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微电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微电机
微电机

谭顺乐

月刊

1001-6848

micromotors@vip.sina.com

029-84276641

710077

西安市桃园西路2号

微电机/Journal Micromotor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微电机》杂志创刊于1972年,是由西安微电机研究所主办的电工技术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微电机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微特电机专委会会刊、机械工业微电机科技情报网网刊。 《微电机》已连续十年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并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微电机》为月刊,大16开本(210mm×285mm),96页,另含彩色广告、彩色插页广告及内页文字广告。《微电机》杂志不但可读性强,而且印刷精良,具有收藏价值,是工作、学习和深造的良师益友。 《微电机》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专业技术刊物,主要报道微电机及伺服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理论探讨、应用实践、技术展望,提供行业发展动态及国内外经济、市场信息。 主要栏目有设计与研究、伺服技术、综述、测试技术、工艺与装备、技术讲座、使用与维修、国内外动态及新品讯息,是集学术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一体的双月刊。《微电机》每期定价7元,全年定价100元(含邮费)每月28日出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基于MFAC策略的异步电机电流控制器

    张淮舸章玮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异步电机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系统,传统的控制方法对受控电机参数较为敏感、鲁棒性不足.而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策略作为一种数据驱动控制策略,只需要被控对象的实时输入输出数据即可实现高水平控制.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策略的异步电机电流控制器,仿真和实验表明,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的异步电机电流控制器具备可行性与良好的鲁棒性,且相比于传统的电流控制策略性能更加优越.

    异步电机鲁棒控制电流控制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基于虚拟时滞主轴的主动式多轴同步策略

    徐志全刘轶盛明钢王春蕾...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主轴法和交叉耦合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多轴同步控制策略.虚拟主轴法需各轴间具有固有同步性才能构建虚拟主轴,交叉耦合法会随着轴数增加产生庞大计算量.本文拟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时滞主轴的多轴同步控制策略.研究单轴误差-时滞时间的估算方法,探索反映系统各轴运行曲线跟踪效果的虚拟时滞主轴构建方式,形成结构简单、适用性强的基于虚拟时滞主轴的主动式多轴协调控制策略.此方案克服了传统虚拟主轴方案依赖于固有同步性构建虚拟轴的局限性,仅需估算本轴的时滞时间和耦合补偿值,方案复杂度与系统轴数无关.最后设计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获得良好的多轴同步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多轴设备轨迹跟踪多轴同步控制虚拟时滞主轴

    基于CCSFF-FPLL的PMSM位置估算误差抑制

    曹江华苏金章赵世伟
    13-1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中,低通滤波器的使用会使反电动势产生相位延迟,在加减速工况下锁相环位置估计的动态性能较差,二者都会造成较大的位置估算误差.针对这两个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CSFF-FPLL的转子位置估算方法.该方法采用复系数同步频率滤波器(CCSFF)对反电动势进行滤波,利用其在中心频率处没有相位延迟和幅值衰减的特性来实现反电动势的准确提取;同时在传统锁相环的基础上增加了转速前馈的路径,设计了一种前馈锁相环(FPLL)来提取反电动势中的位置信息.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的方法能够有效抑制转子位置的估算误差,提高估算精度.

    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估算误差抑制滑模观测器复系数同步频率滤波器前馈锁相环

    基于改进Stribeck模型的伺服系统摩擦补偿研究

    齐智斌郭联龙兰帅航桑勇...
    20-2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动伺服加载系统中非线性摩擦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具有较强非线性的摩擦干扰严重影响系统的加载精度.针对电动伺服加载系统中摩擦扰动问题,首先提出一种改进Stribeck摩擦模型对加载系统摩擦特性进行描述;其次基于反步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抑制非线性摩擦扰动;最后针对摩擦模型参数易受系统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的问题,结合自适应控制对参数变化的摩擦干扰进一步抑制.根据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控制,采用自适应反步控制器的系统扭矩误差降低了80.2%,有效抑制了系统中的非线性摩擦扰动,提升了加载系统控制精度.

