻马店师专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第1、、4、6期为社会科学版,第2、5期为自然科学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间故事中的家阈受侵想象——以"鬼欺老翁"及其亚型"狐精为祟"故事为中心

    赵佩汶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鬼欺老翁"及其亚型"狐精为祟"故事讲述了因鬼魅作祟而引起的人伦悲剧,其核心结构是安全与非安全的对立,具象化为家庭内部遭到外界危险势力的入侵.这种安全焦虑衍生出的民间故事十分丰富,具有想象性、间接性和冒充性的特点,以怪诞的表层叙事表达出鬼魅冒充家人的侵阈想象.具有类似取向的故事还有"进家型"的"狼外婆""鱼精"和"白蛇传"型故事.鬼魅冒充家人的桥段在民间故事中反复出现,投射出人们在伦理关系中普遍的心理症结,即对共生者的怀疑,故事也提供了劝止、宣泄和宽慰等方案.

    民间故事志怪结构功能伦理

    清末民初春晖文社的文学创作及其意义

    黄盼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春晖文社成立于松江(今属上海)南塘镇,张本良任社长,高燮为社师,社员多达百余人,社课以古文为主、诗词为辅.在创作上,春晖文社欲传承明代几社"兴复古学"的文学主张,以经史熔铸古文,大力创作政论文;它试图接续清代桐城派的古文传统,在创作上追求"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产生了大量的"学术之文";诗词作品多为咏物、题词等消闲、应酬之作,虽时有佳句,但整体因内容空洞、格调平庸而缺乏艺术.作为清末民初上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旧体文学社团,春晖文社的文学创作不仅促进了上海地区的文学社团活动,而且反映了该地区的乡邦文化,暗示了易代之际该区域文学话语模式的固化.另外,研究春晖文社有助于考察其与南社、国学商兑会的政治关系.

    清末民初春晖文社旧体文学乡邦文化松江

    苏轼"以诗为词"诠证

    彭志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诗为词"是词史、词学史上的重要范畴,其指涉可析分成两个方面:其一是苏轼对诗词关系、引诗法入词的自我体认,在与友朋书信以及为他人撰写的序文中已有提及,诸如此般零星表述虽未成系统,但理论自觉的精髓已蕴藏其中;其二是借助文本细读对苏轼在填词上的具体实践展开观照,丰富了词体题材,并促使词体风格特征、意蕴呈现及主旨表达都进入了新境是其具体表现.对于苏轼填词及论词提倡"以诗为词"的做法,宋代不少词论都有所阐述,诸家或称扬、或贬斥、或居中,具有一定的争议性,而关涉此现象接续不断的论述,足见其影响之大.在创作层面,两宋追慕苏轼的众多词人多有"以诗为词"的行为,以晏几道、黄庭坚、晁补之、张孝祥等人为代表.苏轼的出现以及其"以诗为词"的创举,给词体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是千年词史、词学史中的关键节点,具有重要影响.

    苏轼以诗为词词史词学史

    马克思何以推荐巴尔扎克《玄妙的杰作》

    和建伟
    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论》交付印刷后,马克思向恩格斯推荐巴尔扎克的《玄妙的杰作》,称其充满"值得玩味的讽刺".该小说讲述弗朗霍费潜心钻研现代主义绘画,却遭受同行的误解与打击,最终焚毁作品并自杀.马克思推荐此小说,正是因为《资本论》大量运用现代艺术技巧,充满现代性批判,艺术风格与弗朗霍费的绘画颇有相似;而后者的创新以"失败"告终,也暗合马克思对《资本论》命运的担忧,该小说可谓《资本论》创作心路的沉重表达.与小说中为谋生而向市场妥协的画家不同,马克思与弗朗霍费拥有坚定的创作志向,表征艺术人文精神对资本主义市场法则的抵抗.

    马克思巴尔扎克《资本论》《玄妙的杰作》艺术精神

    游走于虚拟与现实之间——评石一枫《入魂枪》

    聂章军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一枫有着轻松幽默、玩世不恭的语言风格,又秉持着严肃文学的基调.其新作《入魂枪》讲述青年游走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经历着身份、价值的重构,探索着虚拟世界中的意义与虚妄.对现代社会"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的思考是小说的重要主题.《入魂枪》还是一部自觉思考元宇宙意义与可能性的小说,体现了作者对现代人生命意义的思考.

    石一枫《入魂枪》元宇宙"70后"作家

    意象与类型——从阐释学角度看如何提炼类型

    辛梓
    114-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类型学研究认为作品的题材类型与意象有关.心理学认为意象是感知经验在心中的重现,并重视从阐释的角度解读意象的内涵.阐释意象,可使抽象情感变得具体可言,也使作品主题更明晰并易于提炼类型.赋的意象阐释由"象"主导,重视核心意象的本义,可将本义提炼为类型;诗的意象阐释以"意"为重,探究作为意象集合的意境的引申义,可将引申义提炼为类型.意象本身具备分类的特点,并有一定的题材性,意象阐释后的再分类,就是提炼类型的过程.因为意象本身具有多义性、阐释对物我关系有不同侧重、文体特征决定了意象阐释的切入点,所以意象阐释出的类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意象类型阐释题材

    《小消息》报与竹沟抗日根据地的宣传工作

    邵泽龙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河南党组织迁至位于豫南山区的确山县竹沟镇,竹沟遂成为中原抗战的新起点.《小消息》报创办于竹沟,是当时中共中原局和豫南省委的代表报刊.《小消息》报与竹沟抗日根据地的发展紧密相关,它内容多样、形式多元、脍炙人口、流传甚广,是中原人民抗日救亡的一面旗帜.尽管"竹沟惨案"后《小消息》报被迫停刊,但它有力地推动了新四军报刊事业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开拓意义、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成为中原抗战宣传工作的里程碑.

    《小消息》报竹沟抗日根据地中原抗战宣传工作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政治工作弊端

    郭洋吕凤悦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暴露出军政矛盾愈演愈烈、政工人员始终匮乏、政工人员地位低下、政工人员自身能力与素养存在问题四大弊端.国民党高层虽知晓这些弊端,却始终无力解决.战后,军队政工弊端继续发酵,最终成为"毁灭的种子".军队政工不能发挥预期效用反而制造诸多问题,是国民党败给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之一.

    抗日战争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

    论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

    吴伟正曹忠义张潇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存在的教育主体界定不清、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教育方式不够丰富、教育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高校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明确教育主体、丰富教育方式、加强教育管理,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质效.

    全面从严治党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

    基于共生理论的自主选学教师培训模式建构

    王晔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自主选学教师培训对象化、功能化的理论视野忽视了它的本质,不利于培训模式的科学建构.基于共生理论的自主选学教师培训模式将教师培训置于时代叙事和国家故事视野下,将区域协调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时代使命与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个体需求统一为一个整体,通过个体自律的私人空间与社会限制性的公共空间共生互动生成的情境空间与意义空间,建构"自体式"自主选学教师培训模式,以践行、探问的方式确保自主选学教师培训的效果,最终创造和实现当代教师培训的价值和意义.

    共生理论教师培训模式建构空间生产同一性自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