    伺服加载系统非线性摩擦改进Stribeck摩擦模型自适应反步控制

    基于PID控制器的无轴承异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

    曾明杰高运昌吴亚鹏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轴承异步电机(Bearingless Induction Motor,BIM)具有摩擦小、无需润滑、运转速度高等优点,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但是相对于传统异步电机,无轴承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是一个强耦合、多变量、非线性的高阶函数,导致其控制策略相对复杂.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PID控制器的无轴承异步电机气隙磁场定向控制策略,对其控制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采用 Matlab 仿真软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基于TMS320F28335 搭建了实验平台,对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

    无轴承异步电机PID控制器气隙磁场定向控制实验研究

    一种宇航轴向电涡流阻尼器的研究设计与试验

    简晓书张亚欣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比于传统阻尼器,电涡流阻尼器具有结构简单、寿命长、非接触、无摩擦、无磨损等优点[1],在振动控制领域方面未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电涡流阻尼器设计时,最关键的阻尼器特性需要在永磁体厚度、导体材料及导体长度等体积和重量约束条件下不断优化迭代获得的最优结果才有意义.本文针对某宇航领域使用的阻尼器任务需求,采用Ansoft软件二维瞬态磁场分析和结构约束条件,提出一种空间结构紧凑的双弹簧片结构电涡流阻尼器方案,并重点分析对永磁体厚度、导体材料、导体长度以及铜磁间隙等相关参数与阻尼系数之间的变化规律,获得阻尼系数最优的阻尼器,同时进行了弹簧片形状和刚度设计.最后,根据相关理论分析和设计后采用半功率带宽法获得阻尼器的阻尼比、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并通过了刚度试验和寿命试验,最终符合任务要求.

    电涡流阻尼器阻尼系数双弹簧片刚度阻尼比

    双层凸极型PCB定子AFPM设计优化

    拜文衍孙彦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AFPM是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将一种新型的凸极型Halbach永磁阵列应用于该电机中,阐述了其结构与优点.借助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初步的参数化模型,进一步联合Workbench与Optislang仿真,通过GA进行全局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优设计方案.优化后的新型永磁体阵列与相同尺寸的常规Halbach结构相比,减少了永磁体用量,降低了电机生产成本,提高了单位永磁体产生的基波磁密幅值和气隙磁密波形的正弦性.在保证理想的气隙磁场磁密大小情况下加入价格低廉的软磁材料降低了电机成本,为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轴向磁通电机PCB定子遗传算法有限元分析Halbach阵列

    基于奥氏体不锈钢磁钢护套对电机电磁性能影响的分析

    崔广慧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磁钢护套不仅对高频磁场起到屏蔽作用,而且对磁钢具有加固、保护和良好的散热功效,同时有助于电机装配工艺流程.由于非导磁性的磁钢护套不影响电机的电气隙尺寸和输出特性,因此无磁性的奥氏体不锈钢被广泛的应用于磁钢护套中.但不锈钢原材料在冶炼或锻压过程中材料成分的偏稀或热处理不当,使奥氏体中会出现少量铁素体或马氏体组织,导致磁钢护套呈现弱磁性,从而影响电机的电磁输出特性.本文分别以一台分装式有刷直流力矩电机和一台组装式无刷直流力矩电机为例,基于Flux建立有刷直流力矩电机和Ansys建立无刷直流力矩电机的二维有限元仿真物理模型求解域,分析奥氏体不锈钢磁钢护套对力矩电机的电磁性能影响,最后通过研制工程样机,进行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明确了应用奥氏体不锈钢磁钢护套电机的精确设计裕量,为电机方案研制初期阶段提供了一定的工程设计意义和理论依据.

    磁钢护套奥氏体不锈钢力矩电机电磁性能

    基于磁-热双向耦合的牵引电机温度场分析

    李闯陈永艳宋力董志明...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牵引电机温升问题,本文以某大型矿用电动车轮边牵引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电机三维流动与传热耦合求解的有限元模型;并给出基本假设与相应的边界条件,采用磁-热双向耦合方法模拟计算电机的电磁场和温度场,在此基础上,分析该电机在低速满载工况下的温度场分布特性.采用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对电机温度场特性的准确分析而且有助于电机冷却系统合理设计,为更大功率的电机综合物理场的准确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牵引电机磁热双向耦合温度分布

    牵引电机空载声品质预测模型研究

    张伟庞聪于泳朱一乔...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一款牵引电机空载条件下的声品质预测模型,首先开展了电机空载时多个转速下不同位置处的噪声测试,获得了响度、尖锐度、粗糙度和抖动度等声品质客观参数,并分析了各声品质客观参数随转速的变化规律;然后采用等级评分法对40 个声样本开展了主观评价,采用箱线图剔除异常数据,获得各个声样本主观评价平均分;最后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和代理模型法建立了电机声品质预测模型.后者相比前者预测精度更高,该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电机声品质优化工作提供参考.

    牵引电机声品质听审测试代理模型